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奉献水利 矢志不渝
——记黄委原副总工程师胡一三
 
分享到:
2020-09-10
 

  □通讯员 胡霞 娄清廉

  出于多年职业习惯,每年汛期,黄委原副总工程师胡一三的目光中就多了份凝重。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这让早已离开治黄一线的胡一三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

  力挽狂澜 九江堵口屡建功

  1998年7月,长江岸边。

  作为国家防总专家组组长,胡一三带领专家组先后到彭泽县城防堤、跃进堤、芙蓉堤、太泊湖堤及九江市城防堤、赤心堤、永安堤等查险抢险,并参加了九江堵口的全过程。

  胡一三和专家组夜以继日深入抗洪抢险第一线巡堤检查,了解堤防在长期高水位下发生的各种险情,科学分析出险原因,以便准确地做出判断。他们认真听取当地水利部门同志的意见,制订可行的抢险方案和应急措施。关键时刻,他带领专家组成功处理了多起重大险情,为确保长江堤防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在防洪保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抢险方案确定后,我们对守堤干部群众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抗洪抢险水平。彭泽太泊湖堤多处发生滑坡险情,最严重一处长近200米,从堤顶至堤脚整体滑动,原堤顶已下滑1米多,滑坡体还向两端发展,虽经处理仍未控制住下滑,且有深层滑动的可能,随时有垮堤的危险。”复杂的抢险现场,情况瞬息万变,对于这场硬仗,胡一三早已成竹在胸,“当时,我们详细观察险情,了解堤身、堤基情况、分析研究,制订了抢护方案。通过采用在堤脚外作土袋压重、打深桩、开导渗沟等6项措施控制了险情,防止了溃堤。”

  在九江城防堤有近1000米的堤段堤脚、个别段堤坡渗水严重,胡一三对此及时提出拆除使用不当土工布、改善排水沟、拆除违章建筑物等措施。实施后第二天,堤坡渗水现象消失。在江西抗洪抢险期间,凡经他们团队处理过的地方,都控制住了险情发展,收到了应有效果,保证了堤防安全。

  在堵口初期,由于水流冲刷,口门随时都有扩大的可能,胡一三夜以继日地奋战在一线,及时组织、指导大家利用钢木土石组合坝技术及碎石袋抛护,进行裹护,防止了口门扩大,为钢木土石组合坝进占提供了条件。

  九江堵口创造了奇迹,振奋了全国。

  治黄功绩 荣誉用汗水冠名

  胡一三长期从事河流防洪、河道整治、防汛及科技管理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他主持完成的“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完成的“堤防工程新技术研究”,1997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奖;完成的“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防洪减淤运用关键技术研究”,2004年获水利部大禹科学技术奖;完成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年获水利部大禹科学技术奖。因贡献突出,胡一三1998年被人事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1年1月,荣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几十年来,胡一三积极参加河道整治,不仅做室内分析研究,并且注意现场调查,查勘河势,分析演变规律。他主持、参与编制黄河防洪规划、设计,参加防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在黄河防汛与防凌中为高层决策参谋。他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经验丰富,创造性地解决科学技术问题,学术上有创新,在防洪与河道整治方面颇有建树。在堤防建设方面,直接参与1974年至1985年进行的第三次大修堤。在1996年至2018年进行的第四次大修堤期间,多次主持编制技术报告,结合黄河情况及国家经济情况多次修改堤防规划设计,为堤防建设做出了贡献。

  治河治学 桑榆不老映余晖

  满头银发是他几十年潜心治黄的见证;儒雅气质,是他几十年来丰厚学养的积淀。2002年退休后,胡一三曾担任黄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黄河治理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

  2003年8月下旬至9月,渭河发生多次洪水,华县洪水位比历年最高水位还高0.51米,下游漫滩,堤防及南山支流堤防数处决口,华县石堤河以东至华阴沿渭河一带均成泽国,防洪形势异常严峻。

  黄河防总决定派以胡一三为组长的抗洪抢险专家组和抢险指导组赴陕西渭河下游支援抗洪抢险,接到命令后,他带领专家组冒雨立即从郑州出发,深夜赶到陕西渭河抗洪抢险前线。

  当时,华县东关到渭河南堤一片汪洋,水深最深处达4米左右,下庙乡没入水中,许多村庄只见树梢、房脊及出水不高的电线,到罗纹河口堵口处须从东关乘冲锋舟前往。

  “罗纹河河口堵口方案不止一次地变化,但成效甚微。”胡一三带领专家组与陕西水利人员重新制订堵口方案,按照罗纹河与渭河右堤交叉处有闸后消力池的情况,提出“利用废闸消力池及两侧混凝土翼墙进行堵口”,把堵口线选在原消力池的斜坡处,这对堵口来说增加了阻滑力,效果比较显著,为堵口提供了有利条件。

  情况万分危急,眼看渭河下游就要来第三次洪峰,省领导提出利用火车车厢、矿车堵口,争取在洪峰到来之前的30个小时内完成堵口的方案。可是,按照当时口门水流情况,30个小时堵住口门是极其困难的,结合1998年长江九江堵口经验,根据已运进乱石料数量及口门上下端情况,他带领专家组提出石堤河河口堵口东端搞好裹头、西端稳步进占方案,此方案当即在省长主持召开的由省防指各部门及渭南市领导参加的会议中被采纳。

  长时间超负荷的辛劳,再加上巨大的压力,胡一三疲惫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剧烈的腰疼折磨着他,严重时坐都坐不起来。但是,他始终坚守在一线,和专家组查河势、审方案、定措施,及时提出和解决了抢险堵口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为抢险指挥提供了决策参考,最大限度减少洪灾损失。专家组的工作获得了地方政府的肯定与好评,当地分别向抗洪抢险专家组赠送写有“情系灾区万民心,智慧超群战洪魔”等内容的锦旗和热情洋溢的感谢信。由于出色的工作,2003年胡一三被黄委授予“黄河抗洪抢险先进个人”,2008年,被中共黄河水利委员会直属单位委员会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被授予“黄委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作用十大楷模提名奖”。

  胡一三笔耕不辍,他主持、参与编著《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防洪分册》《中国江河防洪丛书·黄河卷》《黄河防洪志》《黄河防洪》等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黄河防洪志》1992年分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六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对策建议”1994年获中国科协优秀建议奖;《黄河防洪》1999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生产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黄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胡一三多次在他的论著中指出,今后,仍须努力加大黄河治理力度,补短板,强监管,兴利除害,保证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9月10日

胡霞 娄清廉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秦始皇与黄河文化
2020-2021调度年山东省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全面启动
山东黄河进入凌汛期 防凌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黄河湿地引来远方来客
构筑生态城市“五水统筹”大格局 助推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