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实录】水利部召开水旱灾害防御新闻通气会
 
分享到:
2020-07-01

  6月30日下午,水利部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近期水旱灾害防御情况。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副主任刘志雨回答记者提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参加了新闻通气会。会议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

  主持人: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通气会。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6月28日、29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连续召开专题会议和水利行业视频会议,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今天的新闻通气会,邀请了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王章立副司长、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刘志雨副主任介绍相关情况,一起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今天这种视频方式的新闻通气会在水利部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下面,有请王章立副司长介绍情况。

  王章立: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通气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坚决落实责任制,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李克强总理对防汛多次作出批示。胡春华副总理强调防汛抗旱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并提出明确要求。王勇国务委员多次主持召开国家防总会议,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一、今年以来的汛情特点

  今年以来,我国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过程多、水量大,6月以来,珠江流域西江及北江、黄河上游、太湖等江河湖泊都发生编号洪水,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重发,区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汛情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强降水过程多,局部强度大。全国累积平均降水量29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7%,列1961年以来第7位,共出现23次强降水过程,为2013年有统计以来第2位。5月下旬以来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降雨强度大、覆盖范围广,局地出现极端暴雨。特别是6月2日至7日,南方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过程最大点雨量广东惠州油田林场697毫米、广西桂林永福617毫米。

  二是南方汛情集中,超警河流多。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4成,其中33条河流超保,10条河流超历史,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和黄河上游、太湖先后发生今年1号洪水。特别是进入6月以来,全国共计250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占全部超警河流的92%,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重庆、安徽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重庆綦江,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梭磨河等发生超历史洪水,洪水重现期均超过50年一遇,其中綦江8小时内洪水涨幅高达10米。

  三是江河来水偏多,部分水位高。全国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偏多,其中长江偏多1~3成,黄河偏多1~6成,辽河偏多1~4成,珠江流域西江偏多2成。受近期持续降雨的影响,全国主要江河水位大部偏高,其中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偏高0.38~1.91米,淮河偏高2.07~4.31米,太湖偏高0.49米。

  目前除黄河上游、太湖和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发生编号洪水外,其余大江大河水势平稳。受暴雨洪水影响,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一些地区水利工程设施受损,各级水利部门科学研判,精准调度水利工程,提前发布预警,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转移,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这是今年以来汛情的特点。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水利部始终把防汛抗旱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今年以来,聚焦防范水利领域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立足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三项职责,努力实现“超标洪水不打乱仗,标准内洪水不出意外、水库不能失事、山洪灾害不出现群死群伤”四大目标,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充分利用集自动测报、网络传输、高效处理、预测预报于一体的水文监测预报体系和12万余个报汛站,强化监测预报工作。加强气象、水文等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加密雨水情测报频次,做好中短期和临近预测预报,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完善预警发布机制,拓展发布渠道,保障预警信息广泛传播、充分覆盖。

  二是保障水库度汛安全。水利部门逐级公布了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全面落实小型水库安全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监测预报预警设施、调度运用方案、防汛应急预案“三个重点环节”,实现有人、有制度、有方案、有预案、有预测设备“五个有”,加强培训,提升责任人履职能力。加强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监管,科学规范开展防洪调度运用,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最大程度发挥防洪减灾效益。

  三是突出抓好山洪防御。水利部指导各级水利部门加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备维护,会同财政部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设备维护。组织开展基层防御人员在线培训。会同工信部印发通知,依托“三大运营商”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预警服务。督促指导基层地方人民政府完善转移避险责任制体系,按照“方向对、跑得快”的要领,及时组织转移避险。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49期,其中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发布18期。共有11个省(自治区)578个县(市、区)发布近2万次县级山洪灾害预警,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向106万余名相关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426万余条,启动预警广播5.8万余次,为基层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四是全力应对暴雨洪水。针对近期南方等地的暴雨洪水,水利部成立预报预警和工程调度两个专班,滚动更新水情预报,实时掌握汛情趋势并作出具体安排。先后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Ⅲ级应急响应,派出16个工作组分赴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协助指导地方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有关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依法科学精细调度水库等水工程,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据统计,入汛以来,先后调度大中型水库918座(次),共拦蓄洪水206亿立方米,初步分析减淹城镇250个、减淹耕地面积44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近309万人。

