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西藏阿里地区采访散记之一:奋斗在高原之巅
 
分享到:
2021-09-23
 

  □记者 李先明 石珊珊 特约记者 加央次仁

  从拉萨贡嘎机场飞行1250公里,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被誉为“高原上的高原”“世界屋脊之屋脊”的西藏阿里地区。

  这里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是西藏气候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9月11日,水利部第十次援藏工作会议刚刚闭幕,水利部人事司工作组就来到阿里调研水利援藏工作。记者的采访也同步展开。

  车窗外,是无穷无尽的茫茫戈壁,连绵不绝的雪山伫立在天地之间,洁白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偶尔可见悠闲漫步的野驴或牦牛群,除了路上的车辆,极少看到人。

  到达阿里地区水利局时,已是北京时间晚上8点半,太阳余晖洒落在这座边陲小城。

  “大家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记部党组的嘱托,克服了高原反应,一心扑在工作上,把一些难事、急事都干得非常好,向咱们15名团员表示感谢!”看望慰问2021年度水利部“组团式”援阿团团员时,人事司司长侯京民动情地说。

  阿里地区面积3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广东省大小。这里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这里也是国家安全屏障的战略要地,与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做好阿里地区水利工作,既是稳定、发展、生态的需要,更是强边的需要。

  人才帮扶正是水利部援助阿里的一项重要内容。2017年以来,水利部已选派5个团组、103名技术骨干开展人才“组团式”技术援阿。

  不同于以往的援藏方式,“组团式”技术援助突出精准选派和集中攻坚两个特点。即由阿里水利部门提出人才技术援助需求,明确援助人数、专业等,再由人事司合理配置不同专业人才组建援助团组,实现按需对接、精准选派。援助团赴藏后,利用2—3个月开展集中帮扶攻关,变以往单兵作战为组团攻坚,增强了工作合力和帮扶效果。2019年起,应西藏自治区水利厅请求,人才“组团式”技术援助模式已推广至那曲地区以及山南雅江中游综合治理项目。

  在团员们集中办公的大办公室里,几瓶蓝色氧气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集中精力办公一会儿后,因为大脑缺氧反应会变慢,大家就会吸氧补充体力。”做好阿里地区水利工作,既是稳定、发展、生态的需要,更是强边的需要。

  4500米的平均海拔对每个人都是巨大的考验,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心率加快,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症状对援藏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在短短3个月时间里,倾注全力为阿里水利留下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才是他们的关心所在。

  目前,援助团已完成《阿里地区“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思路报告》初稿、《阿里地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技术要求》初稿、《阿里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报告》等,并现场技术指导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取水许可管理等工作,在当地水利重点项目推进、重点工作开展、专业水平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自海委漳卫南局的高级工程师邢红芳,是团里唯一一名女团员。3个月里,她曾翻越海拔近5900米的高山,也曾跨越无人区、深入边境地区牧场,对在建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管理和质量检查。“援藏经历锻炼了我吃苦耐劳、团结奉献的品质,也丰富了人生阅历。”她笑着说。

  “3个月里,我走遍了阿里地区7个县,到过34个乡镇,行程万余公里,深入实地监督检查16个水利项目的建设管理、质量和安全等情况。”来自淮委南四湖水利管理局的团员王迎健,用一组数字概括自己的援藏经历。他将自身专业优势带到阿里,把规范化管理贯穿到阿里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得到了当地水利部门的充分肯定。

  在阿里,水利援藏干部不仅仅是技术援助团一行15人。水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熊现红来自四川绵阳,在高原上坚守几十年,长期与家人分隔两地;来自陕西延安水务局的许永江是中组部陕西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担任总河湖长办公室负责人的两年多时间里,积极推动河湖长制落实落地,阿里在自治区河湖长制年度考核中连续四年排名前列;“90后”小伙子毛浓珊大学一毕业,就通过定向援藏计划从陕西延安来到札达县水利局,和新婚妻子分居两地,在高原上挥洒着青春与热血……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水利援藏人的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阿里地区水利事业迎来了朝气蓬勃的今天,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9月23日

李先明 石珊珊 加央次仁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指导意见
大美澜湄 幸福万里长
水美山川富藏乡
援藏干部谈水利援藏 | 情系水利 奉献雪原
西藏阿里地区采访散记之三:守护“亚洲水塔”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