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陕西
 
 
 
岁月静好,因为有你
——记陕西省宝鸡市涝池岸村涝池管护员冯有志
 
分享到:
2018-03-29

老人自愿承担起涝池及周边的环境卫生打扫和管护工作

  □记者 刘艳芹

  阳春三月,来到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杏林镇涝池岸村的涝池边,陡峭的涝池护坡上,一个年约六十来岁的老人正在捡拾垃圾。

  因为近期一直没有降雨,涝池里的水不是很多,护坡露出来好大一片面积,长满了绿草。老人弯着腰,一手拿一个头带夹子的长杆,一手拿一个铁桶,把草丛中的树叶、纸片、塑料袋之类的垃圾一点一点的捡起来放进桶里。春日灿烂的阳光照在他佝偻的后背。

  附近的村民告诉我,老人名叫冯有志,今年67岁,是涝池岸村的一名退休教师,从2016年7月涝池修复改造工程完工后,老人就自愿承担起涝池及周边的环境卫生打扫和管护工作,一分钱工资没有,不管冬暖夏凉,天天义务打扫卫生。

  涝池岸村是一个因涝池而得名的村庄,村中的涝池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村上的祖先逐水而居,依仗着涝池里的一汪清水,绵延了整个村庄。曾经,涝池里的水是村中的圣水。村民在涝池里洗衣服、饮牲口,用涝池的水浇灌农田。涝池不仅给了村民较为富足的生活,也带给村民许多难忘的记忆和乐趣。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水利设施的提升,涝池的功能逐年弱化,直至彻底干涸,昔日的光采尽然裉去,成为人们倾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大坑。

  “烂菜叶啊、死猫死狗啊、破衣服啊,大家都往涝池里扔,甚至盖房用的建筑垃圾也一车一车往涝池里倒。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臭味熏天。村人走路都是绕着涝池走。”提起过去的景象,家离涝池只有100多米距离的冯老师深有感触。

  2016年5月,陕西省在全省启动实施农村涝池水生态修复整治工程,使涝池能继续发挥作用,并成为“关中留水、陕南防水、陕北引水”方略的重要举措和实现水系联通联调联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具体实施中,各地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按照涝池蓄洪排涝、固沟保塬、应急抗旱等传统功能和水源保护、美化环境、休闲观光功能,聚焦“能恢复蓄水排涝、能修复自然生态、能连通区域水系、能惠及民生需求、能传承历史人文、能持续安全管护”的六能要求,打造了防洪排涝型、人文景观型、生态湿地型、蓄水灌溉型、水系连通型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涝池。把涝池建设成乡间村头水设施、水景观,建设成适宜群众休闲的生态景观和亲水工程,把水蓄起来、让水活起来、使水灵起来,为振兴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增姿添彩,助推实现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目标。

  涝池岸村的涝池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修复整治试点之一。经过水利部门一个多月的努力,对原来的涝池进行了清淤,从“三角形”扩大呈“葫芦”形,容积达到4600立方米。为了保持涝池水质清洁,由宝鸡峡灌区渠道接入了引水管,并配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修复改造后的涝池不仅修复了蓄排水功能,还着力打造生态景观,在周边建设了休闲广场、人行步道、草皮护坡、文化墙、观景亭等设施,供村民休憩娱乐。

  “水利人辛辛苦苦为我们把涝池建得这么好,我们总不能让它又变成过去的臭水坑。我打扫卫生,就是想给村民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想让这种美一直保持下去。”冯老师语气平淡,但说出的话却令我高山仰止。

  冯老师有三个儿子,均已成家,都在宝鸡市城区买了房、买了车,老伴也在城里给帮忙带孙子,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几个儿子轮番叫他去城里住,他都不愿意去。

  他说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吃完饭6点左右,就拿着工具到涝池边去打扫卫生。涝池护坡、涝池边的文化广场,还有涝池周边的道路、生态景观带,都在他的工作范围内。该捡拾的捡拾,该清扫的清扫,该铲除的铲除,打扫一次得3个多小时。从6点开始一直到9点多结束。

  一天两趟。下午5点他又拿着工具准时去打扫,这一干,又是3个多小时。风雨不避,天天如此。没人规定、没人约束,全靠自觉。

  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这谁受得了?还不疯了不成!

  “冬天下雪的时候,应该就可以歇歇,不用打扫了吧?”我问。“那怎么行呢?下雪的时候得去铲雪啊,把路上和广场上的雪都铲除干净。”冯老师说。

  “那下雨天呢?总可以休息了吧?”我穷追不舍。

  “下雨的时候更不敢休息。要是雨势迅猛,就要冒雨去查看涝池的进水口,把进水口的垃圾及时给清理干净,防止堵塞。”听了冯老师的话,我感到特别郁闷,这是一件多么劳累又无趣的苦差事啊!

  就这还只是每天工作的一部分。涝池周边栽植的绿化树木需要定期修剪,修剪一次需要十来天;周边绿化带和涝池护坡上的杂草需要定时清理,每隔一段时间就得锄草。

  一年365天,每天早出晚归,忙碌不停,难道村上什么福利都不给?

  “村上说过要给我发工资,是我不要。”冯老师的话让我惊诧不已。“咱是退休教师,是共产党员,有国家的养老金,怎么还能要村上的钱呢?再说打扫卫生也是锻炼身体啊。”

  冯老师,曾经是良峪小学的一名老师,工作期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连续多年带毕业班,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2012年退休回到村里后,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活动。涝池修复改造实施过程中,他一直坚持义务帮忙,被村上评为优秀党员。

  涝池修复改造后,村民的环保意识普遍得到提高,往涝池里倾倒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但还是不乏有个别人图省事、图方便,顺手把垃圾就倒在了涝池边。还有广场上,离垃圾箱比较远的地方,食品袋、烟头之类的垃圾就比较多,有的人带着小孩甚至在涝池边大便。

  “打扫卫生时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说服教育那些村民,让他们要珍惜现在这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环境,共同维护这一片天蓝、地绿、水清。”冯老师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天看着村民在干净卫生、美丽如画的涝池边休闲锻炼、唱歌跳舞,冯老师说他的心情也是愉悦的、舒畅的,他愿意永远这样坚持下去。

  梁晓声先生曾用四句话描述“文化”: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一直深以为然。冯老师,是我见过的一个灵魂厚重的文化人。

  而也正是因为有了他这样的人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普通人的岁月静好、悠闲安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3月29日

刘艳芹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陕西商洛:“量化赋权”推进饮水工程建后运行管理
水润田原春意浓
陕西汉阴水利局开展“3·15”渔业宣传活动
陕西省榆林市水务局“一站式”便捷高效服务城乡居民
陕西柞水:精细化管理打造饮水工程良性运行升级版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中国水利网微信公众号

投 稿 邮 箱
新闻版:xw@chinawater.com.cn
建设与管理导刊:gcjs@chinawater.com.cn
民生水利周刊:mssl@chinawater.com.cn
现代水利周刊:xdsl@chinawater.com.cn
中国水利网站:abc@chinawater.com.cn
中国水利杂志投稿入口
 
举报电话 :
01063205285   18511059159
举报邮箱: abc@chinawater.com.cn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