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水务局交流发言


2006-10-11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节水型社会

 

(深圳市水务局)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市面临土地、能源资源、人口和环境的硬约束瓶颈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不堪重负不仅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的正常运行,还制约了长远发展。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市将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破解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我市颁布实施了《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今年2月市政府又批准单独成立了深圳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行政事务编制8名),2005年深圳本市生产总值达到4927亿元,万元GDP耗水量33.8m3(含农业用水),比2004年下降了9.6%,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22.8 m3,比去年下降了12.3%,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有:

一、强化节水意识,向观念要水

深圳地处南海之滨,境内无大江大河大湖大库。虽说雨量充沛(多年平均1837mm),但蓄滞洪能力差,是全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以2005年800万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3m3/年,仅为全国的1/8,75%以上用水靠境外引入,缺水一度成为深圳的心腹大患,尤其是从2002年~2004年我市连续干旱少雨,水源供需矛盾日显突出。长期以来,水的问题一直是市长揪心、市民关心的大问题。因此,我们一直大力宣传深圳缺水,呼吁市民珍惜水、爱护水,从而使市民树立了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源可耻的观念。特别是近几年连续干旱,水务部门一方面千方百计找水,一方面则加强节水的宣传。一是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做专版、论坛、公益广告、市民参加等活动,广泛宣传深圳的缺水形势,节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群众对节水工作的认识。二是通过评选节水家庭、节水小区、节水学校、节水企业、节水征文等,从群众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强化节水的意识。三是加强学校节水宣传,把节水宣传教育作为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内容,节水习惯应从娃娃抓起。四是加强公众参与力度,号召广大市民都来参与节水。去年底,我局与深圳晚报联合举办“饮水思源—深圳市民看东江”活动,分管市长亲自带队参加这些活动,告诉市民深圳之水来之不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通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市民对节水的认知率已由2004年的35%提高到70%。

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向管理要水

深圳1989~1991年连续三年大旱,1993年又连续两场大水。为解决水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于1993年7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水务局,实现了水资源和城市供水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2004年我市行政体制改革中,又将排水管理和水污染治理职能划归市水务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这符合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利于统筹考虑上、中、下水的关系,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利于推动中水利用和污水资源化工作,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这种体制在抵御深圳近年来连续的严重干旱天气时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一是统一调度,限制供水。水行政部门对水资源调度“一支笔”,在旱情严重时,对缺水地区采取限制供水措施,在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情况下,限制一些耗水大户和服务业用水。二是制订紧急供水预案。以优先保障居民用水及力保重点区域和重要企业供水为原则,分片制定紧急供水预案,确保不出现断水。三是启动供水救灾工程。先后实施了龙茜供水工程、大鹏半岛原水支线工程、布吉坂雪岗供水工程、平湖供水工程等供水救灾工程,并压缩东江水源工程检修期,以保障城市正常用水。四是向违法建筑实施停水,一定程度保障了合法建筑的用水。由于政府把水资源管理牢牢抓在手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从而最大程度地达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地避免了旱情对我市生活生产用水的致命性影响。

三、完善水价格体系,向机制要水

近年来,水务主管部门会同物价和相关部门对全市原水供应单位、供水企业以及周边城市供水企业的水价进行调研,提出了“小步快跑、逐步到位”的调整水价方案,用水实行“超量加价,多超多付”的办法进行调控,使节约用水工作与广大市民、企业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是促进节约用水的有效经济手段,国外资料显示,水价涨10%,可节水5%。现我市水库自产原水价已达0.34元/m3,境外引水原水价达0.78元/m3(最高为1.15元/m3);自来水综合价格达2.34元/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1.9元/m3,工业用水2.25元/m3,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用水2.95元/m3,特种用水(指外轮、洗车、营业性歌舞厅、桑拿等)达7.5元/m3。2005年,我市大幅度调整污水处理费,综合单价由0.58元/m3提高到1.05元/m3,为推动排水产业市场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居民用水实行超定额加价收费,单位用户实行超计划加价收费,大大地实现了节水的目标。

