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九曲黄河绕城来 赓续文脉谱华章
——山东菏泽黄河水利风景区(牡丹段)建设与管理侧记
 
分享到:
2023-09-20
 

山东菏泽黄河水利风景区(牡丹段)之刘庄稚璜文化广场

“黄河漫画”鼠标垫

  □通讯员 孙亚男

  九曲黄河,咆哮万里,奔腾入海。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讴歌黄河,赞美黄河。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魂。山东牡丹黄河河务局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和地域风貌,规划建设山东菏泽黄河水利风景区(牡丹段),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赓续历史文脉,为推动新阶段牡丹黄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

  传承创新话文化

  菏泽是黄河入鲁的第一市黄河在菏泽境内蜿蜒185公里,流经东明、牡丹区、鄄城和郓城四县区。2011年,牡丹黄河堤防工程晋升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逐步开始了提升与完善建设

  围绕讲好丁宝桢治黄故事主题,牡丹河务局整合筹建刘庄稚璜文化广场。在广场中央安设丁宝桢铜像,彩绘丁公亭,复刻丁宝桢亲自撰文并书写的“新筑障东堤碑”“功成奠定”“民不能忘”“大王庙碑”4块石碑,立于广场主景区。深挖丁氏家风,根据《丁文诚公家信整理丁宝桢生平简介及家书内涵,安设4处家风家训宣传栏。在刘庄险工18、19、21坝分别打造文化廊架,精选了除害兴利、历史治黄、人民治黄3个板块。

  “晚清名臣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期间,曾在今牡丹区、郓城两治黄河水患,堵复决口,政绩卓著。刘庄稚璜文化广场的稚璜二字,就是取自丁宝桢的字稚璜,同时谐音治黄……”讲解员声情并茂为前来参观调研的人员讲解黄河文化内涵。刘庄稚璜文化广场凭借水岸交融的生态景观带和丰富文化资源,成功入选第二批“山东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

  以刘庄稚璜文化广场为创作背景,集合黄河自然与文化元素,牡丹河务局推荐的文创产品——“黄河漫画”鼠标垫在山东菏泽黄河河务局举办的黄河文化产品设计制作大奖赛中喜佳绩

  安全管理助发展

  山东菏泽黄河水利风景区(牡丹段)在为沿黄百姓提供亲水、近水、爱水场所的同时,不断提升景区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科学保护和综合利用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水生态产品,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请家长看护好孩子,不要靠近黄河岸边玩耍。下面钓鱼的同志,离水边太近,赶紧离开。”景区管理段工作人员拿着扩音喇叭进行日常的安全巡查。

  进一步加强水利风景区安全管理工作,牡丹河务局制定安全管理实施意见,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景区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基层管理段对应景区段直接责任主体,负责风景区日常监管和安全巡查工作。利用远程监控和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公安、工管配合,加密涉水临水、易出险区域巡查频次,及时制止违规行为重大节假日、主汛期等节点,重要险工景点及重点坝头保持12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风景区安全运行。

  “刘庄稚璜文化广场要增设警示牌,重要险工景点坝头或临水域2米内设置警戒线,重点坝头要配备连接绳30米以上的室外救生圈等救生物品,以防溺水、落水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对照督查提出的意见建议,牡丹河务局逐一完善落实,努力营造集安全、休闲、生态、宣传教育于一体的黄河文化园地。

  春去秋来,牡丹河务局将继续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在传承与创新中赓续黄河历史根积极践行讲好黄河故事的使命责任。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3年9月20日

孙亚男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神兵”护河
梁山县“和河之契”风景道成功入选山东黄河国家风景廊道典型段
黄河下游西河口水文监测断面出现今冬首封
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山东段)第三标段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黄河(惠民段)通过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验收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454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