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助力浙江“共富共美”
 
分享到:
2022-11-18
 

  □记者 蔡麒麟 通讯员 万俊毅 苗海涛

  十多年前,一颗名为“河长制”的绿色种子在浙江大地破土而出,蓬勃生长。

  浙江着力推动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迈向“全面见效”,河湖风貌从“河畅岸绿”迈向“美丽幸福”。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75.8%提高到98.0%,老百姓对治水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57.65%提高到2021年的90.03%,实现八连升。

  如今,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从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从承载乡愁的家乡河湖,到山间丛林里的无名溪流,各级河湖长上岗履职、全力治水,让源源碧水在浙江的山川田畴间迤逦穿行。

  履职尽责 有名有实

  “河边有建筑垃圾。”巡河时,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东王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钦伟娟,看见河面上漂浮着少量固体废弃物,溯流追查发现有村民在河边倾倒垃圾。村级河长立即上传线索,镇级河长实时追踪,技术人员现场查看,迅速落实整改问题。

  浙江不断健全完善“五级河长”抓治河的责任体系,省市县三级全部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全省5万余名河长履职担当。2022年上半年,五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达120.6万人次,发现各类问题19.5万个,问题处置率达94.3%。

  在多年实践中,浙江不断创新河湖长制体制机制,制定了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河长制规定》,出台省级地方标准《河(湖)长制工作规范》,成立全国首家河长学院,创设公众护水“绿水币”机制等,推动河湖长制逐步从“有名”向“有实”“有能”“有效”迈进。

  2022年,浙江省河湖长制工作全新启航。绍兴、湖州等地陆续发布由市委书记、市长联合签发的总河(湖)长令,高位部署河湖长制工作;宁波市创新提出“河湖圈”治理模式,打破干支流碎片化治理现状;衢州市率先实现市、县河长办与水利部门合署挂牌办公,河湖长制工作再添新动能。

  协同智治 迭代升级

  青山间,龙伏溪蜿蜒流淌。桐庐县横村镇杜预村的村级河长姚兴军手持遥控器,操作无人机稳稳升空。从几米高的地方俯瞰,河面一览无余。

  “高清画面清晰地显示在遥控器屏幕上。以前巡河一趟要1个小时,如今无人机二十来分钟就能搞定,画面还能反复回看。”姚兴军说。

  今年以来,浙江启动、迭代建设“浙水美丽”场景,再造河湖管理机制流程。打开“河长在线”应用场景,巡河次数、问题数、履职积分排名等,通过一张张数据图清晰显示;在“河湖健康”应用场景,水文、水质、生物等多维数据一“屏”掌控;“大众护水”模块则为公众参与治水拓宽渠道。

  “这是在搭建一张工作网,变各部门分头治水为联动治水。”浙江省河长办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介绍。

  高效协同不只体现在数字化改革领域,浙江还通过统筹上下游、联动左右岸、协同多部门,推进全流域、跨省市的联防联控,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合力。

  杭州市建立钱塘江及两岸区域生态环境联保共治机制,开启治水新格局;在乌镇,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湖州市南浔区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两省三县(市、区)联合河长制工作室揭牌成立;在丽水,庆元县联合福建省松溪县开展万人清河行动,实行边界治水工作例会制,“酱油河”变“清水河”。

  政府搭台,全民参与。全省各地成立“企业河长”“民间河长”“红马甲”等600多家民间护水组织;守护杭城西湖绿水的“民间河长”竹书鸿,获评今年全国“十大最美河湖卫士”,磐安县盘峰乡丁埠头村村级河长陈楚楚,获评全国“最美基层河湖卫士”,之江大地汇集起守护水清岸绿、建设幸福河湖的强大合力。

  助跑共富 奋发有为

  清亮澄澈的南溪水静静流淌,造型别致的鸭蛋餐厅传来欢声笑语,不远处的一片桂花林香气袭人。“以前这里又脏又臭根本没人来,现在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景点,造福了全村人。”安吉县孝丰镇潴口溪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叶国平说。

  2018年,潴口溪村引入南溪活水,种上水生植物,搭起亭台廊桥,将烂泥地打造成一座湿地公园。当地以水为媒,吸引漂流、水上飞艇等水经济项目入驻,村集体年收入从原来的30余万元增长到现在的300多万元。一泓清水美化了村庄环境,也激发了村庄发展潜力,成为老百姓迈向共同富裕的“聚宝盆”。

  建德市引新安江水入梅城,重新激活千年玉带河,“三江两岸”绿道串联起下涯黄饶半岛、梅城古镇等50余个景点,每年国庆假期可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在德清县,十字港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正在书写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生活,带动首个全省现代水利示范区落户洛舍漾畔,推动新兴业态生根发展。在丽水市,松阳县的绿色长廊、龙泉市的宝溪水韵、云和县的长汀沙滩等景点因水而生,全市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3.6万元和1.65万元,分别提高到2021年的5.33万元和2.64万元。

  从“剿灭劣Ⅴ类水”到“美丽河湖”建设,再到“幸福河湖”建设,浙江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开启全流域系统治理,累计清理整治河湖突出问题6万余个,治理1.1万公里垃圾河、黑臭河,系统治理中小河流6310公里,建成省级美丽河湖443条,4000余公里滨水绿道串联起2600余处公园文化节点,全民乐享美丽河湖建设成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1月18日

蔡麒麟 万俊毅 苗海涛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杭州市余杭区:以安全为底线 探索水利工程管理新模式
浙江温州市发布全域建设幸福河湖 行动计划
早备汛 强调度 保亚运
浙江丽水市:全力推进单村水站改造提升
“一以贯之”促“开花结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