四、调整产业结构,向产业要水

由于水资源短缺,优化产业结构,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之路是我市的一个基本思路。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今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以“三个舍得”(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两个不惜”(不惜暂时把发展速度降下来、不惜放弃一些投资项目)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节水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率先开展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建设,对耗水量大、严重污染环境的印染、皮革、电镀等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大力发展低耗水的高新技术企业,使我市工业万元用水量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略低于日本、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积极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对直接取用水库水的项目要求必须开展水资源论证,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的地区,严禁开采地下水,对确需开采地下水的项目必须进行科学论证。三是推广海水和中水利用。对有条件的企业要求使用海水冷却,据统计,2005年我市海水利用量达亿70m3主要用于电力行业的工业循环冷却水;日处理规模5000 m3的盐田海水淡化工程已申报立项;大力发展中水利用产业,在总结中银花园住宅小区示范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推广,今年将在有条件的社区继续推广4~6宗中水利用工程。四是加大雨洪资源利用力度。为加大深圳本地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全市最大、有上亿方库容的公明供水调蓄工程已申报立项,完成市民中心及周边地区雨水利用工程规划,今年将在侨香村经济实用房建设雨水、中水综合利用示范小区。五是努力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实现污水资源化。通过大力截污治污、正本清源,2005年我市特区内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1.8%。针对污水回用率较低的情况,我市日处理规模35万吨的罗芳污水处理厂污水回用工程年内将动工建设,拟将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市政和城市杂用水。

五、制定节水规划法规,靠法制节水

为加强节约用水工作,我市先后制定了有关规划,制订并逐步完善城市供水、节水、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一是编制规划。1998年我局编制了《深圳市节约用水2010年规划》,目的是将节约用水作为一个重要的平衡水的供需矛盾的措施,在水资源方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综合提高用水效率,促使深圳市用水水平和节水技术到2010年能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此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二是制定法规。2005年《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颁布实施以后,我局先后拟定了《深圳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深圳市建设项目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办法,现《深圳市水量平衡测试实施办法》已经发布实施,《深圳市节水设备、工艺技术、器具名录》以及《深圳市行业用水定额》也将年内出台。三是制定了《关于全面启动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的行动方案》,明确了各单位职责、任务及分工,力争2008年底实现节水型社会达标。

六、推广节水新技术,向科技要水

当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节水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为节水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是充分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技术援助项目“中国城市供水水质督察体系”试点城市之契机,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指导节水。二是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力度,防止“跑、冒、滴、漏”。要求各供水企业积极开展供水管网改造工作,逐步建成供水、排水、再生水管网相匹配的城市供排水管网体系,既可保障供水压力,又可保障供水质量,同时还可防止 “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三是加强国际同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促进国际间城市水环境管理和城市供水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交流与推广,深圳市水务局、水利学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于2004年在深圳市召开了第四届城市水环境管理和城市供水国际会议。四是推广中水回用、海水利用新技术,在深圳市外引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大力开展污水资源、海水资源利用工作。

尽管我市节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城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一是市民节水意识仍有提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浪费用水的现象;二是单位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尚未全面展开,水价杠杆作用尚未真正发挥作用;三是我市部分早期开发建筑物供水管网陈旧、老化,全市现状管网漏失率达12%,节水器具普及率不高,跑、冒、滴、漏现象仍然存在;四是雨水资源,中水、污水资源等非传统水源尚处于起步阶段,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偏低。

针对上述问题,经深入思考和探索,下一步,我市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节约用水工作:一是加大节水宣传,提高市民节水意识,使节水真正成为市民自觉的行动。二是强力推进《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的贯彻实施,尽快出台《深圳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深圳市建设项目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出台《深圳市行业用水定额》,建立各行业万元GDP的耗水量参考指标体系,每一用户都要按计划用水,超量用水加价收费。三是督促供水企业执行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大供水管网的改造力度,减少管网漏失率。四是加强节水器具的管理,出台《深圳市节水设备、工艺技术、器具名录》,大力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使人均生活用水控制在满足基本人权用水200升/人·日以内。五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打造一批循环水务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力争到2010年我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达到20%以上。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