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与社会最紧密的关系入手研究水文化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小华
首先感谢水利部水文化论坛组委会的辛勤努力,才使我们今天相聚一起,共同探讨人类社会最需要关注的一种文化——水文化的发展问题。这是全人类的一桩幸事,因此我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和在座的各位同仁交流体会,我的题目是:从水与社会最紧密的关系入手研究水文化。
一、从水与社会最紧密的关系入手研究水文化是水文化创新的瓶颈
参与以水为轴心的各项创造思维活动是现代水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水文化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水文化研究应该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扩展更为宽阔的领域,这就是:站在人类宏观文化学的高度,从广博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找水与文化的结合点;从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扩展现代水文化的阐释空间。从传统的单项思维中走出,从自身的单元文化视野中走出,参与以水为载体的各项创造思维活动。这才是现代水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走向。这样才能使水文化释放现代意义的问题。只有站在这个历史的、未来的高度,才能看到水是如何流动出繁荣的经济,流动出波澜壮阔的文化现象。比如说我们甘肃社会科学院近年来开展的《水文化与甘肃社会发展》,我们就有以下子课题:1、水文化在甘肃的起源与发展。2、水文化与丝绸之路的繁荣。3、水文化与敦煌发展。4、水文化与甘肃旅游发展。5、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6、水文化与民族融合。7、水文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这一部专著可以说涵盖了甘肃当代水利事业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但是我们是从研究水文化的角度做的深入开掘,因此它就有别于从前写的展示性、记录性的专著。我们主要探索的是水利人的精神,发展水利事业的理念、制度、行为规范。这就使社会充分认识到水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水与社会发展相连,水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基础。
二、从水对社会最紧密的关系入手研究水文化是调动全民参与水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时代发展到今天,大文化业已发生了变化,文化由被动的跟踪记录发展到引领观念,参与变革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中。曾作为人类母体文化的水文化,更应以强劲的声音汇入大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给现代水文化提出了新的价值拷问。那么如何进一步调动全民深入参与呢?这就需要水文化的参与式引导。现代水文化需要引导人们将水提高到生命之源去认识,将节约用水为荣的习惯上升为一种新的道德观念。
水的未来性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未来性问题。这个问题还原了人类文明之初,水是人类母体文化的渊源。因此,在未来学中水文化依然应上升到引领人类生存的意识层面去构建现代水文化。试想,水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跟踪记录全民如何节约用水的行为方面,那是被动的跟踪。而参与式的引导人们在水事活动中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那才使水文化真正释放出文化强劲的声音和作用。因此如何使水文化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我们需要从水对社会最紧密的关系入手研究水文化,是调动全民参与水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三、从水对社会最紧密的关系入手研究水文化是拓展水文化广阔发展空间的出路
水是物质载体,也是精神载体。人类社会发展的足迹就是水文化发展的历史。水与人的生活习习相关,水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有水的地方就有文化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水文化已成为现代水利事业承前启后的思想、精神、规范和智慧等总的表现形态,成为参与社会,为人类共同谋福利,推动现代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其具体表现在:
(一)现代水利科技是水文化的主体
科学技术的主体是人,是人的思想、智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科技的价值和文化的价值是不能截然割裂看待。现代水利科技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是水文化观照的主体。这种理念的产生本身就蕴含着承前启后的重大文化思考,它是统领水利事业发展、指导现代水利科技的蓝图。这种人类史领域里所产生的文化,在当代已构成了重大的文化现象,应成为现代水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现代水利科技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升了人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人的生活观念,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现代水利科技与受益者之间的关联为水文化提供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将成为现代水文化一笔丰厚的资源。
(二)水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模式为现代水文化拓展了空间
水是流动的经济。水与经济互动发展是水文化最古老的话题。水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互动是水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的一个过程,并不是水的终极目的。因此,水与经济最密切。水与经济互动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就一直贯穿着水的历史。但在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依然为现代水文化提供了广阔的话语前景。诸如:水与现代经济互动的新模式、经验和教训;水与经济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值所带来的文化的增值;水与现代经济互动发展过成中对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等,都需要现代水文化以开放性的思维予以关照和总结。
(三)水是人生存最基本的载体
水资源已成为制约西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对于缺水的偏远山区来讲,人口质量问题也与水的问题紧紧交织在一起,成为水文化既古老而深远又富有现代性的话题。古老在于这些现象自上个世纪就存在于民间,长期以来深深危害着百姓的生活,蚕食着人的心灵。
水是一切物质的基础,水是生产、生活循环中最主要的动力。我国历史上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水,现在亦是如此。即使现代从影响生活发展变化的软环境,也能看到水对人的观念、心理所造成的制约和束缚。这便是当代水文化急需关照的话题。
乡村人的精神自信源于水。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文化关联。西北贫困地区这个问题则显得更为突出。缺水就缺乏了任何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干旱缺水的地方,即使再美好的志向也会被水无情的毁灭。水文化对当代人文素质提升的个案,在民间俯拾既得,比比皆是,以构成重要的文化现象,为当代水文化的表达空间提供了广阔、纵深的思路。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09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