  五是突出抓好责任监管。修订完善《汛限水位监督管理规定》《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运用监督检查办法》,制定《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全方位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行业监管。对3540座大中型水库线上监视调度运行情况,逐日逐库分析水库超汛限情况,严禁违规超汛限运行。持续开展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四不两直”暗访督查,全年计划暗访6500座,已暗访2800多座。加强防汛值班、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落实等方面的抽查检查,督促有关地区把各项防御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六是密切部门协同配合。加强与中国气象局的联合会商,强化雨情水情和预测预报信息共享。及时向应急部通报实时水情和预测预报结果,发送汛情通报,提请预置抢险队伍、物资,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同时做好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的各项准备。

  三、主汛期趋势预测及下一步工作

  七、八月份是我国防汛关键期,也是台风暴雨多发期,江河洪水呈现多发频发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据水利、气象联合预测,盛夏南北方均有多雨区,以北方雨带为主,黄河中游、海河南系、松花江、辽河、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等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水利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坚决避免群死群伤、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总目标,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隐患排查整改,加大各项措施落实的监管,强化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依法科学调度水工程,及时派出工作组,会同财政部拨付水利救灾资金,指导支持地方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同时,强化部门协作,提前向应急部门通报雨水情预测预报成果,提请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及时派出水利专家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章立副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澎湃新闻记者:刚才王章立副司长介绍了今年雨水情的特点,另外也做了7、8月的水情预测分析,请问防汛的重点能不能再介绍一下?

  王章立:感谢你的提问。你的这个问题挺好。前一段时间降雨主要在南方地区,根据最近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会商情况,可能南北仍然有两个主要的雨区,当然以北方为主。

  进入7、8月份以后,雨区往北方移动,北方也进入了主汛期,是我们的一个重点。但是南方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南方受台风的影响,7—9月份是台风对我国影响相对集中的时段,所以防御台风造成的暴雨洪水灾害不能放松。实际上,我们目前南北方都在加强这方面的防御工作。

  大家知道,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一方面在做好北方地区防汛的同时,对南方的防汛工作也不能放松,继续抓好我们的工作,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请问当前灾情比较严重的地方有哪些,像四川冕宁县的灾情怎么样,水利部做了哪些防范措施,接下来还有怎样的部署?谢谢!

  王章立:感谢你的提问。可能你也知道,按照三定方案,洪涝灾情统计的职责主要在应急管理部,所以灾情以应急管理部发布的为准。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仍然关注全国部分地区的洪涝灾情,做好相关防范工作。除了我刚才说的大江大河的防汛之外,还要突出抓好几个方面。

  第一是中小河流的防汛。中小河流是防洪标准低,堤防的质量较差,每年都是防汛的薄弱环节,要提醒地方加强中小河流的巡查,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抢护。

  第二是山洪灾害。刚才你提到四川凉山的冕宁县,山洪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我们一直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作为水利部门,我们强调两方面,一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把降水情况提前告诉大家,向相关责任人发布预警,同时通过三大运营商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减少伤亡。二是充分发挥已有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按照划定的转移路线,及时组织转移。当然这项工作主要是由地方政府组织开展,按照水利部门发布的预警,及时做好组织转移工作。

  第三是小型水库。大中型水库也是我们的重点,但是小型水库因为数量众多,在全国98000多座水库当中,小型水库占到了94000多座,同时这些小型水库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质量差、标准低,特别是管理不规范,还有很多隐患。我们把小型水库作为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是刚才说的,要落实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这三个责任人里面,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巡查责任人的落实。一旦小型水库所在地区发生了强降雨,如果我们的巡查责任人在位到岗,就能及时发现险情、通报险情。一旦出现漫坝等险情,也可以及时把预警信息传达出去,组织下游群众转移,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所以除了大江大河的防御工作之外,还要重点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谢谢!

