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区水利局交流发言


2007-10-12

 

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保障哈密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疆哈密地区水利局

 

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哈密地区于2003年4月向新疆水利厅申报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2003年8月新疆水利厅批准哈密地区为全疆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2006年10月哈密地区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现将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哈密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往祖国内地的要道,有新疆门户之称,地域辽阔、人口少、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辖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有汉、维、哈、回、蒙等3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30.06%,城镇人口占57.3%。哈密具有中央、自治区驻地单位多的特点,辖区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等20多个中央、自治区驻地单位。哈密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矿产资源种类多、品位高、储量大,开发条件便利,目前已探明各类矿种76种,其中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镍、黄金、盐、石材等是优势资源。煤炭已探明储量388.7亿吨,铁矿储量2.78亿吨,占全疆42%。有一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量,已探明石油储量1亿吨,预测远景储量十分可观。农产品资源较为丰富,盛产哈密瓜、大枣、葡萄、大麦、马铃薯等农产品和优质牛、羊畜产品。2006年哈密地区生产总值77.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5.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9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4354元。地方财政收入5.07亿元,较2005年增长26.4%。

哈密地处内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东天山横贯其中,把哈密分隔为天山南、北两个不同的气候区。南部哈密盆地,干旱少雨,气候炎热,多年平均降水量36毫米,蒸发量3300毫米。北部巴里坤、伊吾谷地属温凉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多年平均降水量202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600毫米。水资源主要依靠天山冰川消融和夏季降水补给,无过境客水,无大的河流。全地区有河沟130条(包括山间泉水),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为14.58亿m3,地表水资源量8.74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600 m3,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哈密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1500 m3单位面积产水量仅0.88万m3/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3,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6,属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2003年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10.4亿m3,其中:地表水量4.6亿m3,地下水水量5.8亿m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哈密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加快,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受制于客观水资源条件限制,水资源紧缺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瓶颈;二是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8.1%,用水结构不合理;三是区域水资源时空、地域分布不均衡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水资源受降水和地形的影响,区域分布和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夏季占年降水的60-70%,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区开发程度高,边远区域开发不足;四是对地表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五是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六是用水效率偏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40%,城市供水体系不完善,供水管网漏失率高,跑冒滴漏等浪费水现象严重,节水型用水器具普及率低。

二、哈密节水型社会建设基本思路

地委、行署研究提出了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建立以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节水型社会的管理体制;以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基础,建立定额管理、总量控制量化管理体系;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有偿流转、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加快供用水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先导,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坚持“两个统筹”,全力推进以高效节水技术置换水资源,为哈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水资源保障。

三年多来,在水利部、新疆水利厅的关怀、支持、指导下,在哈密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按照哈密地委“节水社会化、管理统一化、配置科学化、用水定额化、渠道防渗化、增水工程化”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六化”要求,通过各部门、各县市的共同努力,农业、工业、城市等社会各业节水工作全面展开,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进一步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依法加强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哈密区域水资源由地方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各团场共同开发利用。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各自为政、分割管理,使哈密区域缺水矛盾更加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哈密区域水资源依法统一调度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哈密地委、行署、兵团农十三师联合出台了《关于哈密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意见》,组建由地区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哈密区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对区域内社会各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审批,实行计划用水,由此结束了兵、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长期存在的分割局面,这是区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为保证《意见》的贯彻和落实,哈密区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相继出台了《哈密区域计划用水审批办法》、《哈密地区农业灌溉更新井审批标准》等一系列加强计划用水、凿井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清理整顿,扼制了区域内有法不依、有碍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行为。水资源统一管理取得初步成效。

