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不断创新水利筹资机制 保障宁波水利可持续发展


2006-02-17

不断创新水利筹资机制 保障宁波水利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水利局

二○○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浙江省宁波市水利局朱英福副局长发言




  “十五”期间,在中央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引下,我市水利财务经济工作立足于坚定不移地服务于水利改革大局和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围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财务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强化和规范基础管理的同时,不断创新水利投融资工作思路、方式和机制,着力推动全市水利建设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为宁波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十五”宁波水利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宁波水利建设呈现了三大亮点。
  
  一是水利建设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十五”全市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5亿元,年均增幅达30%,是“九五”水利投资的2.5倍。分年完成水利投资是:2001年10亿元,2002年13亿元,2003年21亿元,2004年26亿元,2005年35亿元。
  
  二是水利建设走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保安全,防洪标准偏低的状况有了较大改观。全市完成沿海标准海塘建设440多公里,重要地段海塘防台(潮)标准达到50年一遇;县以上城市完成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任务,宁波城区防洪(潮)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城达到50年一遇;60余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顺利完成,水库安全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第二步是保发展,资源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建成了白溪水库(大Ⅱ型)和隔溪张水库(中型),新增水库库容1.8亿立方米;周公宅、西溪、上张、溪下、双溪口水库和力洋水库加固扩容等“一大五中”水源工程相继开工,建成后可新增年供水能力2.4亿立方米;新建了姚江至慈溪和姚江至鄞东南应急调水工程;白溪水库至宁波、汤浦水库至慈溪等跨区域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在全面实施,预计至今年底可以建成投产。近年来,通过水源工程和引水工程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市用水快速增长所带来了区域性缺水矛盾。“十五”期间,全市围垦造地13万亩,在围面积有14万亩,对扩大建设用地、促进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步是保民生,城乡水利统筹发展有了较大进展。通过实施“千里清水河道”和“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了700多公里的河道整治任务,解决了10万人的吃水困难,改善了60万人的饮水条件,农村水环境“脏、乱、差”和农民饮用水困难状况逐步得到了改善;通过加强灌区配套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稳定在耕地面积的80%以上,进一步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水利建设融资比重显著提高。市、县两级通过建立水利投资公司、水资源开发公司和滩涂围垦公司等融资平台,融资规模超过30亿元,有力地保证了水利建设需要。
  
  二、立足市情,努力创新水利投融资工作方式与机制
  
  水利要持续发展,解决水利建设资金紧缺矛盾是关键。在近几年的水利实践中,我们面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投资需求,会同有关部门对水利筹资机制创新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十五”期间,全市水利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目前水利建设投资增势仍较为强劲,为推动宁波水利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宁波水利投资机制大致经历了从政府出钱、农民出力办水利向多层次、多渠道社会力量办水利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又进一步向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市场机制和企业运作有机结合筹资办水利的转变,使水利筹资机制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建立责权明晰的水利建设项目出资人制度,进一步明确市级和地方水利建设的事权职责。
  
  “十五”以来,针对城市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城乡水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我们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政府按建设项目性质分别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千里清水河道建设、滩涂围垦工程建设和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等政策性文件,规定了项目建设筹资的比重,提出了相关政策扶持措施,明确市级和地方水利建设的事权职责。
  
  (二)发挥导向作用,各级政府持续加大财政性水利投资。
  
  据统计,“十五”期间,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财政的水利投资超过50亿元,占“十五”水利总投资的一半,是“九五”财政投入的2倍。五年来,市级财政在保持财力和水利建设基金稳定增长的同时,在市级财政十分紧张和困难的情况下,建立了城防工程、甬新河工程、围垦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和饮用水源保护项目五个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性水利建设投入由2000年的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08亿元,年均增长20%。政府财政不断加大对水利的投入不仅提供了资金的基础保障,而且为引导和调节社会资源向水利行业的移动和配置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利用市场机制积极筹措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
  
  “十五”期间,我市积极探索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开发水、土优势资源、盘活水利存量资产、经营资源、资信等,积极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目前,市级和所辖的五个县(市)都建立了水利投融资性质的公司,一些大中型水源工程和围垦工程建立了项目建设和经营业主公司,积极履行重点水利项目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承担大中型水源、调水工程、滩涂围垦、城防工程等建设和经营任务,并通过引入发行企业债券、股权融资、信托产品等融资手段,加大资金筹集力度。例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概算总投资22亿元,除了从财政中挤出一部分外,全市推广将城防建设和土地开发经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提升防洪保护区范围的土地价值,利用水利建设形成的土地增值部分资金用于城市防洪建设,成为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主要渠道,突破了防洪等公益性项目利用市场机制筹资难有作为的阻碍。在滩涂围垦工程建设中,各地以建立海涂围垦开发公司为融资平台,通过盘活围垦造地资产存量、围涂土地预售等办法,获得土地预售收益或银行信贷投资用于围涂建设,逐步走上了一条工程建设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快车道。
  
  (四)盘活资产、资源,不断拓展水利建设筹资渠道。
  
  通过建立责权明确的水利国有资产监管运行体系,把国有资产的监管和营运分开,逐步实现水利资产管理从实物形态管理向价值形态管理的转换,下大力盘活存量资产,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组合。如余姚市利用新建成的梁辉水库向邻县慈溪市实行有偿供水,充分利用水库资产资源和用水需求相隔的时间差,开发慈溪需水市场,不仅在全国开创了跨县(市)水资源使用权有偿交易的先例,而且使余慈互惠互利获得了用水和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双赢”。奉化市县江综合治理工程,利用现有亭下、横山两大水库的优良资产作为资本金,组建了亭横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向宁波市自来水公司供水收费权资信作为质押,已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亿元用于项目建设。
  
  (五)积极挖掘和引入社会资源投资办水利。
  
  宁波民营经济比重较大,社会资金实力雄厚,经济秩序稳定,这些都为进一步拓宽水利融资渠道提供了良好环境。以地方小水电、小型围涂、农村饮用水等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缓解了水利建设资金压力。由民营企业投资的象山红卫塘二期围垦已于前年建成投产,仁义涂围垦工程于去年动工建设。
  
  三、围绕可持续发展,努力培育水利建设投融资增长点
  
  通过对宁波城市供水区“六库一江”水利国有资产存量和新增水利投入的优化组合,2005年12月,经市政府同意,宁波原水(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原水公司作为今后大中型水源工程国有资产的出资人,承担大中型水源和引调水工程建设和经营任务。同时,原水公司以市级水利资产存量和新增政府投资作为资本金,与项目所在地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子公司,作为水源及引调水工程项目建设和经营业主,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投融资任务。与此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把贯彻落实水资源有偿管理制度、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作为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会同物价、财政部门全面落实好新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重新核定水利工程原水价格,共同做好城市自来水水价调整工作,为拓展水利建设筹资渠道培育新的增长点。
  
  回顾多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水利投融资工作事难任重。围绕我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水利建设规划总投资将达到200亿元,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水利投融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我们将在水利部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推动我市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