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暴雨洪水中的黄河担当
——黄河7月抗洪抢险纪实
 
分享到:
2021-08-14
 

  □记者 刘丛 通讯员 司舒阳

  暴雨连绵,多地告急!进入7月以来,黄河中下游出现多轮次强降雨过程,干支流相继发生洪水,多地水文站洪峰流量达建站以来最大,部分地区防洪控导工程等发生险情……每年的汛期都是一次严峻考验,但2021年的汛情更加来势汹汹。

  力挽狂澜定乾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水利部统筹协调,黄委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共同筑就了防汛抗洪的坚实“大坝”。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截至目前,黄河干流未出现编号洪水,干流及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支流主要堤防、重点地区防洪工程未发生重大险情,防汛救灾工作有力有序,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全面保障了黄河流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黄河中下游降雨异常偏多,经过科学调度,化洪水为无形,大风大雨却无大灾。面对防汛“大考”,黄委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用责任与担当、智慧与辛劳,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汛情:高度重视 全力应对

  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向黄河流域中下游袭来。

  黄委水文局资料显示,进入主汛期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以下简称“三花间”)及河南段金堤河大部地区,较往年偏多1倍以上。

  “7月11日至24日,受强降雨影响,黄河三花间出现明显洪水过程。11日,沁河河口村水库入库流量3800立方米每秒;21日1时,黄河干流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3650立方米每秒,为入汛以来最大流量;23日,沁河武陟水文站洪峰流量1510立方米每秒,为1982年以来最大洪水;23日18时,洛河卢氏水文站洪峰流量2610立方米每秒,为197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黄委水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汛情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防汛救灾比任何时候都不容有失。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日,水利部两次召开防汛会商视频会,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滚动分析研判当前雨情汛情,要求高度重视、严防死守、全力以赴,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响鼓重锤,号令如山。黄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发扬一贯以来连续作战、敢打硬仗的作风,逐日滚动会商,统筹部署防汛各项工作。

  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防汛会商室打响。

  强降雨发生前,黄委及时召开防汛会商会,提前向山西、河南和山东省水利厅,山西、河南和山东河务局,中部、北部战区作战局发出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加强值班值守,并于7月19日19时发布黄河中下游汛情蓝色预警,同时启动黄河中下游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19日至20日,预测中的大暴雨如期而至。

  郑州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河南省防汛应急响应Ⅱ级!防汛应急响应Ⅰ级!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0日16时至17时,郑州1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常庄水库出险!郭家咀水库出险!郑州市区大面积内涝,部分地区积水已过腰深!

  在这危急关头,高悬在郑州头顶的黄河一旦出现问题,无疑会雪上加霜。

 

汪安南冒雨检查指导河口村水库及沁河下游防洪工作

  20日,履新不久的黄委主任汪安南冒雨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河口村水库及沁河下游防洪工作。21日1时返郑后,汪安南立即组织黄委防御局、水文局和河南河务局、山东河务局召开会商会,并于4时再次组织会商,贯彻水利部部长李国英21日凌晨作出的关于做好黄河防汛工作的要求,研判黄河、沁河雨水情形势,部署黄河、沁河当前及下一步防洪工作。9时,黄委将黄河下游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

  “我们要尽到流域机构的职责,不能让黄河干流形成编号洪水,不能给地方添乱!”一夜未眠的汪安南哑着嗓子,给黄委防汛工作定下基调。

  在防汛最关键时刻,汪安南坐镇指挥,黄委领导分头带队深入伊洛河、沁河、花园口等防汛一线,科学指导水库拦洪削峰,明察暗访堤防值守情况;黄委水文局、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黄委信息中心、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设计院”)等技术支撑单位负责人群策群力,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实时调整水工程调度方案,为防汛抢险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千方百计减轻灾害损失。

