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为守护而战
——黄委水文局全力迎战沁河暴雨洪水记
 
分享到:
2021-07-31
 

  □通讯员 杨希梅 冯明珠 陈毓莹

  “22日21时,山里泉水文站出现143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半个月内一楼站房第3次被淹。”

  “23日2时12分,洛河石门峪水文站洪峰流量656立方米每秒,为1956年建站以来最大流量。”

  “3时12分,沁河武陟水文站洪峰流量1510立方米每秒,为1982年以来最大,出现超警戒水位。”

  “10时12分,河口街流量2040立方米每秒,水位还在上涨,这是历史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

  “18时54分,卢氏水文站洪峰流量2610立方米每秒,为1951年建站以来最大流量。”

  ……

  沁河涨水!伊洛河涨水!黄河流域河南测区的27个水文站,站站都在经历洪水的考验。“历史最大流量”“建站以来最大流量”等水文数据不断在各站中测出上报,作为水库调度和疏散群众的重要参考依据,纷纷发送到各地相关防汛决策部门手中。

  7月22日,沁河支流丹河发生局地强降雨。此时“7·20”洪水还在河道演进,暴雨叠加,且局地强降雨洪水具有强度大、历时短、洪水陡涨陡落的特点,因此及时准确的预报至关重要。短短两天时间内,黄委水文局局长马永来、副局长霍世青主持召开水情气象会商9次,参加黄委防汛抗旱会商5次,制作发布暴雨洪水预估预报预警共9期、降水实况共24期,第一时间向沿岸地方政府通报雨水情变化,要求认真做好洪水防御及避险减灾工作,保障防汛安全。

  22日12时30分,综合考虑当前雨水情及未来降雨情况,黄委水文局发布沁河水情预估,预计22日15时前后丹河山路平水文站将出现1000立方米每秒左右的洪峰流量。随后,预报员们还未顾得上喝口水,紧接着又投入到对沁河河口村水库的入库洪峰及入库水量的分析中。

  15时12分,山路平水文站出现102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黄委水文局此次雨水情的准确预报,为防汛调度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黄委水文局紧盯沁河河口村水库入库、武陟水文站洪水流量等重点预报环节,滚动分析研判雨水情,超前预测洪水趋势,22日16时发布沁河水情预报和武陟水文站洪水预报。预报显示,作为河口村水库入库站的山里泉水文站,将于当日20时前后出现洪峰,并且洪水会继“7·11”之后再次淹没水文站一楼。

  很快,山里泉水文站内,接到洪水预报的宝拥军、刘轲、车晨曦3人立刻收拾好所有的应急物资、食品、测验仪器,向山上安全地带转移。所谓的安全地带,其实就是附近的村子,这里的村民已经安全撤离,整个空荡荡的山谷,只剩下他们3人在暴雨中前行。

  山里泉水文站是位于山西省和河南省交界的省界断面巡测站,“7·11”那场洪峰流量高达38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将这里原有的在线监测设备损毁殆尽。大家只能想方设法从水路、陆路运输新设备进来,并重新设置电子水尺,尽力修复仪器,全力保障测验工作。为确保测验精度,把握测验时机,安置好物资的3人,带着之前肩扛手提运进来的测验仪器和手电筒,穿上救生衣,打着伞再次来到河边,生怕错过洪峰。

  280.55米、281.03米、281.54米……

  夜色缓缓笼罩山谷,黑暗中,他们观测到水位保持在281.79米没再发生变化,老站长宝拥军当机立断判定洪水峰顶出现,立即和车晨曦采用MRV测流系统抢测洪峰,刘轲则在外边盯着河道水势,为他俩的安全保驾护航。

  半小时后,143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顺利测出!

  “宝站长,咱们手机又没信号啦!”

  “你们保护好测验资料和仪器赶紧撤,我去发报!”

  此时的山里泉,依然处于断水、断电、断网的状态,好在有上次送进来的卫星电话,宝拥军一路小跑到山上,利用卫星电话成功将实时水情发出。另一边,刘珂和车晨曦靠着手电筒微弱的亮光认真点绘图纸、修正报汛曲线。

  同时,接收到水情的黄委水文局迅速将信息同步报给河南省济源市和山西省晋城市的防汛指挥机构,为沁河两岸政府的防汛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洪水一路翻腾咆哮,进入河口村水库。为保防汛安全,河口村水库决定加大下泄量,从500立方米每秒加到800立方米每秒,并在23日11时起按900立方米每秒下泄。

