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击鼓催征稳驭舟 奋楫扬帆开新局
——2022年山东黄河防汛工作回眸
 
分享到:
2022-11-21
 
  董迪 任慧霞 王徐洋
  乱云飞渡,风雨不动,又是一季大河安澜。
  2020年,击退24年来黄河最大洪水;2021年,战胜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中下游最严重秋汛;2022年,面对黄河山东段干流两次洪水过程,大汶河流域多次强降雨过程,戴村坝站6次洪水过程,东平湖老湖超前汛期汛限水位,山东治黄人蹄疾步稳、精业笃行,把准“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力确保黄河防汛万无一失。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山东治黄人有信心守护大河年年安澜?
  治未病 夯实责任之基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处处如履薄冰”的紧迫感是时代对“答卷人”的要求,同样也是山东黄河河务局对防汛工作的要求。
  “要使防汛工作真正实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就必须有科学的防汛责任制度和体系作为基石;更要将防汛责任制落实、落细、落到底。”山东黄河河务局防办主任何同溪这样说。
  2022年,山东省政府和省防指文件修订印发《山东省黄河防汛职责》和《山东省黄河防汛管理规定》。这两个文件的前身,分别印发于1999年和1994年,比不少山东黄河职工还要“年长”。近年来,“刻舟求剑”的弊端逐渐显现——旧的制度中有不少内容不适应当前防汛工作的新要求。
  与时偕行,更新机制,是大事,更是急事。
  一个个不眠之夜,一叠叠文件资料,一次次修改完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无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历经十余稿,终于迎来两个文件的顺利出台,从省级层面健全了防汛机制、压实了政府主责、明确了各方职责、理顺了调度流程、规范了各项管理,为山东黄河防汛制度筑牢根基。
  行是知之成,制度有了,还需稳扎稳打的落实。
  对外,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李群亲自带队,赴沿黄各市进行“一对一”督导;组织沿黄8市开展行政首长黄河防汛培训,选派省级防汛专家进行“面对面”宣讲、“点对点”培训;抽查沿黄行政责任人比例近40%。
  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现了从有名向有实的有效转变;山东省领导、沿黄各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干部多次调研部署黄河业务,多项问题得到解决。沿黄各级在物资补充、机械设备预置、防汛道路等方面投入资金总估值2亿多元,同时与三大运营商就黄河应急通信保障达成一致……
  向内,山东河务局优化分工,公告全员防汛责任制;精准下沉,具体到人、到段;专家分包,全过程参与备汛防汛;提前两月组织召开防汛工作推进视频会,周例会、“半月促”,全链条紧盯敦促各个重要节点;全面系统摸排防守重点,统一开展汛前河势查勘,214道空白坝全部消除;启动“1+N”多渠道保障防汛物资试点,形成“国家常备防汛物资为基础,协议代储、产能储备等为补充”的链条式供应框架。
  使命所托,重任在肩,山东治黄人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职和人民的期待。
  重实战 打赢有备之仗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6月10日上午8时36分,山东黄河防御大流量洪水实战演练正式开始。时间折叠到7月19日8时,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中心移至伊河流域伊川,浊浪排空,“危险”悄然来袭。
  “受持续降雨影响,预报花园口站最大流量将达5100立方米每秒。考虑区间加水及引水情况,我省主要控制站最大流量将达4500~4800立方米每秒。此级洪水,我省滩区将面临漫滩的危险。”水情信息急促传来,御洪战书已下,厉兵秣马,用在此时。
  有序调度旋即展开,启动应急响应、向成员单位通报汛情、预测通报、巡查观测、险情抢护、洪水调蓄……全过程、全要素、全链条,各项防洪工作有序开展。洪水渐退,“险情”逐渐消散,山东治黄人再一次经受住了“大险”的考验。
  练为战,砺精兵。实战演练刚刚落下帷幕,防汛抢险技术大比武又重磅来袭。这是近20年以来,山东河务局首次集结所属8支专业机动抢险队进行防汛抢险技术大比武,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无不彰显着御洪制胜的信心和决心。
  7月28日上午,济南黄河大王庙险工旌旗飘展、号声震天,山东黄河8支专业机动抢险队近300名队员集结于此,一场检验实战抢险能力、强化防汛抢险技术的大比武热火朝天地开展着。
  在捆抛柳石枕科目比赛现场,菏泽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一马当先,打顶桩、铺垫桩、铺放柳枝、排放石料、捆扎成枕,一气呵成;在修筑反滤围井科目比赛现场,济南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闻令而动,清基、装土袋、补充滤料,各个步骤有条不紊……经过四个科目紧张而又激烈的角逐,一、二、三等奖正式诞生。
  回眸2022年防汛备汛,从举全局之力开展防御大流量洪水实战演练到8支专业机动抢险队同台竞技,再到各市、县局联合地方政府一次次迎战提能,一次次实战的淬炼,锻造了治黄铁军能打仗、打胜仗的决心和底气。
  求创新 插上科技之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干了70余年的治黄工作,还能怎样出“新”?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山东黄河河务局用“三个全覆盖”给出了完美的解答。
  监控点杆矗立在大河之畔,迎光闪耀,点缀着险工堤防。视频监控全覆盖打开“天眼”,拓宽工程巡查、河势查勘、水行政执法的视野,不仅扩大了巡查范围、缩减了巡查时间,更提高了主责主业的效率效能,减轻了基层工作的难度强度。
  “高度低点,再低点,往前看看……”在黄河岸边的各个段上,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蜿蜒的河道低空飞翔,全方位、无死角观察河道情况,弥补传统人工巡查的不足,切实保证防汛工作的全面、及时、有效。
  视频监控、无人机和视频会议全覆盖,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让山东黄河的防汛工作如虎添“翼”;打造“天空地河”一体化信息感知网,山东黄河河务局迈出科技创新的坚实一步。截至目前,山东河务局已建成视频监控点1851处,覆盖了山东黄河堤防、险工、控导、跨河桥梁等重点工程部位,统一接入视讯管理平台;配备无人机149架,全覆盖8个市局、30个县局及121个基层段所,满足云黄河(山东)各系统平台接入需求。建设远程会商系统169套,实现了省、市、县局,基层段所、工程现场五级视频会商。
  以技术解放更多人工,信息网“网”住了复杂的数据和繁复粗糙的劳动,基层喜迎业务流程再造。随着“三个全覆盖”系统建成应用,以脑力、技防为主的智慧防汛、智慧巡查新模式逐渐走入现实。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杆。接过今年秋汛安澜的接力棒,山东黄河防汛工作将继续跑出加速度,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进发。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2年11月20日
董迪 任慧霞 王徐洋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从“纸间”到“指尖”的跃进
锚定幸福河目标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驰而不息万象新
山东水文局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登上央视科教频道
黄委全力推进年度投资计划执行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