  “汪主任反复强调,将这次暴雨洪水当作一场硬仗来打,做实做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牢牢把握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主动权。”黄委防御局局长魏向阳告诉记者,黄委充分预筹安全防范措施,提前组织3800名黄河职工上堤,按照1:3配置增加巡堤查险群防力量;提前拆除浮桥,加强黄河干堤及控导工程巡查、雨毁检查和修复,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抢护,保证防洪工程安全;督促河南省组织各级行政责任人和3万人的群防队伍,参与巡堤查险和防汛抢险工作。

  在积极应对黄河下游暴雨的同时,汪安南还一再强调,要同时做好黄河中游晋陕蒙地区防汛工作。黄河中游防洪工程体系尚不完善、淤地坝存在薄弱环节、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灾害防御难度大、干部群众相对缺乏抗洪实战经验,黄委要坚持底线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对当前各项防汛工作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扎实做好预报预警、工程巡查防守、抢险队伍预置、险工抢护、人员撤离转移准备等工作。

  这场与暴雨洪水的比赛,拼的就是水旱灾害防御的黄河速度。

  水情:科学调度 削峰驯洪

  突如其来的暴雨,考验着黄河人的智慧和行动力。

  “洪水水头到哪儿了?演进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异常?”

  “小浪底水库库水位是多少?下泄流量还能不能进一步压减?”

  ……

  自7月19日起,黄委14楼防汛会商室日夜灯火通明,气氛紧张而有序。黄委主任汪安南、副主任苏茂林、总工程师李文学与黄委水文局、黄河设计院、黄科院数十名防汛专家一道,频繁与防汛一线视频连线,了解实时水情,密集滚动会商,应对暴雨带来的黄河干支流洪水过程,讨论如何精准调度水库,拦洪削峰。

  “水库调度方案的制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不要调、怎么调、调多少、什么时间调,都必须有科学的依据。”魏向阳说。

  在黄科院研发的黄河智慧防汛平台展示界面上,黄色对应滩区,蓝色对应水面。“通过模拟大洪水场景,可以看到洪水在黄河流域生成以及衰退的过程,客观反映出洪水对整个区域影响的趋势。”研究人员赖瑞勋指着界面上的动画说。

  通过智慧防汛平台,利用二维演进模型,黄河下游河道的13个防汛设计洪水方案都可以得到模拟呈现。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洪水到达时间、水深流速、淹没范围等预测信息及各流域避洪转移、抢险路径,通过电子图直观、准确地展示出来,有效提升各水域监测预警的精准度、决策的科学性和抢险救灾的及时性。

  “7月11日以来,水文局进一步加密了测报频次,每12分钟报一次水位和流量。”黄委防御局调度处副处长蔡彬表示,详尽的水文数据和“智慧黄河”的计算,为黄委科学有效调度水库、精准削峰拦洪提供了决策支撑。

  压减河口村、小浪底水库出库流量;派出18个工作组、专家组赴黄河干堤、沁河、伊洛河以及流域省(区)加强防汛抢险及淤地坝防汛、强降雨防范等检查和技术指导;集结860名机动抢险队员待命,同步做好系统外支援黄河防汛抢险衔接……一系列调度指挥决策紧张有序、从容有度。

  自7月19日启动黄河下游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至30日终止应急响应止,黄委密集会商28次,发出水旱灾害防御电报51次,其中向小浪底、河口村水库发出控制运用通知9次。汛情高峰时,小浪底水库出库流量被压减至300立方米每秒。

  打开黄委水情系统,河道、水库实时水情和历史水情一览无余。

  20日夜间,黄委防御局方案处副处长任伟一次次点开花园口水文站水情页面,看着实时流量一栏后面一个个鲜红的“涨”字,揪起了心。3500立方米每秒、3600立方米每秒、3650立方米每秒……21日2时许,刚刷新出来的一条数据后面忽然变为一个绿色的“落”字,不知是谁喊出一声:“流量没有继续上涨,应该是到峰顶了!”防汛值班室里顿时欢欣鼓舞。

  21日8时,3600立方米每秒;22日0时,2480立方米每秒;8时,2260立方米每秒……花园口水文站水位不断下降。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当黄河下游花园口水文站流量达到4000立方米每秒时,需要进行洪水编号。此次河南暴雨导致的花园口水文站洪峰流量为21日1时24分的3650立方米每秒,没有形成编号洪水!