 

  新华社记者:请简单再总结一下今年汛情的情况和特点,比如从什么时间开始、覆盖哪些区域、目前状况如何?此外,对汛情区域的老百姓有什么样的建议吗?

  刘志雨:感谢你的提问。从雨水情的角度来分析,今年汛情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今年入汛早、入梅早。我国3月28日入汛,比往年偏早。与此同时,今年入梅也早,无论是江南还有长江中下游,江淮入梅都早。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强降雨过程多、局地暴雨强。到目前为止,今年有23次强降雨过程,这是2013年我们有统计以来第2位,最多是2016年是26次。局地暴雨强,刚才章立副司长也说了,6月2日至7日的强降雨过程,广东、广西等地部分地区累积雨量很大。我再给大家一些数字,说明极端强降雨,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为6月7日广东清远大庙峡495毫米,最大1小时广东广州黄埔大桥168毫米,发生在5月22日0时至6时。贵州遵义正安县碧峰镇最大1小时雨量达163.8毫米,暴雨强度大,导致发生了严重的山洪灾害。

  第三,洪水发生非常集中。给大家一个概念,今年以来我国有271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的洪水。6月份以来就有250条,占到总数的92%,也就是说江河洪水发生集中在6月份以来,主要在南方地区。最近一段时间,6月20日以来,我国有15个省份、13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的洪水,30条河流洪水超保证,洪水发生比较集中。主要原因是强降雨频繁发生,今年以来发生23次强降雨过程,6月份以来就出现了6次,导致洪水集中发生。

  第四,受6月份以来持续强降雨的影响,当前主要江河水位偏高。当前,需要重点关注淮河和太湖。入汛以来,淮河降雨偏多3成,太湖流域偏多2成多。就淮河干流水位来看,比常年高了2.1米到4.3米,当前太湖平均水位3.88米,超警了8公分。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我国主要雨区维持在西南东部至江南北部、江淮、黄淮,大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局部强度大,与这次6月26日到30日的强降雨过程的雨带位置比较一致,可能沿着长江南北相对有一些摆动,强降雨覆盖到淮河、太湖流域,所以这两个流域要特别关注。此外,还要重点关注长江上游、中游,长江上游就是西南东部一带,从6月19日以来持续降雨,部分中小河流都发生了超历史洪水,像重庆的綦江发生了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段时间西南降雨不断,要关注长江上游,特别是关注一些地区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水系,从我们水情监测来看,6月19日以来,长江中下游两湖及干流持续缓慢上涨,所以我们水文部门一直在关注,预防这些地区可能发生区域性洪水。从当前防御重点来看,对于大江大河和主要江河,重点要关注淮河、太湖,包括浙江钱塘江,以及长江上游和中游地区,可能发生超警洪水。对于中小河流来说,特别要关注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以及中下游沿江的像湖北、湖南、安徽等地,从新闻媒体也可以看出最近一段时间长江沿江的一些省份中的许多支流发生了超警以上的洪水。由于这次强降雨过程的叠加,这些地区要特别关注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的防御,以及中小水库保安全及内涝积水等。进入7月份以后,除了要关注强降雨对江淮、黄淮以及华北地区的影响,还要关注台风系统的影响,刚才章立副司长也讲了,7、8月份是我国台风活跃的季节,台风登陆的比例通常占到下半年总数的65%,所以要关注。台风可能影响东南地区和华南沿海,包括珠江流域,以及太湖流域、浙闽地区。还有,盛夏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我国。

 

  人民网记者:请问6月份以来,我国的江南、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多,而且中央气象台也是连续28天发布了暴雨预警,我国也是多条河流发生了超警洪水。为了全力做好洪涝灾害防御工作,水利部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王章立:刚才我在通报里面已经把近期水利部开展的工作简要跟大家做了一个介绍。进入汛期以后,水利部第一是加强监测预报,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滚动分析和会商研判形势,同时我们联合气象部门进行会商研判,提高精准度。

