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东平湖畔文化事儿
——梁山黄河明珠广场建设侧记
 
分享到:
2021-08-26
 
文化展厅内部陈设
学生们观看治黄物品
党员在宪法石前宣誓
  □纪红云

  东平湖,这片诞生于远古时代的水域,与黄河相生相伴,和汶水相接相融,京杭运河贯通其间。从《尚书》里的大野泽,到《水浒传》里的梁山泊,再到新时代黄河下游的“王牌”工程,它随着历史的变迁,变换着不同的形态。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刻不容缓。着眼落实“黄河战略”,挖掘历史根源,保护文化遗迹,山东黄河东平湖梁山管理局(以下简称梁山管理局)发扬黄河精神,凝聚起每一名职工的力量,历时一年半,在东平湖大堤上建起一座文化的殿堂——梁山黄河明珠广场。 

  保护:“老物件”有了身份证 

  “老物件”收集容易,收全难。 

  在广场建设之初,梁山管理局发动全体职工收集、捐赠“老物件”。 

  打开尘封已久的仓库,堤防隐患探测仪、水准仪、各类木质刻度尺,竹竿做的根石探摸杆……这些过去职工们每天拿在手里、扛在肩上、行走黄河边的重要治黄工具,如今成为“老黄河”给“新黄河”们讲述的黄河故事。 

  “寻宝之旅”从单位延续到了家里。职工郑奎捐出了印有黄委原主任王化云签名的毕业证书,江兴彬掏出了数枚珍藏多年的毛主席像章,荣维军推来一辆老式自行车……职工们捐赠的不只是“老物件”,还有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文化如一条纽带,牵连起了昨天和今天,也让职工与单位连接更加紧密。 

  “寻宝”有惊喜,也有遗憾。1958年,东平湖水库开工建设,承担石护坡砌石建设任务的解放军某部完成施工任务后,将两通方尖碑立于湖堤两侧作为纪念。2017年,在东平湖蓄滞洪区工程建设时,马坊管理段段长李瑞将其中一通石碑运回段所保护,而另一通石碑则早被附近村民作为镇村之宝供奉,再难追回。 

  “以前有多忽视它们,现在再想寻回就有多犯难。”寻宝之难,让李瑞有了更多反思,也让全体职工意识到了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据统计,通过多渠道收集、职工捐献等方式,该局共收集治黄物品以及历史文物628件。无论是曾经被忽视的、遗落的,还是丢弃的物品,在明珠广场文化展示厅里找到了最好的归宿,也有了各自的名号和身份证明。 

  传承:“下岗”器具再“上岗” 

  文化展示容易,出彩难。 

  “老物件”收集来了,如何有特色地展示,成为广场建设的关键难题。 

  “广场的建设过程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让年轻人去承担这个任务更有意义。”梁山管理局局长赵学金的一句话说出了解题的着力点。该局组建了以单位大学生为主的广场设计团队,从室外到室内,从墙体到布展,从文字到图片,全由他们创作设计。资料不全,他们就到各地档案馆去查、去求;找不到结合点,他们就去拜师、去学习;设计方案不满意,他们就再思考、再讨论,推翻了再来。 

  设计工作在一次次删改、否定、优化中推进,他们在展示文化,文化也在锻炼、凝聚、展示着他们。无论是广场外景中以白色的鹅卵石小路为边,碧绿的青草为水,呈现出的黄河和东平湖形状,还是广场标志中手托圆球的黄河明珠寓意,抑或是文化展厅内动态展示的东平湖蓄滞洪区运用和运河变迁,背后都有他们辛勤的付出。 

  当中最值得称赞的是对一些治黄老器具的再利用。展厅内标记“老物件”内容的小卡片,是过去用来标记防汛物资的卡片;废弃的抢险旧木桩在展厅中变成了整齐的“篱笆”;夯土的石墩被改造成喝茶用的桌椅……文化如一块魔法石,缩短了过去与现在,吸引着人们用智慧寻找着创新点。 

  弘扬:文化引来八方客 

  2021年5月,梁山黄河明珠广场建设全部完工,广场共占地1.1万平方米,分为文化展厅、法治广场和党建长廊三大部分,场内共有知识展板206块,小景观13处,绿化面积6500平方米。 

  黄河明珠广场在建设内容上做到“三结合”。与工程结合,广场地处东平湖围坝,紧挨大运河,堤顶的银杏树与行道林的海棠树相得益彰,形成宜观宜赏宜行的绿色长廊。与党建结合,以广场为核心,各管理段党支部共同参与,实现阵地联用的“1+N”区域化“黄河文化+党建”生态圈,推动“黄河文化+党建”互联互动,形成党性教育、文化传承等功能互补的党建综合体,达到“1+1>2”的整体效应。与法治结合,通过法治普及长廊、宪法宣誓广场等一系列普法特色展示区,将书本上的法律法规搬到了室外,让沿黄(湖)群众在文化的润泽中接受普法教育。 

  此外,梁山管理局充分利用广场扩大治黄文化的影响力,在组织本单位职工维护好广场环境的同时,紧紧抓住每一次公共活动,以文化牵线,积极融入地方发展,邀请周边地区人员到广场参观指导。 

  文“花”盛开,精彩自来。黄河明珠广场先后被黄河水利委员会认定为“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党员教育基地”,被山东黄河河务局评为第二批山东黄河文化建设示范点,被梁山县旅游部门列为黄河线路游览的景点之一。 

  大河泱泱,湖水悠悠,岁月不居,奔腾向前。东平湖畔,黄河明珠广场的事儿还没停,梁山管理局将在开拓中继续前进,续写黄河、东平湖文化的辉煌篇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8月26日
纪红云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中牟黄河河务局:联勤联动 扎实开展黄河河道综合整治
焦作黄河河务局30项成果通过黄委“三新”认定
河南河务局:《河南黄河之最》等三本图书出版发行
原阳黄河河务局开展黄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
济阳黄河河务局济阳管理段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纪实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