  数日后,洪水顺利向下游演进,黄河河南段汛情重归平稳。任伟告诉记者:“综合黄委水文局、黄科院、黄河设计院对三花间洪水还原计算的成果,如果没有小浪底、河口村、故县、陆浑等水库进行削峰错峰,21日8时,花园口水文站将迎来高达611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这一场洪水向下游演进,加上区间的降雨产流,高村水文站22日8时洪峰流量将达到6100立方米每秒,孙口水文站23日6时洪峰流量将达到5130立方米每秒。”

  孙口水文站洪峰流量5130立方米每秒意味着什么?

  2020年6月底,黄委开展防御大洪水实战演练,利用大流量洪水冲开下游主河槽过流能力提升“瓶颈”,将“卡口河段”孙口河段主河槽过流能力由4350立方米每秒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进一步打开了黄河下游调度空间。

  “也就是说,目前黄河下游主河槽过流能力只有5000立方米每秒,增加这13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就意味着有可能会发生河势突变、生产堤冲决、滩区淹没等严重灾情。”任伟说。

  正是由于智勇双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黄委成功调度黄河中下游水库群,在应对“7·20”暴雨洪水中发挥出巨大的防洪减灾作用:调度黄河中下游水库群拦蓄洪水约8.7亿立方米,小浪底水库削峰率达79%;降低黄河花园口河段洪峰水位约0.56米、孙口河段洪峰水位1.26米,有效减轻了河南、山东两省防洪压力,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

  “7·20”暴雨带来的洪水刚平稳演进不久,7月26日,在黄委每日的防汛会商会中,黄委水文局又发出监测预警:受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30日至31日,黄河下游大汶河流域及河口地区或将迎来强降雨,大汶河可能迎来洪水过程。

  早一分钟预警,就多争取一分钟防御时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多一分保障!黄委即刻向山东、河南省水利厅,山东、河南河务局发出强降雨防范通知,并于当日对东平湖滞洪区进行防洪预泄。

  至26日18时,东平湖陈山口、清河门、庞口东西闸共40口闸门已全部打开,共同加大东平湖老湖下泄流量。据统计,自6月1日以来,东平河务局接上级指令,先后16次调整庞口、清河门及陈山口闸,累计放水约3亿立方米,控制湖水水位保持在汛限水位以下,实现防洪预泄、腾库扩容,充分做好承纳蓄洪准备。

  一场接一场的暴雨洪水遭遇战,密集的滚动会商,不断延长的会商时间,51份明传电报背后,是不计其数的调算、比对和优化,见证着黄河人的责任与担当。

  冲锋:团结一心 共铸“长城”

  汛情紧急,考验责任担当;抢险救灾,见证初心使命。

  面对汛情,黄委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纷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请缨到急难险重的岗位,投入防汛救灾工作。有的连续多天通宵值守,有的冒着洪水和高压电的危险抢修设备,有的主动承担比平时多出几倍的工作任务……风雨越大,他们越朝外跑;汛情越急,他们越向河边去。

  7月20日夜间,郑州道路阻断、网络中断,一间黑漆漆的会议室里,一束手电筒光是仅有的光亮。

  “巡查要结对成行,穿好救生衣,拿好救生绳,不得单独出行!”

  “裴峪工程班人员撤出了吗?”

