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盘活“沉睡山塘” 激发治水活力
——杭州市临安区积极践行“四水四定”
 
分享到:
2021-12-16
 

  □记者 温婷婷 通讯员 陶承 李其峰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坐拥太湖、钱塘江两大流域源头,天赐之水造就了这座中国“绿水青山典范城市”。临安区近年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践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水四定”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城市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水权改革盘活“沉睡山塘”

  傍晚正值用水高峰,太湖源镇东天目村村民杨慧忙着淘米做饭。她说:“大家节水意识普遍增强了,用水少了,污染也少了。”之前,很多村民节水意识不是很强,洗完菜不关水龙头,往鱼塘里倒水也没有节制……

  变化源于临安区率先在全省试水水权改革。2014年,临安区启动东苕溪流域水权改革。东苕溪是流经杭州境内的四大江河之一,多年平均来水量6.78亿立方米,但因时空分布不均,存在沿岸有些村庄浪费水、有些村庄“没水喝”的窘况。

  “东苕溪流域有山塘水库580座,总蓄水容积1318万立方米,水质均在Ⅱ类以上。”临安区水利水电局高级工程师凌前江介绍。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临安区农田灌溉用水减少,山塘水库长期处在“闲置”状态。水权改革的初衷,就是要盘活这些“沉睡的资产”,让山塘水库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凌前江说:“水权改革还有利于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山塘水库管护,解决周边村庄供水水源不足等问题。”

  实施水权改革,确权只是基础,交易才是目的。经评估测算,东天目村梅家坞山塘年平均可供水量54.06万立方米,经济价值达10多万元,而实际用于灌溉的水量仅为20多万立方米,有较多富余。2020年12月,在临安区水利水电局牵线下,东天目村将富余水资源通过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牌,临安区农村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功摘牌,双方就梅家坞山塘25.55万立方米的水资源使用权签订了交易合同,协定水资源只用于新建联村水厂的供水,避免用水纠纷。该案例成为浙江第一笔线上水权交易案例。

  东天目村党总支书记朱章平算了一笔账:“村集体经济每年因此增收6万元左右,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真正变成了现实的经济优势。”

  全力提升用水效率

  2020年,临安区建立起由副区长担任主任、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协作机制,区水利水电局负责全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规划与协调,推动水资源科学配置。同时,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进节水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同年12月,临安区人民政府印发临安区节水行动方案和分工方案及任务清单,提出通过“一个总体要求、实施六大行动、完善六项机制、落实六项措施”,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节水新格局。“节水行动方案明确了48个定量指标,将任务具体落实到各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抓好抓实节水。”临安区水利水电局局长方远洋说。

  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和节水行动的全面实施,临安区人均用水量从2015年的550.3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335.2立方米,降幅达39.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从2015年的69.3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35.4立方米,降幅达48.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15年的65.7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7.3立方米,降幅达61.0%;2020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连续多年达100%,节水器具普及率90%以上……从这组亮眼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临安区用水效率显著提高,用水结构显著优化。

  “我们把节约集约用水内植于城市发展的基因之中,2020年启动水资源‘四定’管理研究,全面探索节水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助推临安高质量发展。”方远洋说。坚持量水而定,已成为临安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全面规范取用水行为

  临安区近年来严格落实浙江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严格取水审批管理,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取水许可证发放等工作,建立起取水许可管理信息台账,形成了取水许可管理数智信息库。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取水许可证;对没有办理取水许可证手续的,限期拆除或补办取水许可证。”凌前江说。目前,临安区取水许可审批和发证率达100%。

  源头管控,关口前移,临安区对取水许可监督管理保持高压态势。2018年,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行动和非法取水专项整治行动;2019年,完成全国第一批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2021年开展疑似取水企业核查,不留死角全方位进行核查。

  与此同时,临安区严控取水户用水量,将所有自备取水企业全部纳入计划用水管理,根据企业前三年实际用水量和产业规模,合理核定并下达年度用水计划,年均用水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生活用水户、公共供水管网内城镇非居民用水单位也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非居民用水单位超计划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管理。

  从“多次跑”到“零次跑”

  2020年5月7日,杭州宏森电缆有限公司获批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标志着临安区第一张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正式落地,水利项目审批再提速。

  自实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临安区水利水电局从实行网上受理和办结,到减少申报材料和办理时间,再到迈出了实行电子证照的第一步,审批改革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转变为以流域和镇(街道、园区)为单元、以工业平台为重点的区域论证方式。

  作为全省“四水四定”管理工作的探路者,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水资源所为临安区太湖流域地区量身打造了一套涵盖管理制度、工作机制、事项流程的管理体系,并以流域水资源论证作为改革创新手段,核定了每个乡镇、重要工业园区的可用水量上限。技术部门负责人温进化说:“核定可用水量让每个镇(街道)、重要工业园区,都明晰了本区域发展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天花板’,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度。”

  改革实施后,临安区取水许可申请由许可制转变为备案制,申请办理时间从法定15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临安区水利水电局副局长郁东升说:“这大大减少了企业办理取水许可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彰显出权力‘减法’、服务‘加法’、市场‘乘法’的新活力。”

  “我们将以临安区‘十四五’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综合试验区试点为切入点,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再生水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城镇节水降损等方面出新招、出实招、出硬招,让有限的水资源变成无限的水循环。”方远洋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2月16日

温婷婷 陶承 李其峰
实习编辑:杨思萌
相关新闻
 
浙江省水利改革创新“建大改小”试点工程大坝顺利结顶
浙江缙云县超额完成水利年度投资目标
浙江海宁市上塘河灌区成为全国水效领跑者
贫瘠土地变“绿色名片”
浙江平阳县:冬修水利惠民生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