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节水优先 灌区先行——陕西打响节约用水攻坚战
 
分享到:
2019-03-28

  □本报记者 刘艳芹

  “陕西灌区数量多、受众广,仅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就有12个。把灌区节水作为国家节水行动优先之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3月22日,在陕西省咸阳市统一广场举行的“灌区节水先行”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丁纪民说。

  节水刻不容缓。伴随着“灌区节水先行”号角的吹响,陕西将以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快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全面启动为重点,夯实农业灌溉节水基础。力争2020年前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建设任务,干支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5个百分点。

  兴建灌区 连年丰收人欢喜

  陕西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65%集中在汛期,71%集中在陕南。

  “以前别说是浇地,人吃水都困难。”前来参观的郭大爷看着灌区水利工程的图片,感慨地说:“那时候生活苦啊,吃的都是井水和窖水,不干净不卫生,而且天一旱就经常没水吃。地里的小麦一亩能打三四百斤都是高产,年景不好时经常绝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真是难熬啊。”

  善治秦者先治水。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先后建成了一大批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目前,全省万亩以上灌区186个,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2个。灌区设施灌溉面积达到2362万亩,在保障全省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了灌区水,夏粮秋粮连年丰收,家家粮仓都满得往出溢。这些年大家又搞起了特色产业,发展大棚西瓜、大棚蔬菜等,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这在过去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啊。”郭大爷指着展板上渠道纵横、沃野千里的灌区新貌欣喜地说。

  节水先行 用水大户变节水大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围绕十六字治水方针,近年来陕西先后编制完成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灌区信息化建设”等一批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印发了《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实施意见》,先后对12个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启动了8处大型泵站灌区88座泵站的更新改造项目建设。

  据陕西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副调研员赵军校介绍,2000年以来,陕西省累计投资64亿元,对灌区骨干渠道及重点建筑物进行了重点改造。他说:“目前全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400多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669万亩,农业灌溉用水量从每年60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48亿立方米,每年节约的水量相当于6个黑河水库的库容。”

  陕西是一个治水兴水历史悠久的省份,长期的治水实践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节水潜力巨大。”丁纪民说。围绕经济发展需求结构变化,陕西省加快灌区供水结构调整,石头河等灌区以提高水的效益为主,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东雷抽黄等灌区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完善工程设施,减少渠系水损失;桃曲坡等渭北旱塬灌区以果业发展为主,提升经济作物水的产出率;交口抽渭等灌区以发挥灌排设施功能为主,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增加灌区生态补水量。

  同时,陕西以农业水价改革为依托,继续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和分类水价,用价格机制促使灌区群众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用水跑冒滴漏损失;在大型灌区推行“双标尺、同计量”,以斗口计量为准的管理方式,提升供水透明度,让群众用上明白水放心水,让灌区由用水大户变成节水大户。

  “作为陕西第一大灌区,宝鸡峡灌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动力,以大灌区大贡献的责任担当,勇挑重担,当好灌区节水领头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局长赵波在“灌区节水先行”启动仪式上说。强音奏响,陕西省将持续推进灌区节水,用奋斗书写新时代农业节水工作新华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3月28日

刘艳芹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水利部印发2019年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清单
“节水·在路上”公益宣传活动在京举办
坚持节水优先 强化水资源管理——写在二〇一九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鄂竟平:坚持节水优先 强化水资源管理
中央国家机关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