  这是郑州河务局局长艾广章在用时断时续的电话连线各县级河务局,了解各河段防汛情况,实时发出指令。各部门负责人、各防汛职能组骨干齐聚会商,传真声、电话声和暴雨一样彻夜未歇。

  21日一早,巩义黄河大堤,几个身着救生衣的人腰系绳索,顺着沿子石或在坝坡、根石上艰难地移动。

 

巩义河务局一线职工在雨停间隙巡坝查险 吴德贵

 

巩义河务局一线职工进行灾后雨毁统计 袁冬青

  这是前一天被山洪冲垮驻地的赵沟、裴峪、神堤班组职工撤离班组但不撤离值守,在山体滑坡阻断道路的情况下,冒雨沿根石巡查河道。

  “让我去,我打头!”

  “我有经验,我上!”

  这是25日河南河务局青年突击队驰援武陟第一河务局大樊险工抢险的一幕。

 

河南河务局青年突击队 于澜

  为确保河南黄河、沁河安澜,河南河务局相继发出“让党旗在河南黄河防汛抢险一线高高飘扬”“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的倡议,各级青年骨干职工立刻行动起来,组成青年突击队,紧急奔赴焦作沁河沿岸,编入抗洪抢险小组。面对大樊险工临背悬差几米的洪水,青年突击队员在一线班组的带领下,分工合作,迅速进入战斗。装填沙袋、巡堤查险、观测河势……河南黄河青年敢担当、勇奉献的作风在抗洪中彰显。

  雨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水文站一楼已经被淹没一半,3名水文职工打着手电筒来到河边测量。完成洪峰抢测后,他们赶紧带着资料和仪器从测验现场撤出,转移到安全地带后,才靠着手电筒微弱的亮光点绘图纸、修正报汛曲线。

 

山里泉水文站职工修复被冲毁的水尺 黄委水文局 提供

  这是22日晚,沁河山里泉水文站职工抢测洪峰流量的场景。附近的村民早已在政府的组织下撤离村庄,进山的道路被一再冲毁,“孤岛”中的他们凭借卫星电话和时断时续的移动电话信号,坚持开展水文测报工作。

  此时,黄河流域河南测区27个水文站,站站都在经历洪水考验,“历史最大流量”“建站以来最大流量”等水文数据不断从各站测出、上报。面对多站设备被淹、道路被毁、补给困难的局面,黄委紧急调拨物资,组织团队徒步进山,肩扛手提运送设备,尽一切力量保障水文测报工作有序进行。

  “台风要来了,岸边危险!请立刻离开!”28日,距离东平县城40余千米的庞口防倒灌闸防洪工程附近,两个身着救生衣的年轻人拿着小喇叭反复喊话,劝离围观群众。湖边风大,吹得人站不稳,巡查时必须两人一组,相互有个照应。

 

东平河务局出湖闸管理所职工巡查工程 毛明辉

  这是东平河务局出湖闸管理所的张濮铄和同事在例行巡查。每到开闸泄水的时候,周边的群众会带着渔网过来捕鱼,他们和巡查人员“打游击”,你来他走,你走他来。“白天还好,特别是晚上,视线不好,需要加密巡查次数。”张濮铄说。

  距离他们不远的东平湖围坝堤脚处,有30余名身着迷彩服的汉子正在紧张有序地排列土袋,加固堤坡。他们分工明确、动作规范、紧张有序,展现出精熟的抢险技能。这是梁山管理局在开展堤坡坍塌应急演练。

梁山管理局开展抢险演练 田雨晨

  在卧牛堤南头背湖处,写着“防汛值守点”的绿色帐篷被狂风刮得东倒西歪,一组值守人员刚巡查归来不久,另一组就冒着风雨出发了。一旦发现险情,早已在此待命的东平湖管理局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第一支队50名成员就会带着挖掘机、装载机、自载车等抢险设备冲上坝头。

  终于,30日上午,浓郁的乌云渐渐散去,窗外渐渐露出曙光,雨停了,这场台风过去了。

  “及早组织人员查看并统计工程受损情况,做好雨毁工程修复工作。全体人员请迅速到岗到位!”

