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讯(记者 贾君洋)10月11日,参加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的代表,现场参观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岔鞍村新农村水利建设情况。
岔鞍村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街道,面积28平方公里,拥有森林面积2200公顷,果林面积140公顷,有“北方水果之乡”的美誉。2006年初,被大连市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岔鞍村地处丘陵山丘,主导产业为果树种植业,全村28平方公里可划用土地不到3000亩,而且分布在几十条沟沟岔岔中,全村1000余户居民沿着大连市水源地大西山水库、王家店水库两边居住,祖祖辈辈吃水靠肩挑、车拉,有的住户吃水要到几里外的地方去拉水,更有甚者,上千户居民生活在城市两座供水水库周边,生活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雨季时随着雨水汇集到了库区,不但群众生活不便,而且严重影响了大连市供水安全。2006年岔鞍村在市、区政府的帮助下,按照高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扩建了旅顺中路,安装路灯,引进宽带通信,同时在市水务局的帮助支持下,投资2500余万元(其中市水务局投资900万元)建起了与城市联网的上下水管道,解决了困扰岔鞍村几十年的饮水问题,消除了污水污染,保护了水源地的安全。在完善基础设施之后,村里按照规划集中建设两处总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农民新居。这两个小区的建设完全按照节能小区的标准来规划建设,全部采用节能、节水的材料和洁具。目前已有335户居民乔迁新居,还有240余户年底前入住。计划三年内全部搬迁改造完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岔鞍村为改变其主导产业——果树种植业长期受水制约的问题,近几年投入2000余万元修建了40余座塘坝拦蓄雨水,总蓄水能力达270万立方米,果园全部安装了节水滴灌设施,不但彻底解决了灌溉问题,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年节约水资源80余万立方米),而且大大改善了环境,沿旅顺中路10余个梯级塘坝,成为近郊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岔鞍村利用建设新农村腾出的大片土地建起了高档次的自采果园,加上几百亩水面可以垂钓、划船、观光,使全村以农家乐为特色(目前全村农家乐40余家)的休闲旅游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2006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农业旅游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