
尽心竭力化解矛盾 无怨无悔调处纠纷
湖南省永州市水利局 王桂芳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工作者,今天能有机会参加这次表彰大会并受到表彰,感到十分荣幸。
我是2000年从永州市委机关调到市水利局任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分管水事纠纷调处工作,一些朋友听说后对我说,这可是一件费力不讨好事,搞得不好,还危及人身安全,你一个女同志,上有老,下有小,爱人上班又远,你吃得消吗?我当时确实有些犹豫,但经过几番的思想斗争后,我还是接受了这项工作,我认为,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光荣职责,我能用自己的努力确保一方平安,也是件欣慰的事。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五岭山脉北麓,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全市辖13个县区,总面积2.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77万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来,各类水事矛盾纠纷不断,特别是跨县区、跨市、跨省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引发的水事纠纷十分突出,据统计,仅2000年以来,发生跨县区以上水事纠纷300多起。
为有效调处水事纠纷,创建平安边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建立台帐,落实责任。我们对辖区内各类水事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台帐,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调处领导,建立责任制。对于跨省市、区、县的重大水事纠纷,明确调处责任主体是相关县区人民政府及市直相关牵头部门。联系县区的市级领导负责督查督办。二是因地制宜,分类调处。我们在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调处的原则。对于争执多年尚未调处好的水事纠纷,通过调查,弄清纠纷产生的前因后果,尊重历史,依照有关法律政策,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对一触即发、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械斗的水事纠纷,迅速组织工作组进驻蹲守,分头做好稳定群众情绪的疏导工作,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协商处理;对原已调处后又出现反复的,继续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消除误会,稳定情绪,促其遵守协议。三是预防为主,防患未然。水事纠纷的调处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我们注重从源头上预防水事纠纷的发生,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水事信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并针对当前群众上访的焦点、热点问题,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各项措施及时到位,避免纠纷矛盾的发生和升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农村水电开发掀起高峰,民间资金蜂拥而来,受利益的驱动,开发业主只顾电站取水,严重损害其它取用水户的合法权益产生纠纷,甚至引发群体性械斗,严重影响边界的稳定。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调处工作。如本市的蓝山县界牌坳电站和江华县饭滩电站的矛盾,从1998年开始,群众多次到省、市上访,政府先后数十次协调未果。我接案后,多次到现场了解情况,认真查阅档案资料,走访群众100多人次,找双方业主谈话30多次,从中协调化解。记得2004年农历12月30日上午,春节临近,我还在蓝山县找相关群众和业主谈心,回到家已是下午5时,看到大家都在准备年夜饭,而我家里正等我回家备年货,当时心里感到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小孩。在我的真情感动下,蓝山县和江华县两个电站业主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达成了一致意见,这起长达7年之久的矛盾纠纷终于尘埃落定。为协调处理祁阳县大茅坪电站建设与当地村民用水产生的纠纷,2005年3月4日,我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到实地调查了解情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500多不明真相的村民将我们围攻了8个多小时。他们说,修建大茅坪电站是断了我们的龙脉,断了我们的生路,调查组是帮业主说话的,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当时的气氛非常紧张,村民的情绪相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召集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把我们的来意和电站建设方案给大家讲解,然后通过他们向围攻我们的村民逐一解释。经过多次做工作,村民们的误解消除了,矛盾得到了化解。2004年6月10日,跨郴州市嘉禾县和我市的新田县的上坪水轮泵站灌溉工程,因产权划分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引发爆炸案,当时我母亲因病正在医院住院,考虑当时情况紧急,我顾不上照顾病床上的母亲,立马赶到事故发生地,投入到紧张的维稳工作当中,待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才回家照顾母亲。
7年多来,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我参与和主持调处的跨省、跨市及跨县区水事纠纷110多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700多万元,化解矛盾纠纷200多起,有效地避免了30多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创建平安边界、构筑和谐社会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分管水事纠纷调处工作7年来,辛酸苦辣是常人难以言说的,先不说苦和累,光接到恐吓电话就达20多人次,遭围攻30多次,有时家里人也埋怨我。但再苦再累再危险,我还是热爱这项工作,我认为,个人得失与安危是小事,维护边界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大事。要搞好水事纠纷调处,要增强“三个意识”,即法律意识、全局意识、和谐意识;要学会“三个善于”,即善于沟通、善于借力、善于协调。
我在调处水事纠纷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为维护边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