  水库不断增大下泄水量,给位于出库把口位置的五龙口水文站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由于五龙口水文站站长宝拥军仍在山里泉坚守,为把握测验时机,合理布置测次,确保测验质量,小浪底勘测局的预备队员提前驻站支援,河南水文局六级职员薛晟、小浪底勘测局局长吴岩以及曾经在五龙口水文站待过4年的老站长陈海江前来协助开展测报工作。

  “我们这里是坝下站,水头持续时间很短,水往往是涨得快,落得也快,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只有采用30秒抢测洪峰法才能及时测得洪水涨落过程。”小浪底勘测局技术科负责人杜明岗接到测验通知,放下碗筷就冲向测验站房。

  20日,杜明岗因为妻子已经进入预产期才从山里泉水文站撤回五龙口水文站,大半个月没有回家的他只能让妻子先搬到娘家住,家里的房子因为暴雨漏了水,也没能回去修。“我不知道俺家房子淹成啥样了,但这边测验任务真的很重要,大家都在为防洪安全并肩作战,我是共产党员,更应该冲锋在前。”

  终于,他们完成了抢测洪峰的任务。1010立方米每秒!这是自河口村水库建成运用以来,五龙口水文站测得的最大断面流量。回到报汛室,被雨水淋湿的衣服来不及换下,他们就赶紧在流量记载表上计算数据。受强降雨影响,五龙口的内网线路中断,报汛软件无法登陆,只能采用手机报汛。在杜明岗等测验人员校核之后,预备队员谢丽在防汛群里输入报文,摁下了“发送”键。

  此时,食堂饭桌上他们吃了一半的饭菜,已经凉透了。

  辗转至沁河下游武陟水文站,站长陈志远已经做好度过他这一周的第四个不眠之夜的准备。

  “刚开始我们是4段制报汛,就是每隔6小时报一次水情,到19日晚上就变成1小时一报,20日改成2小时一报,22日又变成1小时一报。”陈志远的脸上虽略有倦意,但依旧显得干劲十足。“内业报汛是我和3个女职工轮班,我是站长,又是党员,所以夜间一直在这值班,白天实在顶不住了再让其他人帮忙盯一会。”

  站上职工加上预备队员一共10人,大部分是“90后”,在这样长时间“白加黑”、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下,他们依旧充满着血气方刚的力量。

  武陟水文站是沁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站,距离沁河入黄口仅20余千米,附近没有水库能够调控洪流。这里的沁河河段已成为和黄河一样的地上悬河,水面高出坝后房屋足足7米,因此其测报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武陟水文站非常重要,但是这次我们的测验工作却遇到了困难。”洪水来势汹汹,河水漫滩,原本100来米宽的河面已经涨到了1000多米宽,早已超过测流缆道范围,滩区的流量测验难度大大增加。

  面对渐渐上涨的水位,大家集思广益,完善汛前制订的测报预案,由测验人员站在断面下游的桥面上,用牢固的绳索拉着流速仪入水进行测验,为避免被水流影响测验角度,在流速仪下方悬挂一个10千克重的铅块,以铅块的重量带着流速仪笔直垂入河水。同一测点用雷达测速枪开展比测试验,能够进一步保障测验的准确度。然而吊着10千克重的仪器上下拉动十几米不是易事,退伍军人周志成主动请缨,利用桥测法顺利测得滩区流量。

  凌晨2时,武陟水文站上灯火通明。在所有外业人员全力配合下,主槽测验与滩区测验正同步展开。一个半小时后,他们凯旋归来,身上不知是汗还是雨,衣背已经湿透。忙碌一晚上的他们将宝贵的数据报发给上级和地方政府,紧绷的精神还来不及放松一下,就又要投入到下一次测报中。

  洪水仍在持续,每一个水文站上都奏响了一种永恒的旋律。观测水位、研判水情、紧张测验、校核报汛曲线……每一个数据背后都书写着黄河水文人不畏艰难、并肩抗险、携手前进的决心和热血,他们拼尽全力保障着水文测报质量,为防汛抗旱救灾减灾筑牢了根基。

  洪水不退,水文无休!阳光下,胸前的党徽耀眼,身后的党旗猎猎,黄河水文人一直在为守护而战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1年7月31日

杨希梅 冯明珠 陈毓莹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中牟黄河河务局:联勤联动 扎实开展黄河河道综合整治
焦作黄河河务局30项成果通过黄委“三新”认定
河南河务局:《河南黄河之最》等三本图书出版发行
原阳黄河河务局开展黄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
济阳黄河河务局济阳管理段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纪实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