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攻坚克难抓进度 精心组织创精品
——南四湖二级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纪实
 
分享到:
2022-11-08
 

溢流坝 本报记者 杜雅坤/摄

  □本报通讯员 葛蕴 记者 杜雅坤

  它是南四湖防洪调度的重要枢纽工程,全长7360米,如巨龙横卧,守护着南四湖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它是湖区两岸经济发展的交通“大动脉”,车流密集,如“黄金水道”,保障了两岸交通物流畅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它就是刚刚除险加固竣工的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

  完善防洪工程体系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横跨南四湖湖腰最窄处,两头分别连接着山东省微山县和江苏省沛县,始建于1958年,后又历经数次除险加固。多年来在蓄水灌溉、防洪排涝、工业供水、水陆交通、水产养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沂沭泗河东调南下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工程运行时间长、安全隐患严重等原因,2019年2月水利部准予南四湖二级坝除险加固工程行政许可事项,同年3月开工建设。

  除隐患,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南四湖二级坝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是沂沭泗流域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改建坝顶和上坝道路、增设坝体护坡、加固改建溢流坝、新建溢流坝交通桥、拆建一闸交通桥板等措施,消除工程病险隐患,保障防洪安全和工程正常运行,既增强了上级湖、下级湖洪水调蓄能力,又提高了流域洪水整体调控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有效拦洪削峰错峰的作用,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对提升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稳经济,促进流域区域共同发展。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是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内在要求,还是改善两岸交通状况、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该工程总投资1.47亿元,工期32个月,工程建设高峰期创造近200个就业岗位,为扩内需、保增长、稳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该工程亦是遵循《山东省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服务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促进南四湖生态保护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有力举措,实现了守底线、保安澜、稳经济、促发展的多重效应。

  攻坚克难抢抓进度

  科技创新破解难题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参建各单位始终坚持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质量、进度两手抓、两手硬,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建设管理和监督检查,高质量完成除险加固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想方设法破解制约因素,通过真抓实干、科技创新破解了“疫情延误进度紧”“施工安全保障难”“工程质量监测难”三大难题。

  勇攻关,优化工艺推动保质增速。一闸交通桥加固工程拆除原桥板时,水上作业面小,常规施工方法产生的扰动会对桥梁安全产生影响。项目部不等不靠,通过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制定了精准措施,优化了施工方案;创新性采用水钻钻孔、绳锯切割、碟锯切割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将整片桥板化整为零,分片吊装,完整地保护了原帽梁结构,并显著提升进度,为后期施工节约了工期。由此发明的帽梁施工作业安全防护装置及施工平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既要考虑维护原桥梁承载能力、水上作业施工安全,也要满足施工期间交通通畅需求,同时兼顾工期紧张、疫情管控、建材短缺的影响,大家齐心协力,可谓是在多重困难条件下求最优解。”项目部经理感慨道。

  走前列,创新举措破解监管难题。二级坝溢流坝交通桥因地处交通要道,车流量多,道路施工时无法中断交通。项目部通过在桥板中预埋应力应变计实时监测桥板形变数据,实现了桥梁安全运行的实时监测,实现了施工安全全过程控制,也为今后工程运行维护提供保障。由此研发的《跨南四湖二级坝交通桥工程多源数据监测预警体系构建》获得了2022年度淮委科技二等奖。

  践行初心保障复工

  牢记责任诠释担当

  不松懈,全力以赴保障防疫复工。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为了不耽误施工进度,南四湖二级坝除险加固工程建管处的干部职工陆续放弃假期赶回工地,在克服物资短缺、交通管控等困难的同时,加强人员排查、后勤保障、应急处置等工作。防疫期间,建管处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了多项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的防疫技术支撑,并组织各参建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咬定阶段性建设目标任务不放松,采取多种灵活方式,优先保障涉及度汛安全工程、关键线路控制性工程的资源配置,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进度可控。在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建管处认真贯彻落实文明工地创建要求,建立健全项目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使该工程荣获“2018—2019年治淮建设文明工地”称号。

  守使命,立足岗位彰显责任担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多次开展环保督查。受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影响,工程先后三次被迫停工。为了顺利复工,建管处数十次就政策问题与地方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协商。他们“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与各主管部门协调,时常不被他人理解,还走了不少弯路。但他们积极根据政策要求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为工程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并荣获“徐州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在工程建设2年多时光中,有关部门和单位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加强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统筹协调和有机衔接,及时解决制约工程建设的突出问题,全力推动工程顺利建设实施。同时,该工程的竣工使用为水利部首批11个先行先试数字孪生工程之一——数字孪生南四湖二级坝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孪生南四湖二级坝工程通过补充基础设施、建设多信息数据底板、开发水利专业模型,为防汛调度和工程管理提供了智能实用“算法”服务,构建了具有防汛“四预”功能的业务应用体系,大幅提升了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南四湖二级坝除险加固工程的竣工使用,为推动新阶段沂沭泗局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为建设“安全、美丽、智慧、和谐”沂沭泗踵事增华,为沂沭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1月8日

 

葛蕴 杜雅坤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治淮工程建设这十年
联合治水 守护河湖
千里淮河景色新
东进!入海!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