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科研单位加强水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陈祥建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水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加强水利科研单位水文化建设,对于构建水利科研单位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干部职工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水利科研人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水文化的内涵
充分认识水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通常来说,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根据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我认为,水文化是人类在调整同水的关系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程度、质量、水平状态的综合反映。水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文化是指所有在人类同水的关系中创造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包括人们直接的涉水活动,也包括人们使用水、感受水而引发的社会、经济和意识等多方面的现象。狭义的水文化是指与水有关的社会意识。
水文化具有原创性,人类从起源到进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水,人类生成就要去河塘取水,就要凿制独木舟过河,就在这些关系中创始了人类的水文化,这是人类原始的、自然的文化起源。水文化具有恒久性,自它产生之日起从未间断过发展,从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渗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永远与人类共生共荣。水文化具有思想性,水的自然特性还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变化,水的自然气势和品格,影响和映照人们的人生观,滋养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水文化具有亲和性,人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和关系,水有着巨大的凝聚力,水的凝聚力所蕴藏着的巨大力量,使人们认识到人水必须和谐相处,才能各得其所,共存共兴。
二、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对水利科研单位的重要意义
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充分研究水与人、水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培育和形成一种以“文”化“人”的精神和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努力探索以水为介质所形成的精神、气势和氛围,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位个体都能够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影响效应。同任何先进的文化一样,水文化也具有信念认同、心理认同、机制认同、行为认同,以及固根扶本、培育凝聚民族精神等多方面的价值功能,也能够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提供思想力量、科学力量、信仰力量和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的发展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弘扬水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可以为繁荣水文化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的指导,为水利科研单位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占领先进文化阵地的需要。先进水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通过加强水文化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占领水文化阵地,做到每个水文化阵地都大力宣传科学理论、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使干部职工更加认识到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在全社会树立水利行业的良好形象。
第二,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进科研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先进的思想道德是先进文化的灵魂。只有高素质思想道德的人,才有高水平的水利工作,才有高品位的治水工程。先进水文化对水利科研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通过充分挖掘、发扬光大传统水文化中的精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先进水文化指导水利科研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而有效地抵制科研活动中的不端行为,使诚实守信等理念变成水利科研单位职工的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
第三,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加强水利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先进水文化是凝聚水利科研单位干部职工力量的粘和剂,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加强水文化建设,建立起以科学民主、爱国奉献、求真务实、协力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创新为民为宗旨的科学价值观;大力弘扬以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敢于质疑为主要内涵的科学精神;积极培育公开公正、严格严谨、诚实守信、团结奋进的科研道德风尚。
第四,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陶冶水利科研单位干部职工情操的需要。先进水文化对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发挥摄影、书画、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组织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活动,包括以水或水利为主题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演示活动,以水或水域为舞台开展的各种健身怡神活动,营造说水、讲水、演水、唱水、表现水的浓厚文化氛围,可以使干部职工受到熏陶和浸润,自觉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实现人格、人生境界的升华。
三、积极开展具有水利科研单位特色的水文化建设
水利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水文化的教育、激励、引导、凝聚的功能,积极开展具有单位浓郁特色的水文化建设,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构建水利科研人核心价值。水利科研单位在水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水利行业的精神价值,更要努力构建符合科研单位特色的价值。科学研究需要科学精神,表现为求真务实、诚实公正、怀疑批判、协作开放;技术创新呼唤创新精神,表现为崇尚竞争、打破常规、敢冒风险、追求卓越。构建水利科研人的核心价值,必须既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统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导,又要大力弘扬水文化、水精神,形成推动水利事业生生不息、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变革意识、超越精神、宽容失败、人文关怀的水利科研人核心价值。
二是着力建设和谐科研院所文化。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水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和谐”。水利科研单位在水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和谐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努力创新科研院所文化。科研院所文化,贯穿于科研实践活动中,体现于科研人员的精神风貌上,对科研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辐射等作用。水利科研单位必须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这不仅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是全面提高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为大力创新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开创和谐发展新局面,水利科研单位不仅要不断创新载体,提升水平,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尊重人的自由探索,尊重人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激励人通过创新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真正让文化的精神深深熔铸在科研人员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加强和谐院所文化建设过程中,也要重视培育职工形成乐观豁达、宽厚包容、团结友善的和谐精神,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加强单位内部领导与职工之间、不同单位之间、不同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实现水利与社会、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三是着力培养具有水一样优良品格的科研队伍。水是万物生命之源。它常流不息,滋养万物,公平公正,心态随和,既有随方就圆的灵活性,又有坚定不移的原则性。水流遍天下,显示了一种人格美德;水滋养万物,显示了一种仁爱精神;水赴万丈深渊而无所畏惧,表现出一种勇敢;水活灵多变,显示出一种明察洞析力。水的这些品行,历经时代沉淀,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水文化。水利科研单位建设先进水文化,就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培养具有水一样的优良品格的科研队伍。通过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使水利科研工作者把个人荣辱与科研单位兴衰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地把科研工作主动纳入到水利科研单位发展战略中去、纳入到国家经济社会战略需求中去。要把水的优秀品格和道德情操灌输到科研人员的头脑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水利科研队伍,激发广大水利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为推进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事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四是着力深入研究、大力宣传、推广普及水文化。水利科研单位要借助自身优势,深入研究水利史,运用科学的方法,把水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升华,形成理论成果,不断丰富水文化的内涵,加大对水文化研究力度,从而从更深的层次把握水文化的本质和自身规律。要加强水文化的载体建设,加强水文化的宣传工作,让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社会治水的历史、经验、教训和成就,宣传水利成就,弘扬水利行业精神,展现水利人的精神风貌,为水利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把水文化建设融入文明创建和职工教育全过程,动员广大水利职工积极参与、研讨问题、达成共识、提升观念、改进行为,把水文化的理念通过各水利科研单位内部的各类活动展现出来,处理好相互的关系和定位,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使水文化建设迅速普及开来。
当前,水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这也为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水利科研单位要在水文化建设上乘势而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体现水利科研单位特色的水文化,为推进水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09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