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转型发展的绿色梦——湖北十堰市综合治理推进生态建设札记

2013-08-09

丹江口水源地——太极湖

湖北郧府薯业有限公司粉丝加工车间

十堰市郧县城关污水处理厂

樱桃沟村垃圾分类站

樱桃沟村农家乐

  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李志杰 通讯员 曹明权 王世昌 严谨)“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加快生态工程建设,推进转型发展,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保水质安全,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湖北十堰市市长张维国谈到丹江口库区生态建设和库区农村产业转型时,深感责任重大。

  近年来,十堰市以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水质安全为抓手,把生态建设与农村产业开发调整、生态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坚持“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强力推进生态建设”的原则,使丹江口库区生态建设工程成为“治理一方水土,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改善一方生态”的富民工程。

  

  记者在十堰市郧县城关污水处理厂看到,整个厂区干净整洁,各个污水处理车间有序地排列着,别看就这样一个占地50亩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却承担着处理整个郧县城区生活污水和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任务。这些污水经过地下管网,到达污水处理厂,再经过一道道工序进行脱水、过滤、净化、消毒,达到国家排放的标准。

  十堰市郧县城关污水处理厂是丹江口库区环境治理项目重点工程之一,2008年11月正式开工,2010年6月完成工程验收,并通过省环保厅、市环保局、市环境监测站综合评审。城关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说:“十堰市郧县城关污水处理厂的投入运营,有效地缓解了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问题。”

  要保一库清水,必先正本清源。

  有人说,对于290亿立方米的丹江口水库库容来说,沟沟岔岔那点污水微不足道,况且水有自净功能,即使有点污水,流经1 000多公里之后也就自然净化了。但十堰人深知,对这一库清水来说,即使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坚定地表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是十堰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据统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十堰境内共关停“十五小”企业329家,迁建125家,确保了库区水质安全。

  十堰市住建委副主任张丙申算了一笔账:“现在有3个污水处理厂对城区污水进行入库前的处理。由于目前雨水污水合流,丰水期超出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必须进行雨污分流。目前已建主支管384公里,总投资4.7亿元,其中只有104公里属于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

  雨污分流之后,污水进行了处理,雨水直排水库。十堰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城区5条河进行清淤和绿化,保证雨水在流行过程中不受污染。专家实地勘察发现,这5条河需要清除淤泥800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35元计算,仅此就需要近3亿元。钱从哪里来?大家担心治理工程会因此搁浅。张维国市长听取测算汇报后果断指示:“作为丹江口库区人,我们责任重大,凡是该干的事,不等不靠,立即施工!”目前,淤泥已清除423万立方米,工程已完成过半。

  

  如何保证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加强生态建设是水质安全的根本保障。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十堰被列为限制性开发区,生态主导功能为水源涵养。这就意味着,十堰要牺牲经济发展,着力进行生态保护。为此,十堰确立了“生态立市”战略,全面实施综合治理,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生态立市”这项战略的实施绝非易事。关停300多家企业,数百位业主的投资将在一夜之间付之东流;控制使用农药、化肥,导致200多万农民收入减少,他们如期脱贫将面临新的困难;禁止树木砍伐,改用新能源,要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他们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吗?

  自2000年以来,十堰市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创建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完成荒山造林191万亩、退耕还林220万亩,建成国家省市三级保护区22.4万公顷,有效管护森林1 05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6 3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3%。

  十堰市推广有机肥、沼渣沼液应用,全面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积极控制农业残留物污染。建设集中式畜禽垃圾处理站18个,综合治理小流域15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520平方公里,有效降低了面源污染。

  十堰市在做好污染综合治理的同时,建成污水处理厂13座、垃圾处理厂6座,新建垃圾集中处理池9.7万个,整治排污口800个,在线监测47家重点工业企业排污。

  生态建设不是一时之功,而是永久之责。正如十堰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王子捷所说:“南水北调的生态环保工程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奔跑,这些投入只是刚刚开始。”全市上下正在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为农民寻找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并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保障生态安全,努力把南水北调库区建设成为“绿色长廊”“清水长廊”,把十堰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武当山北麓、烟波浩瀚的汉江之滨的湖北陨府薯业有限公司,是以薯类精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型、农业科技型企业,年产值2亿元。在短短的几年里,该公司研发出适合库区种植的薯类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参与研究和推广生物农药种植技术——无农药种植技术,如用辣椒杀灭害虫,保证库区水质安全,确保库区生态环境安全。”湖北陨府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堂伍说。

  走进当地闻名遐迩的生态旅游新村樱桃沟村,草木葱郁,桃树成林。这个距离十堰市20公里的城郊村,被一片片盛开的樱桃花装扮得分外妖娆。近年,樱桃沟村抢抓湖北省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契机,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建设生态旅游新村。去年,樱桃沟村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超过25万人次,全村人均收入6 300元。

  “建设生态旅游新村的核心问题,一是农村垃圾分类,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要真正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就必须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旧房改造、乡村景观修复、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改善等。我们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将桃花沟村打造成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绿色幸福村’。”樱桃沟村党支部书记周平满怀信心地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3年8月9日

        
李志杰 曹明权 王世昌 严谨


  相关新闻:
湖北枣阳市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湖北天门市引汉灌区全力战旱魔
湖北省水利家底首次摸清
湖北:伏旱发展应对力度加大
湖北枣阳农民自发抗旱战旱魃
国家防总工作组莅鄂指导抗旱
当20万亩中稻焦渴的时候——湖北徐家河水库打坝抽水保丰收侧记
湖北襄阳:三道河长渠打响抗旱攻坚战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