  随着东平湖管理局一声令下,辖下4个县级单位的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出动,长堤上、险工上,到处是黄河人紧张而忙碌的身影。虽然分工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最短时间内维护黄河工程完整,守护这“长堤美景”。

  汛情中,无论是一线尖兵、技术专家还是后勤保障人员,大家都尽心职守,舍小家为大家,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就像小浪底库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技术科负责人杜明港驰援五龙口水文站测验时所说:“我不知道俺家房子淹成啥样了,但这边测验任务真的很重要,大家都在为防洪安全并肩作战,我是共产党员,更应该冲锋在前。”

  目前,洪水已然退去,但这一幕幕场景仍历历在目——

  那是在三更五鼓,黄委领导、技术专家连夜会商,连线一处处抢险前线,再三调算,优化方案,远程指导;

  那是在漆黑野外,工作组冒雨行进在黄河大堤上,靠着车灯巡堤查险,辗转多处,彻夜无眠;

  那是在风急浪高的河道中,一叶扁舟艰难穿行,密集捕捉一组组珍贵的水文数据;

  那是在泥泞坑洼的大堤上,拉着青料、石头等料物的车队不停穿行,一旦出险,立刻投入战斗,确保抢早、抢小……

  越是风急雨骤,鲜红的党旗就越是在黄河岸边猎猎作响。遍布黄河流域上下的治黄铁军不仅是乘风破浪的勇士,更是血肉之躯筑成的堡垒,总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住、打得赢。据统计,在迎战本轮强降雨期间,黄委减少黄河下游漫滩影响人口约19万人,避免了9万公顷耕地被淹没,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水上“长城”。

  自救:暴雨无情 河地有爱

  洪水无情人有情。

  在保障黄河安澜的同时,黄委也在积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7月21日夜,受黄委主任汪安南委托,副主任周海燕主持召开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切实保障驻郑单位生产和生活。

  连日来,黄委主任汪安南对极端强降雨情况下保障办公区和宿舍区人员和财产安全作出专门部署,要求有关单位强化责任、细化措施,加强应急值守。黄委副主任苏茂林要求及时关注水雨情变化,全力做好极端强降雨天气下的安全防范工作。黄委副主任薛松贵、周海燕等召开专门会议,对安全防范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据悉,在应对极端暴雨过程中,虽经全力防范和抢护,但黄委办公区和宿舍区仍遭受较大影响。黄科院、黄河中心医院、黄委信息中心、黄河博物馆等单位办公区受到不同程度损害,特别是黄科院办公区一度断电。各宿舍区供水、供电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小区地下车库和地下室积水严重。灾情发生以来,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行动,积极开展自救,第一时间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积水抽排等工作。

  “已经顶不住了!”

  “顶不住,也要顶;加派人手,务必确保!”

 

黄委信息中心抢排机房积水 黄委信息中心 提供

  这是7月20日黄委信息中心高低压配电房、数据中心机房、交换机房等重要部位同时告急时,黄河通信人保护黄委“心脏”的坚定决心。为死保高低压配电房安全,黄委信息中心急需抽水泵,在城市积水严重、道路不通的难题下,兄弟单位雪中送炭,河南河务局信息中心支援1个抽水泵,黄委机关服务局调配1个抽水泵,“黄河一家亲”在关键时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7月14日,调拨给山里泉水文站发电机2台;21日,连夜调拨给黄委水文局船外机20台、机油若干;22日,调拨5000瓦发电机给花园口水文站1台、黄委机关服务局2台……”黄委防御局保障处处长滕翔翻开笔记本,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物资紧急调拨记录。

  据介绍,针对办公区和家属区受损情况,黄委党组迅速部署,动员各部门和单位落实应急处置责任,争取郑州市相关部门帮助。黄委领导分别带队来到此次受损严重的宿舍区,协调推进抽排清淤、供水、电力系统恢复工作。组建灾后消毒消杀防疫工作专班,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黄委领导、机关部门及驻郑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青年志愿服务队持续慰问生活受影响的离退休老同志,送上生活物资,安抚情绪。截至7月底,黄委在郑的8个办公区均维持正常运转,34个宿舍区8325户全部恢复供水供电。

