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培养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 (贾书明 赵洁)


2006-01-0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利行业,作为技能含量较高的行业和拥有较多技术工人的“专业大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全面加快水利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既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当好河流代言人的必然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如何促进和加快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是一个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当代社会,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背景与定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行业与行业之见、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和竞争的资本。水利行业也是如此,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这一划时代意义上的转变,人才是关键。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技能人才,一直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关系着水利技术的创新和水利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我国对人才的届定一直是采用国家人事统计部门传统口径中的“人才”定义,即“中专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在此标准中没有把技能型人才、农村人才、其他实用人才等纳入人才的统一体系。在社会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一直存在“学而仕则优”、“重干部轻工人”、“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等偏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能人才的培养,集中表现为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现状难以承担起经济发展的需求。据统计,我国现有水利职工队伍的技术工人中,具有高级工以上职称的不到25%,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技能人才占30-40%的比例。可以说,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有着其现实的、观念的、历史的和体制的多重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人,特别是加入WTO,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技能人才为主的实用型人才逐渐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技能人才也逐步纳入我国人才定义范畴和新的人才评价体系之中。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近有关文件中对高技能人才的届定,“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就是指在水利行业系统中具备精湛防汛、抢险技术和创新精神,能在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上发挥作用,能解决与防汛抢险主业以及与主业有关附属产业实际难题的人才。要加快培养水利高技能人才,对“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这一范畴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非常重要。

  二、加快培养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涉及政策、环境、资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树立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念,注意从宏观着眼、从细处着手、从科技创新上使劲。

  1、构建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平台和行业环境。经过近年来国家政策的侧重引导和舆论宣传,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已引起了社会有关行业的关注与重视。以水利行业为例,技能人才作为水利行业职工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水利行业职工培训中比较重视的环节。尤其是近年来,为了激发了广大技术工人钻研业务、爱岗敬业的热情,加快建设一支复合型的高素质防汛抢险技能人才队伍,水利行业各有关单位都相应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措施。以黄河山东管理部门为例,在近年组织的防汛抢险技能竞赛中,除了从时间、人力、物力等方面对参赛的技能工人给予了大力支持,对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的选手授予“黄河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给予了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对表现优秀的技能工人,在申报技师、高级技师时给予优先考虑。

  但就整体来将,适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仍然不够,行业环境氛围仍然不浓。以山东省为例,2003年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通知》(鲁政发[2003]83号文件),提出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在政策上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同等对待,使用上一视同仁;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在提高技能人才待遇上取得重大突破。可是与之相配套的以业绩与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选拔任用机制,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人才配置机制,以及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的股权、期权等激励机制方面还是一个空白,高技能人才所起的作用与其社会地位和待遇仍不相称。因此,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必须初步构建起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并发挥其作用的政策平台,以政策形式在行业内部形成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风尚,解决长期以来在政策上的不平等问题,引导水利职工队伍转变观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观,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

  2、积极探索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培训模式。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媒体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从时间、空间和沟通方式上产生的巨大的变革,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式教育的格局,使传统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技能人才的培养已不再局限为学校的事或所在单位的事,也不再局限于坐在课堂一板一正的学习或是在工地一线手把手的模拟与实践。更多时候,一台能上网的普通电脑、一部电话机,就可以坐在家中,安享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或“在线学习”带来的快捷与方便。据资料显示,在教育模式方面,美国通过网络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在1994-1995年度已达到75万多人,1997-1998年度已超过100万。美国1994-1995年度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含2年制大专)占高校总数的33%,1997-1998年度这个数字增长到44%,实际数是1680所。而在这方面,我国远程教育的起步也就是近两年,而水利行业截止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自己完备的网络教育体系。因此,要迅速改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的状况,加快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利用技术创新这一现代教育的基石,研究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的契合,对技能人才的教育全程重新进行设计,并积极探索在有限的时间有利于技能人才发展的培训模式。但从教育这一特殊行业来讲,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又必须具备一些共性的东西,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不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网络教育,实训教学时间都要相对充足。二是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应与实训基地或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要真正实现产学结合,学以致用。三是因地制宜,根据行业、单位或部门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人才。更多时候,一套现代、有效、合理、设计精密的培训模式,更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培养出最需要或最接近需要的人才。

  3、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新的资源利用模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充足的培训条件和实训过程,离不开真实的生产环境,因此对教学资源的要求较高。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程度越来越高,单一的水利行业或某一个单位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力量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就现有职业学校而言,由于在办学水平上低与普通高等教育,而收费却比普通高校还高出30-40%;在教育层次上也只有专科,仍引不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讲,在社会中出现了一方面各行各业高喊高技能人才缺乏,一方面人们又不愿意去职业学校进修的尴尬局面,使得职业学校陷入因招生不足、经费不足而不得不降低教学质量,降低教育质量又导致招生不足的“恶性循环”。因此,研究如何整合利用职业学校和水利行业现有教育资源,探索新的资源利用模式达到“双赢”,既是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坚持办学方向和体制创新,削减水利学校数量,整合技工教育资源,实现水利学校之间、水利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水利学校与普通高校之间联合办学,力创名校、强校。二是学校与水利单位、水利企业合资联合办学,实行股份制,使学校培养根据企业需要有的放矢。三是水利行业之间联合办学,黄委与长江委、淮委与黑龙江流域管理部门实行流域间联合办学,交流共性,探讨地方之间、行业之间、流域之间、单位之间的不同,突出特色,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4、坚持创新精神是现代水利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才的阐释,不是看其占有知识量的多少,而是看其创造力的强弱,只有“具备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做出了或正在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能称为人才。”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作为现代人才范畴必要的组成部分,也要坚持这一标准,坚持创新精神、具备创造力,能够在防汛抢险设备改造、技术改进中做出新突破、新创造,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娴熟的技巧与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不知举一反三、创造性地灵活应用与创新。尤其是在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真正的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不再是背诵死知识和掌握单一技能的人,而是能够大胆想象创新、不断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办法的人,是不断创造新知识、新技能的人。

  应该说,我们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探索、需要研究的问题。例如,如何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如何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等。要看到,目前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还比较匮乏,这显然与水利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所承担的职能很不相称。为此我们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还仅仅是起步。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为培养一大批水利高技能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

  贾书明,男,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专业,现为山东济南黄河河务局人事劳动教育处科员。曾在《黄河报》、《中国安全报》等发表稿件10多篇,论文《关于黄河水体污染的几点思考》在“第四届多沙河流治理”会议上研讨。

  赵洁,女,1981年12月参加工作,现为山东济南黄河河务局人事劳动教育处科员,自1985年至今一直从事劳动工资和技能鉴定管理工作。



  参考资料:

  1、《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考》,作者:马义荣,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留点时间去想象》,作者:任名会,李树林,《人民日报-科教周刊》2004年12日

  3、《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平台,创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山东省职业教育报告

  4、《美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动因》,作者:朗可夫,《中国远程教育》

  5、《高技能人才培养是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作者:林用三,在第三届中日人才培养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作者:
  
相关新闻:

 
无标题文档


新闻 | 资讯 | 商务 | 文化 | 社区 | 服务 | 出品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