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为了30万人民的健康与笑脸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饮水安全小记
 
分享到:
2018-11-20

饮水安全上对联 袁训平 摄

  □特约记者 秦素娟

  “来,先上屋喝点水。”

  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严务乡王皇村,56岁的杨俊光大嫂正与孙子在院子里玩耍,看到村干部与记者进来,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喝水。这不由让人想起当地流传多年的一个苦涩笑话——“请喝水。”“我不渴。”“喝吧,喝喝就渴了……”

  喝水本是用来解渴的,在庆云,为啥会越喝越渴?

  抹不去的苦水记忆

  “庆云地处山东省北部黄泛平原的边缘,临近渤海,地势低洼,平均海拔五六米,最低的地方只有3米多,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潮入侵,属于典型的海侵区,地下水的矿化度很高。”庆云县水务局局长靳德民说。

  据有关部门检测,该县境内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矿化度多在3克每升至7克每升,重者高达10克每升,水又苦又咸,根本无法饮用;深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一般为两三毫克每升,个别深井在3毫克每升以上,碘化物含量770微克每升至1130微克每升,氟碘指标均高于正常生活用水标准数倍。

  “别看姑娘们长得很漂亮,但都不敢开口笑,一笑就露出一口黄牙。”据介绍,因长期饮用苦咸氟碘水,庆云当地的氟斑牙、氟骨病、甲状腺肿大等疾病发病率很高。

  在庆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月新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备有两口水缸,一口装甜水,一口装苦水。甜水是从几十里外运回来给家人饮用的,珍贵异常;苦水则是当地地下水,用来洗菜、洗衣、喂猪羊。也正因人们世代饮用苦水,并为水所苦,历史上,以庆云县城东北、东南部两个苦水中心为代表,还形成了“南十八苦村”和“北十八苦村”。

  “冬吃雪水,夏饮雨水,在苦水区是正常现象。春秋季节,乡亲们就在沟里挖个坑,一点儿一点儿地用舀子撇水。那水浑浆浆的,挑回家后倒在水缸里澄清,一家人就吃这样的水。”说起往昔吃水的困境,刘月新很是感慨。

  “春秋干旱舀坑塘,冬夏雨雪盆罐忙。无雨无雪坑塘干,天天盼水愁断肠。”对庆云县苦水区的群众来说,这首民谣不只是历史的写照,更是生活的辛酸。

  踏上漫漫寻水路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还直接关乎一方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人民群众寻找干净合格的饮用水源,一直是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

  庆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洪昌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庆云县展开打井大会战,全部劳力齐上阵,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吃水难的困境。”

  据统计,1958年,仅王皇村就打井40多眼。但令人痛惜的是,打出来的井水全是咸水,只能零用和给牲畜饮用。

  该县宣传部副部长张秀葵告诉我们,庆云人民后来开挖了小水库,可挖出来的水也不能喝,而且天一旱很快就会耗完,留下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滩。20世纪80年代,庆云县又试建了水泥储水池和土水库,并配以渗井、无塔压力罐送水,但由于干旱及浅层咸水入侵等原因,仍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

  千年苦水,难道真的是一道无解之题吗?

  “转机出现在199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庆云视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后还有饮水这么困难的地方非常重视,建议建个‘大水缸’,彻底解决饮水问题。”庆云县水务局原副局长袁克方说。

  在庆云水库边,记者看到一块《庆云水库兴建记》石碑。据碑文记载,1992年“十月二十二日,适逢田纪云副总理视察庆云,遂据情以报。田副总理疾民之苦,当场议定造库引黄之大计”。

  经过谋划,庆云县最大的民生工程——庆云水库于1993年冬开始建设。工程开工后,又遭连绵雨雪,但严寒的天气难抑人们心头燃烧的热情,全县干部群众纷纷捐资助力,全力以赴。该县水务局总工张玉和说,当时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但依然干劲冲天;当地土质为黏土,雨雪后泥泞难行,技术人员进行测量时连鞋底都被粘掉了还坚持工作;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家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土方中哪怕有一根小树枝都要认真挑拣出来……这可是全县人民饮水的希望啊!

  1995年12月30日,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占地5000亩、总库容1525万立方米的庆云水库终于蓄水。滔滔黄河水通过德州市李家岸引黄闸,经过200多千米奔波、沉淀后注入水库,开启了庆云人民饮水的新纪元。

  刘月新说:“水库开闸启用时,没有人组织,老百姓自己都聚到水库这儿,敲锣打鼓、载歌载舞,高兴得无以言表。”

  让全县人民都吃上甜水

  在杨俊光家,记者拧开院子里的自来水龙头,一道清亮亮的水喷涌而出。记者伸手接住尝了尝,感觉格外清爽甘甜。

  张玉和说:“庆云水库建起来了,但受自来水管道等基础设施限制,最初只是满足了水库周边10多个村子的用水问题。为让全县更多群众吃上黄河水,2001年以来,庆云县先后实施了人畜饮水、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普及三项工程,供水范围不断扩大。”

  据了解,在三项工程建设中,该县先后建成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水厂2处,供水触角不断延伸,甜甜的黄河水顺着管道走向千家万户。2007年,“吃水贵如油,辈辈为水愁”的庆云县还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全国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改革试点县,树起了该县饮水史上新的里程碑。2009年,该县又以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为抓手,对水厂和供水管网改建、升级,使农村饮水工作由“面的覆盖”转向“质的提升”,成为德州市第一个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县。到2010年,该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全县30多万人民喝上了同源、同网、同质的黄河水。

  “告别千年苦水,迎来万代甘甜”。在去往庆云水库途中,记者从一座牌坊上看到这样一副对联。它不仅体现了庆云人民对引黄解决饮水安全的感恩之情,也传递着黄河水的深厚福祉。据初步调查,近年来,庆云县的肠道传染病、甲状腺肿大、龋齿、氟骨症等疾病发病率降低了95%。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等用水家电也步入寻常百姓家,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大加快。

  庆云追水的脚步并未停止。在波光粼粼的双龙湖前,张玉和告诉我们:“庆云县的饮水提升工程正在加紧实施,双龙湖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3.8万立方米,也是从李家岸引来的黄河水,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庆云将形成双水源供水格局,城乡用水安全更有保障,庆云饮水将迈向‘优质’时代。”

  走出杨俊光家,记者再次回首告别,只见“鸿福吉祥居”的门楣之下,一老一少迎着阳光绽开笑脸,可爱的小男孩露出了一口漂亮的白牙……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20日

秦素娟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黄河人的爱情
水利部公布2018-2019年度黄河水量调度责任人名单
黑河干流2017~2018年度下泄效果达统一调度以来最好
双脚踏上幸福路
黄委及流域省(区)水文部门积极研讨水情预报补短板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