  第二,水利部强化水工程调度运用。刚才说了,我们很多水利工程在防洪抗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让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发挥出来?科学调度运用这些水利工程是我们防洪减灾的重中之重,所以水利部一直在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6月22日,重庆的乌江发生了区域性洪水。在这次防御乌江洪水过程中,水利部长江委联合调度了乌江的构皮滩、思林、沙沱等水利工程,共拦蓄洪水大概1.35亿。拦蓄效果怎么样呢?降低彭水到武隆河段的水位1~1.5米,缩短了超警的时间3个小时,减轻了乌江沿线城镇的防洪压力,保证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第三,加强指导。刚才提到局部中小河流发生了一些大洪水,甚至超历史的洪水,我们指导地方加强巡查防守,当然这些工作主要是地方来做,我们进行指导,及时向地方通报汛情预测预报情况。同时还通报给应急部门,提请做好抢险准备。

  第四,加强小型水库巡查。今年部分地区局部强降雨造成部分小型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所以我们强调巡查责任人的重要性。广西桂林有一个叫沙子溪的小型水库,因为超标准洪水造成了重大险情,由于巡查人员及时发现了险情,通知下游群众及时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同时水利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刚才说到对水灾较为严重的地方,或者是工程出现险情的地方,我们及时派出工作组进行指导。入汛以来水利部派出16个工作组,同时会同财政部也下达了水利救灾资金,帮助地方及时修复水毁工程,积极指导帮助地方做好抗洪抢险工作。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我想关注一下在责任落实方面的问题。当前汛情也是比较严峻的,请问基层防汛一线当前的责任落实上有哪些问题、困难或者薄弱环节,下一步在责任落实上有什么打算或者举措?此外,还想关注一个问题,下一阶段在水工程精细调度上,有哪些措施确保精细调度?谢谢!

  王章立:刚才你说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现在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今年入汛以来,各地对防汛抗旱工作都很重视,各地克服疫情的影响,从备汛到防汛,做了大量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前一段的工作是肯定的,特别是我们基层做了大量的工作。局部灾情比往年重一点,但是今年的灾情总体上明显的偏轻,当然这个数字我们没有系统的统计,通过应急部门,我们了解到洪涝灾害经济损失、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受灾人口等,与近五年的同期均值相比都是很低的,有的偏低70%以上,所以说我们的基层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从防汛角度看有没有薄弱环节,当然很多方面还需要我们在工作当中不断地总结提炼,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我个人感觉到有几个方面可能是要加强的。

  第一,要提高老百姓的防灾意识。特别是山洪灾害,有些群众的防灾意识要进一步提升,主要在哪几个方面提升呢?一是多看。我们经常是出门看天象,特别是在山区,中小水库的下游区域,你看看有没有降雨,我觉得要提醒老百姓多看看天气。二是要多听,多收听我们一些广播,关注电视和微信,包括我们刚才说的通过运营商发布的预警信息。三是要服从当地政府组织转移的指令,一旦发现险情,发布预警以后,当地基层干部组织群众转移,要服从转移的命令,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这是老百姓要做的工作,这是意识方面。