为实行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地区引进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中国水务投资公司,组建哈密水务公司,整合哈密农业、工业、城市供用水,做大做强供水产业,实施城市、工业供水集团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水务管理,为建立以农业节水支援工业、城市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节水的运行管理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制定政策、健全制度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水资源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建设。哈密地委、行署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着力建立与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政策与法律保障体系。自2003年以来,相继制定出台了《农业节水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城市和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关闭城区自备水源调整供水水源方案》、《哈密地区用水定额实施方案》、《哈密地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哈密地区农业末级渠系水价标准》、《城市自来水水价调整方案》、《哈密地区非农企业农业种植中开展节水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工业节水节水技术改造,开展水平衡测试管理办法》和《开展节水型机关、企业(单位)、社区、宾馆、家庭创建活动的意见》等一系列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得到完善,并发挥着巨大的指导和推动力。

(三)全面实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

哈密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突出以定额管理、总量控制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体系。在按照哈密行署发布的社会各业用水定额进行核定的基础上,对社会各业用水实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计量收费、超定额加价”的阶梯式水价和水量分配机制。

一是农业用水着力推行“地有定额、户有总量”量化管理:根据哈密实际,从农业灌溉定额入手,深入研究农业高效节水的机理与机制,测定并出台了葡萄、哈密瓜等9个主导农作物的灌溉定额,建立了节水型农业定额管理体系;按照农业种植结构,以农渠为单位,根据不同的作物用水定额、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合理的灌溉制度,以每户农民耕种的地亩核定净用水量,推求单位农渠用水总量,继而形成总量控制管理体系。对农业灌溉用水全面推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计量收费、超定额加价”的水量分配运行机制。到目前为止,以推广供水到户管理为契机,全地区对60万亩农田灌溉面积完成核定工作,占农田总灌溉面积的67%。并重点在石城子灌区、大河镇灌区和淖毛湖镇灌区25万亩灌溉面积上实施“定额管理、总量控制”进行标准化示范推广,效果十分明显,仅此一项措施,亩次灌水量由原有的60m3减少到51.5m3

二是工业着力推广“产品有定额、企业有总量”的“量化”管理。以工业水平衡测试为手段,开展定额测试、测定,制定并出台了32个工业产品以及城市22个用水类型的用水定额标准,建立了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管理体系。对地区工业企业、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按单位产品取水量和万元产值耗水量核定企业用水总量。严格实行“按定额配置总水量、按发展调配定额水量”管理,核定率达到100%。通过水平衡测试,查找出浪费水的技术、设备、工艺等环节进行节水技术改造,节水效果十分显著。地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2003年的不足32% 提高到2006年的45%。如华电哈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水平衡测试节水技术改造,水的重复利用率由92%提高到98%,万度电取水量由2003年的130m3/万千瓦时降为2006年的45m3/万千瓦时,下降62.5%

三是城市生活用水着力推行“人有定额、户有总量”量化管理,按人口个体用水定额核定用户用水总量,核定率达到95%,按用水分类分别制定定额水价,实施阶梯式水价,水价阶梯比例1:1.2:1.5:2。全面运行定额管理、超定额加价的阶梯式水价管理机制。城市建设与管理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新建住宅小区100%推广使用4-6升节水便器,行政机关、宾馆、公共设施新建、改建和扩建均采用节水器具。清理整顿城区洗车业,市区43家有水洗车全部改为无水洗车或微水洗车。

(四)以农业节水为中心,加快高效节水技术推广

在哈密,农业是用水大户,建设节水型农业是节水型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近年来,我地区把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普及标准沟畦灌,消灭大水漫灌、实现干、支、斗三级渠道全防渗三项基础性工程建设作为农业节水的突破性工程来抓。通过全地区不懈的努力,哈密已基本形成了对哈密瓜、棉花等实施自压膜下滴灌,葡萄等林果实施低压软管滴灌,饲草料地实施自压喷灌,大田作物实施标准沟畦灌的节水灌溉模式和格局。

