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山东黄河河务局:追忆《山东黄河》报刊
 
分享到:
2021-10-13
 
《黄河快讯》
《山东黄河》报刊
  中国水利网站讯(通讯员 闫训立 钟兰桂)在山东黄河河务局档案库房珍藏着1949—1951年《黄河快讯》、《山东黄河》报刊,一行行泛黄的铅字记录着建国初期人民治黄印迹,见证着山东人民曾经走过的艰难治河岁月。
  《山东黄河》前身为《黄河快讯》。1949年9月10日,《黄河快讯》与读者见面。蜡纸刻版,红、黑套色印刷,16开两版。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治黄方针、政策措施,交流反蒋治黄复堤整险经验,表彰好人好事等,三日刊。为鼓励写稿,规定了微薄的稿酬标准,按每千字5市斤小米价值折算。
  《黄河快讯》全方位展现了建国初期山东人民治黄活动。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劳动人民凭着一腔热血开展了各项劳动竞赛活动,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热情在报刊中体现的淋漓尽至。“济南工程队孙少轩李世忠带头突击工作;工程队春修评功标准;大家热心帮助姜连其同志思想转变;怎样才能订好立功计划;垦利工人双评结束大家表示有功不骄傲,无功不灰心,战胜秋汛比功劳”等类似报道充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团结一致干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面貌。
  随着人民治黄热情的高涨,山东人民治河机构、各项规章制度也日益完善、规范起来。“1950年4月6日,山东河务局机关自惠济县姜家楼迁至济南市经五路小纬四路46号办公;同年6月18日山东省防指成立;同年6月26日黄河防总成立”。虽然当时印刷条件较差,但报纸内容丰富,文章短小精悍,“1950年姜庄固滩工程开工;同年7月3日齐河八里庄护滩工程开工;同年8月31日利津县綦家嘴首次试办的引黄放淤工程竣工放水”。稿件多来自一线干部工人之手,针对春修、防汛抢险、工程建设等中心任务配发短论短评专论等文章,在治黄初期发挥了较好的宣传指导作用。
  建国初期,基层职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黄河快讯》设有问答栏目,专门为大家解答问题,不管在工程上还是在学习上,如遇到不懂的问题,可来信提出,《黄河快讯》编辑部尽量给予解答。它成为黄河工人兄弟最爱的通俗读物,它反映了基层的心声,交流了经验,表扬了功绩,最重要的是它激起了基层职工学习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基层职工的文化水平,很多职工的写作水平通过它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推动了治黄事业的顺利开展。
  1950年4月6日,山东省河务局从农村迁驻济南,印刷条件得到改善,《黄河快讯》由蜡纸刻版改为铅印,从82期开始改为5日刊。
  1951年3月1日,《黄河快讯》扩版更名为《山东黄河》报,主要任务是:指导业务工作,交流经验,进行黄河事业的宣传教育等。原则规定5日刊,根据黄河岁修防汛特点,可缩短或延长,8开2版或4版,免费发行。在版面上开辟了“工人园地”“读者来信”“批评与表扬”等栏目。稿费标准为:社论、专论、专评、短论、经验介绍每千字1万元至1.5万元;新闻通讯每千字5000至1万元;诗歌快板每30行按1000字计算,5000至1万元;图画、照片、木刻每副4000至1万元,对工作有特殊意义的材料稿稿费从优。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黄河》第132、133期全方位报道了王庄凌汛决口及堵复全过程。“1951年2月3日,利津王庄凌汛决口。黄河凌情严重,全河自京汉铁路桥以下,封冻长600余公里,冰厚0.1~0.4米。1月29日夜济南、章丘河段亦开凌,仅一天一夜自泺口至利津长400余里的河道全部开冻,满河淌凌。30日上游来冰卡在前左一号坝,前左以下仍固封未开。一日之间冰凌向上游插塞,前左以上20余公里河道尽成冰山,积冰达4000余万立方米,滩地亦被冰凌壅塞,水流不能下泄,利津河段水位猛涨。2月2日水位上涨已超过1949年洪水位0.83米,大堤仅出水0.2~0.3米,大块冰凌爬上堤顶,形成罕见的凌汛险情。2月2日夜11时,利津王庄险工以下300余米处,查水民工发现背河有3处漏洞出水,当即鸣警告急,民工300余人、工程队员30余人共同奋力抢堵。因临河水面尽为冰凌覆盖,无法找到洞口,背河抢堵无效;且天寒地冻,取土艰难。工程队员张汝宾、于宗五等冒险在临河破冰抢堵,发现一个大旋涡,正用麻袋秸料抢堵时,背河堤坡塌陷,继而临河堤坡塌陷,最后堤身塌陷10余米,抢险的工程队员张汝宾、乡长赵文举、后张窝村长刘朝阳等10余人均陷入口门,3日晨1时45分溃决成灾。在抢堵漏洞中,工程队员张汝宾、村长刘朝阳、民工赵永恩3人不幸牺牲。王庄决口后,口门迅速扩展为216米,过流约600立方米每秒,溃水入徒骇河,泛区宽14公里、长40公里,淹及利津、沾化两县122个村庄,受灾人口85415人,倒塌房屋8641间,死亡6人”。《山东黄河》为我们记录并求证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重新翻阅这些泛黄的老报纸,深感其鲜明的时代烙印,这里有红旗运动评比标准“谁积极,谁能干,最后来决战,历城春修展开红旗竞赛运动”;表扬和批评直接刊登在报上公布于众“垦利分局材料统计中错误很多,济南历城月报及时数字准确”,有船工血泪控诉“坚决反对美重新武装日本”。在通讯不发达的五十年代,《山东黄河》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治黄工作的指示,山东河务局关于治黄工作的计划、通知、规定、办法均通过报纸发至沿黄治河机构和工程队、班。短小精悍的专评、工作中的体会、治黄小唱、挑战书至今读来仍觉有趣。从这些老报纸中,我们看到了山东人民治黄的发展史,也看到了中华民族一步步走来、一点点发展起来的时代缩影。
  1951年下半年,根据中央部署,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等原因,《山东黄河》于1951年8月26日第158期停刊。从《黄河快讯》到《山东黄河》,历经近两年时间,积累了丰富治黄资料,为深入发掘山东黄河历史文化底蘊,寻找黄河人在黄河治理、文脉传承等方面留存的“记忆”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这些报纸在黄河文化展厅陈列、展示,重现光辉。通过它们,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肩挑人扛”的治黄年代,我们要留住这些记忆,传承黄河故事,续写新的治黄华章。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10月13日
闫训立 钟兰桂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中牟黄河河务局:联勤联动 扎实开展黄河河道综合整治
焦作黄河河务局30项成果通过黄委“三新”认定
河南河务局:《河南黄河之最》等三本图书出版发行
原阳黄河河务局开展黄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
济阳黄河河务局济阳管理段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纪实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