  第二是能力方面。今年到目前主要是南方的汛情。南方近几年多多少少都有些汛情,所以干部群众都有些经验。但是北方多年不来水,所以大家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缺乏。有些干部甚至我们的专业人员没有得到及时的锻炼。按照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预测的北方河流可能发生区域性大洪水,所以一定要加强能力的提升。当然这方面水利部已经在督促,我们对海河流域今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防洪能力,希望通过广大媒体也可以转达给地方基层干部同志,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一个是意识,一个是能力,是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按照预测预报,雨区可能北移,北部地区河流可能会发生洪水。水利部门始终把水工程调度作为重要职责,加强调度工作。刚才我们说了一个总数,今年以来我们已经联合调度了918座次的大中水库,效益已经很明显了,减少了人员的转移。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调度水利工程,一是严格汛限水位监管。尽管北方是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但是在防汛问题上不能马虎,要严格执行批准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二是科学规范调度运用水工程,依法科学精细调度水工程。依法就是按照相关的调度规程和决策部署进行调度。科学就是要根据预测预报情况,准确实施调度,特别是水库群和水工程的联合调度。精细就是这个闸门开启到什么程度,多开一些对下游有什么影响,少开一些对上游库区有什么影响,都要考虑。所以这是精细科学调度。三是加强监管。这些调度指令执行的情况怎么样,调度指令下达后,一些单位是不是严格按照批准下达的指令执行,这些是我们重点督查的工作。总之,针对一些江河发生的洪水,我们对水工程一方面加强监管,严格执行调度计划;另一方面依法科学精细调度,充分发挥水工程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减轻灾害损失。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请问到了“七下八上”关键期,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力量,防汛备汛方面还有哪些部署?

  刘志雨:刚才章立副司长也提到了,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这个科学调度要靠准确的水情预测预报来支撑。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水情预测预报是水旱灾害防御的参谋和耳目。怎么来更好地支撑呢?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后,我国东部主雨区逐渐由江南北部、长江中下游或江淮地区,北抬到了华北、东北。尤其是华北地区,这是我国洪水预报最难的地方,所以说科技的支撑尤为重要,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预测预报的精准度,延长预见期,缩短预报时间。为此,水利部非常重视预测预报,这几年也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和措施来提升洪水预报能力和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延长预报预见期方面,通过降雨预报和洪水预报的耦合,利用降雨预报来延长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大家知道降雨预报,目前做到“定点、定时、定量”还是有难度的,但这几年降雨预报准确率在不断提高,降雨趋势的预测总体来说还是可用的,至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降雨预报来延长洪水预报期。

  近两年,我国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平均延长了1~2天,洪水预测预报预见期达到2~9天。当然,洪水预报预见期根据流域的不同有所不同,北方比如说松花江,如果洪水主要来源于嫩江,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的洪水预报,可以有10天的预见期。对长江来说,大家比较关注长江三峡的预报,目前的科技水平可以做到3天,只要这个降雨相对比较准确,基本上有3天的预见期,这是利用了水文气象预报的耦合技术。

  在提高预报精度方面,这几年我们重点攻关北方的预报难题。海河流域是我们七大流域预报最难的地方,今年水利部突出抓好海河流域的防汛工作。针对海河流域洪水预报不确定性大的特点,我们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完善预报方案体系,引入信息融合、视频监控、大数据等新技术,实施“以测补报”等措施,在华北山前平原区布设应急监测断面,根据上游监测信息,滚动修正预报,提高下游河道预报精度。“以测补报”技术在漳河、滹沱河的应用结果表明,平均精度提高了10%,这个应该说相当可观的。近两年,我国洪水预报精度平均提高了5%,南方从原来的85%提升到现在的90%,北方预报准确率达70%。

  在缩短预报时间方面。得益于一些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升级完善了业务系统,包括洪水作业预报平台、移动会商平台等,提高了洪水预报效率。现在水利部收齐全国12万个报汛站的雨水情信息仅需10~15分钟,一次洪水作业预报的时间也就需要几十分钟。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在中小河流预警预报上得到应用,提升了我国洪水预报的能力。总体看,近两年来,水利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求真务实,大力加强洪水预测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即将进入7、8月防汛关键期,我们将坚持、完善专班预报、联合会商、滚动订正等成功做法,不断提高预测预报水平,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有力支撑。谢谢!

  主持人:谢谢两位发布人,谢谢各位媒体的朋友。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

  来源:中国水利微信公众号  2020年6月30日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
水利部传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水旱灾害防御司:补齐防洪工程短板 强化水沙联合调度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