1、以效益为前提,实现高效节水灌溉与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以种植哈密瓜为主的哈密市南湖乡为例,全乡原耕地面积2万亩,由于缺水弃耕,2004年全乡仅种植7300亩哈密瓜,年用水量737万m3。2005全乡整体推进哈密瓜膜下滴灌工程,全乡增加灌溉面积0.3万亩,增加41%,年灌溉用水量563万m3,减少用水量24%。单产由2004年的2吨/亩,增加到2.8吨/亩,商品率提高15-20%,农民增收提高18%。广大农民群众正是看到了节水的巨大效益,节水投入热情十分高涨,全地区仅农民自己出资投入高效节水建设的工程已达到12万亩,节水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对非农企业种植业实行强制性节水。为加大非农企业农业种植业节水工作,行署出台了《关于在地区非农企业农业种植中开展节水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三年内完成非农企业12.9万亩耕地的高效节水任务。为确保节水目标的实现,对未完成年度节水任务的非农企业开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补偿费,征收标准为 0.1元/m3。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督促协调工作,极大地调动了非农企业农业种植实施高效节水工程的积极性,截止目前已完成高效节水面积11.4 万亩,达到88.37%,2008年春季全部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3、建立高效节水的良性投入机制。为全面推进高效节水工作,按照《自治区农牧水利建设“以奖代投”办法》,地、县(市)建立了促进高效节水的新机制,多方筹措节水投入。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地区每年在当年财政预算中列入高效节水补贴200万元,县(市)每年对实施高效节水按资金总额的30%予以补助;二是积极帮助用水户协调争取实施高效节水建设贷款资金,近年来协调贷款资金近2亿元,并按贷款规模给予贴息扶持,有力地推动了高效节水工作;三是鼓励农民投入建设,调动农民自行投入高效节水的积极性。目前农民自筹资金投入高效节水比例由初期的20%提高到了50%;四是以经济效益为纽带,建立起了“农企”联手高效节水联合体,扩展了社会扶持农业高效节水;五是规范高效节水“以奖代投”运行办法,凡是自行投入建设并通过验收的高效节水地块,给予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截止目前,全地区已经建成各类渠道5320公里,其中干支斗渠道2596公里,防渗率达到95.5%,已建成以滴、喷灌等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7.69 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42.23 %。仅2007年上半年全地区已完成高效节水面积10.47万亩。全地区灌溉毛定额已经由九十年代的1000m3/亩下降为650m3/亩,农业灌溉渠系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58。单方水效益从0.75元提高到了1.35元。

节水型农业的全面推进,有效地提高了我地区供水保证率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调整供用水结构,实施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节水的运行机制

一是在区域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社会各业用水实施计划用水,统一调度;把节约和新增的水量统一配置到高效产业、生态发展上。

二是以高效节水技术换资源为支撑,全面实行压缩农业用水,保证生活用水,调增工业用水,调配生态用水的水资源配置理念,为新型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水资源保证。到2006年,我区农业用水比例由2003年的88.1%调整为84%,工业用水由2.6%调增到4.2%,有力的支持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三是建立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建设、工业反哺农业节水的补偿机制。把农业节约的水调整配置到工业、城市建设上,工业以新增产值对农业节水给予补偿,即按高效节水技术、投入成本、运行费用、使用年限等测算,每m3水补偿成本分别为0.37——0.5元,初步形成了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农民受益的有效资源转换机制。

四是强制性实行农业土地“零开发”,农业用水逐步实现“负增长”。决不允许将节约出来的水再盲目用于扩大耕地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减少农业用水高消耗低产出,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效益。

(六)运用价格经济杠杆作用,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调整供水价格,建立和推进阶梯式水价体系。

农业以1997年成本价,按照“分级管理、分类定价”的原则,测定斗渠口以上水工程水价8.25分/m3,斗渠口以下末级渠系水价1.2分/ m3和末级管网水价1.7分/ m3。以斗渠口计量为基准数,实行终端水价。出台了《哈密地区农业用水水费计收和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哈密地区农业末级渠系水价标准》。