  面对无情的暴雨和洪峰,黄委不仅贯彻“全河一盘棋”思想,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展开自救,同时也积极调拨人员、物资支援地方,帮助河南各地协调国家应急物资储备库防汛物资等,展现了“河地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请局党组和同事们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绝不会给单位丢脸!”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这是7月21日上午即将启程前往重灾区支援抢险的荥阳河务局党员心声。12名党员干部带着抢险物资前去支援因特大暴雨导致全域大量房屋坍塌、人员被困的环翠峪景区。来到现场,他们顾不上穿雨衣,顶着接连不断的山洪、滑坡、塌方,冒雨指挥挖掘机装抛铅丝笼石。获救的群众互相搀扶着走出来,路过抢险队员身边时,纷纷停下来说:“谢谢你们,你们真是我们全乡的救命恩人啊!”

 

荥阳河务局党员志愿者驰援受灾的环翠峪景区 赵海燕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鹤壁市浚县。25日上午,新乡河务局副局长董强带领23名抢险队员支援浚县新镇卫河抢险。参加40米决口堵复战时,浚县相关负责人紧握着董强的手,声音哽咽:“你们来得真是太及时了!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物资,也不是人手,而是抢险技术!太谢谢你们了!”

  这是新乡河务局在确保辖区黄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紧急调用抢险队员和机械设备支援地方抗洪抢险的第5天。21日以来,该局及辖下原阳、封丘河务局抢险队先后转战卫辉共产主义渠、卫河、东孟姜女河、文岩渠等,为当地防汛抢险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抢险队的技术指导下,26日,卫河决口成功合龙,卫河、共产主义渠抗洪抢险取得阶段性成果。

 

牧野湖抢险现场 李留刚

 

支援陈固镇抢险 李留刚

 

社区救助 李留刚

  8月2日,河南中原黄河工程有限公司收到一封来自辉县市人民政府的感谢信,信中感谢该公司在救灾过程中无私捐赠物资的行为。据悉,该公司派驻内蒙古分公司的干部职工了解到家乡灾情后,积极组织人员采购物资,7月29日将1万千克小米、1.5万千克大米、500箱方便面送到辉县北云门乡灾民手中,受到当地政府好评,展示了黄河人良好的社会形象。

  黄委防救协同,最大限度减轻地方灾害损失,最大力度支持灾区恢复重建。暴雨无情,河地有爱,守望互助,莫不如是。

  8月3日的会商中,黄委水文局再次发出预报,未来一周,黄河中下游大部将降小雨,其中汾河及泾渭河下游部分地区降中雨、个别站大雨,山陕区间个别站降中到大雨。

  于是,又一群闻“汛”而动的追“峰”人从黄委出发,辗转重点区域,紧盯基层防洪除险薄弱点开展督查;又一群精准把脉的智囊团开始通宵达旦演算、对比、制订方案;又一群久经历练的急行军冲上堤坝,无惧疾风骤雨,誓将党旗插在防洪最前线……

  一次次全力防御、一场场高效救援,凝聚的是战胜洪水的强大智慧力量,见证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目前,黄河仍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汛情仍然十分严峻。在黄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党旗正高高飘扬在黄河抢险救灾第一线,英勇的治黄铁军正以决胜的信心尽忠职守,日夜奋战!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8月14日

刘丛 司舒阳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中牟黄河河务局:联勤联动 扎实开展黄河河道综合整治
焦作黄河河务局30项成果通过黄委“三新”认定
河南河务局:《河南黄河之最》等三本图书出版发行
原阳黄河河务局开展黄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
济阳黄河河务局济阳管理段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纪实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