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解读淮河
 
分享到:
2020-10-15

淮河中游蚌埠段 孟宪玉

  □本报特约记者 唐伟

  

  淮河是一条古老的河。

  走近大河,有一种深深的敬重。

  这条大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在这座北望中原、南览楚天的大山峡谷中,条条小溪,时隐时现汇成小河,撞击着山涧中的石头,往山下冲去,一路颠簸,潜入钻出。之后,更多的溪水汇入,千河百川沿途纳入,直至聚成滔滔东去的千里长河,以丰富的支流水系,像一把展开的扇面,滋润着两岸土地,养育着两岸人民。

  单独流入大海,能直通海洋之气的河流,古人称之为“渎”。于是,这条自西向东、奔向大海怀抱的大河古代与长江、黄河、济水齐名,并称为“四渎”。

  按照地理概念的划分,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流域,淮河流域四周山水相依,南面绵亘着大别山和皖山余脉,西面屹立着桐柏、伏牛和嵩岳山脉,北面是放荡不羁的黄河和沂蒙山脉、东临波涛汹涌的黄海。流域内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

  在我国地图上,没有任何一条河流像淮河这样密如蛛网地纵横交错着:27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拥有一级支流120多条、二级支流460多条,全流域内主要跨省河流100余条,养育了全国八分之一的人口。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农业、煤炭和生产的重要基地,古语道“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这里还有着独特的气候。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气候自然分界线,《晏子春秋》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淮河之于中国,虽然没有黄河、长江千回百转的流程和磅礴的气势,但的确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

  

  淮河是一条苦难的河。

  走近大河,有一种阵阵的痛彻。

  这条大河,12世纪以前,独流入海,尾闾通畅,自然灾害也比较少。12世纪以后,由于受黄河夺淮的影响,淮河水系遭到巨大的破坏,下游入海道逐渐变为地上河,无法排泄淮河洪水,许多支流发生了变迁或淤废、这样造成淮河流域经常泛滥成灾,历代封建王朝虽然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未能扭转淮河危害人民的局面,灾害愈演愈烈,直至成为一条闻名于世的害河。

  面对这条大河,世代居住在两岸的人们喜悦和悲伤总是交织而生。一方面,它用乳汁养育着黎民百姓,给人们带来恩泽;另一方面,泛滥成灾的洪水肆虐,又给人们带来苦痛的记忆。

  出于对水的敬畏,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国历朝历代从未停止过对淮河的祭祀,只盼大河能够安宁。

  大河源头,桐柏山下,《史记》载:“秦并天下,始建淮祠”。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曰淮曰济。此地始建淮祠,即淮渎庙。之后历代帝王为赐福消灾,对淮河之神由东渎大淮之神,封到长源公、长源王,其庙宇在历次修复中也按王公规模,愈发宏伟壮观,各种殿堂、楼、台、亭、阁及各种显示其崇高权威的饰物如石狮、水兽、旗杆、华表等应有尽有。每年初春,朝廷都要遣官祭淮。庙院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文,刻石碑立于庙内;清康熙御书“灵渎安澜”致祭;雍正书“惠济河漕”赐庙;乾隆亲书《淮源记》。淮渎庙成为我国当时建庙时间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庙宇,也是我国最早的治淮机构所在地。

  能在中国有史以来重要的历史典籍里给予如此多的祭祀记载与描述,淮河的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淮河是一条文化的河。

  走近大河,有一种久久的徜徉。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诗经》最早向人们描绘了这条大河奔流不息的景象。

  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经济文化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它同黄河、长江一样有着古老的文明史。

  先秦以前,古老的淮夷民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着灿烂的文化。在春秋战国以后,淮河流域成为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摇篮,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都诞生在这里。还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等,像璀璨的群星从淮河大地上升起。如刘邦、项羽、曹操、刘安、华佗、桓荣、嵇康,以及谢灵运、朱温、朱元璋、施耐庵、吴承恩、孔尚任、郑板桥等。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繁星,更加照亮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天空。

  凝望这条大河,穿越浩瀚的时空,除了看到这些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之外,还有一种景象在脑海中出现,那就是曾经建立在淮河两岸历朝历代的国家。

  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在颍河上游禹县建都,继夏而起的商朝,也首先在淮河大地上艰苦创业。夏、商朝的兴起,创造了代表世界东方的灿烂文化。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淮河流域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先后建立了楚、齐、鲁、宋、郑、许、卫、曹、魏等十几个诸侯国。尽管这些国家有大有小,建立时间有长有短,但同样是一个时期不可忽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折射出这片流域古老厚重的文化底蕴。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千百年过去,大河孕育的文明依然生生不息,为研究地域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人文资源。

  

  淮河是一条多彩的河。

  走近大河,有一种大大的欣慰。

  1950年10月14日,在新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毅然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为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薪火相传。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治淮走过了70年光辉历程。从《禹贡》中的“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到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再到孙中山《建国方略》“修浚淮河,为中国今日刻不容缓之问题”,治淮从未中断,但像新中国一样重视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取得成就之巨前所未有。

  70年来,在“蓄泄兼筹”的方针下,淮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体系愈发完善,防汛抗洪、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到“实现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基本实现了保障淮河防汛安全、保证淮河水资源能够开发利用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建立了防洪减灾体系,初步形成了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逐步构建了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加强流域综合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流域水安全保障体系,极大地改变了淮河流域“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无灾”的落后水利面貌,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满足流域人民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回首波澜壮阔的70年,新中国治淮成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如今,带着憧憬与信心,一条大河,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淮河儿女正回味着昨天的辉煌,憧憬着明天的灿烂。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10月15日

唐伟
责任编辑:尼冰琳
相关新闻
 
千里长淮披锦绣——纪念新中国治淮70周年系列报道之生态篇
看大河变迁 述治淮辉煌——新中国治淮70周年综述
淮河安澜泽万家——纪念新中国治淮70周年系列报道之安澜篇
淮河干流皖苏省界河段采砂管理联防联控机制建立
洪汝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获水利部批复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