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山西运城市:十湖共治现清波
 
分享到:
2022-03-15
 

  □记者 魏永平

  碧水环流的城市水系,星罗棋布的公园绿地,绿意盎然的平坦街道,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大力构建绿色可持续城市水生态循环体系,根据中心城区雨洪排水总体布局及河湖水系现状,实施了以“十湖共治 城水相融”为目标的中心城区水系治理。水系大循环使“死水”变“活水”,水质得到逐步改善,绿色持续的城市水生态系统逐步构建。

  风动、苇摇,七彩盐湖烟水茫茫。万顷碧波之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火烈鸟在优雅地觅食、戏水,苍鹭、鹈鹕、反嘴鹬、野鸭等百余种鸟类从水面飞起,在空中盘旋,呈现出万鸟翔集的生态画卷。“退盐还湖”“还湖于民”,随着盐湖全面停止工业生产,水生态治理逐步实施。这个有着4600余年开采历史的内陆盐湖,水质持续改善,生态功能加快修复。

  湖泊犹如城市的秀目,河流恰似城市的笑靥。市民张卫斌每日坚持到姚暹渠边上跑步练剑,活动筋骨。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姚暹渠,携一波碧流,在迎风摆动的堤柳掩映下,从东往西穿城而过,逶迤而去。

  “思旧貌,看新沱,臭渠不见见香荷。”伴随着运城市城市水系治理规划的出台,一度污染严重的姚暹渠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疏浚5公里渠道,新建改造10公里堤防、14座平板桥、3座景观钢坝闸……2020年,总投资4.8亿元,集泄洪、截污及景观建设于一体的姚暹渠改造工程启动。在实现“雨水入渠,污水入管,雨污分流”的同时,还在渠道两侧新增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5米宽渠堤人行道、2米宽绿化带和7米宽机动车道。昔日的“臭水沟”一跃成为周边市民亲水漫步、锻炼休闲的“城市会客厅”。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七彩盐湖、姚暹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蝶变,是运城科学规划“河湖连通、十湖共治”水系布局,倾力重塑中心城区河湖水系网络的生动剪影。改造、修复、提升官道河、干河、尊村引黄渠、姚暹渠“两河两渠”供排水主渠道,整治连通张良湖、尧梦湖、安邑湖、禹都湖、韩信湖、汤里滩、鸭子池、盐湖、北门滩及西塬湖等“十湖”蓄滞空间,将经鸭子池湿地公园净化后的城市中水和雨水由15万吨日抽水量的水泵抽送至姚暹渠、安邑湖、禹都湖等河湖,通过大循环改善水质,让“死水”变“活水”,一系列治理措施构建起绿色可持续的城市水生态循环体系……

  居家伴碧水,举目望青山。晴好的天气,退休职工王秋彬喜欢从家门口的禹都湖沿官道河顺流北下,经安邑湖,一直行进到尧梦湖。作为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的一部分,占地2000余亩的尧梦湖公园已雏形初现,安邑湖、韩信湖公园的修复整治工程也在紧张进行。

  河湖整治、水系连通、生态修复,官道河一路迢迢,由北向南,忽而平静、忽而湍急地流淌奔赴,串起尧梦湖、安邑湖、禹都湖、韩信湖,一头注入鸭子池湿地公园,实现循环。基于“公园城市”理念,有机串联的多样化湿地生境构建起“一河四湖”景观与生态高度融合的官道河水系生态廊道。

  控污、清淤、添绿、畅通……“十湖共治”,不仅兼顾岸线整治、植被绿化,还保障了防洪、灌溉及湖水生态、公园休闲等功能的修复,勾勒出运城市水清景美、城水相融的生态画卷。

  流水也是乡愁。当地居民儿时记忆中“随处可见长流水”的生态美景渐次回归,汇入百姓心河。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3月15日

魏永平
实习编辑:杨思萌
相关新闻
 
山西大同市:用“管、治、闭、补”四策保护地下水
山西大同市副总河长、桑干河市级河长龚孟建深入桑干河、御河重点河段巡河调研
山西太原市:绿染山川满目春
山西出台“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2022年山西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在太原召开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