加大非农企业农业种植业节水工作,建立非农企业农业种植业灌溉用水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补偿机制。行署《关于在地区非农企业农业种植中开展节水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三年内完成非农企业12.9万亩耕地的高效节水任务,为确保节水目标的实现,对非农企业自备水源开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补偿费 0.1元/ m3,并按灌溉定额作为微观控制指标,按非农企业单位实行总量控制。超定额水量按补偿费标准的2倍征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补偿费。

调整哈密市城市自来水水价,按用水分类分别制定定额水价和超定额阶梯式水价,水价阶梯比例为1:1.2:1.5:2,综合水价由1.30元/ m3调整到1.64元/ m3,2007年4月1日起执行。

(七)公众参与,推动节水社会化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一是地区人大工委主持举办了区域《水法》知识电视大奖赛、地区政协工委组织政协委员进行工业节水专题调研等一系列活动,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二是充分发挥各大新闻媒体的作用,以“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题,组织节水型社会建设青年自愿者向全社会发出节水倡议书、中小学生团队日活动和“红领巾节水小分队”等形式深入社区、工矿企业、农村、团场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在全社会公布节水型社会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并定期公布工业节约用水指标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动员全社会积极参加“节水型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区域内涌现出一批节水型企业、社区、宾馆;五是全面推行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主的农民管水组织。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94个,农民用水者协会覆盖率达到62%。坚持将灌区管理权、使用权交给农民用水者协会,做到组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主,减轻了农民用水负担。六坚持实行“各级党委、政府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职能部门有措施,社会各界有行动”的运行机制, 22个部门、单位与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一个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全社会参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机制已基本形成。

通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47.7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7.63亿元,增加62.7%;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18.2:37.8:44调整为15.2:33.3:51.5;总用水总量由2003年的10.45亿 m3控制到2006年10.3亿 m3, 减少1.44%;节水量6295万 m3;各业用水比例由2003年农业:工业:生活:人工生态用水比例由88.1:2.6:5.4:3.9调整到2006年的 84:4.2:6.1:5.7;万元产值用水量由2003年的2190 m3下降到2006年的1320 m3;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2003年的234.6 m3调整到164 m3,下调30%。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

为全面、深入的开展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紧抓哈密地区被列为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契机,按照《哈密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围绕以下几方面作好工作。

(一)在地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域内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社会各业计划用水、统一调度;完成哈密石城子流域、巴里坤湖流域、伊吾河流域等地区重点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把“定额管理、总量控制”量化管理机制扎扎实实的落实到社会各业用水上。

(二)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载体,全面普及城市、工业、农业高效节水,重点是进一步加强政府行为,夯实节水型农业基础。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规划,在巩固、完善农田干支斗渠道防渗化和标准沟畦灌灌溉的基础上,农业高效节水面积将达到60万亩,占到总灌溉面积的70%以上,使地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目前的45%提高到50%,灌溉定额降低到480 m3,以高效节水技术换资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作好水资源支撑。

(三)紧紧围绕现代大水利发展的思路,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效益性节水与强制性节水的关系,全面坚持“压缩农业用水、调增工业用水、稳定生态用水”,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土地“零”开发,大力推广以哈密瓜、棉花膜下滴灌和饲草料地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以行政的、经济的强制性节水措施,促进非农企业农业种植业和地下水为主要的灌区加快高效节水建设。二是处理好节水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关系。控制用水总量,在实行农业节水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用水。三是处理好工程性节水与管理节水、农艺节水的关系。四是处理好高效节水与常规节水的关系。五是处理好近期节水效益和长期经济发展效益、阶段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四)完善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建设、工业反哺农业节水的补偿机制。把农业节约的水调整配置到工业、城市建设上,以工业新增产值对农业节水给予补偿,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化运作、农民受益的有效资源转换机制。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基于哈密区情和水情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是对水资源管理的观念、体制、机制以及思维习惯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要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哈密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和新疆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扎扎实实做好这一造福哈密人民的宏伟工程。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