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小水务大威力
 
分享到:
2013-05-15
 

水利站参与县重点水利工程 (姜丽丽 摄)

水利站人员深入田间维修水利设施 (姜丽丽 摄)

    中国水利网站5月15日讯(记者 司印居 通讯员 贾希征)乡镇成立“三位一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在农村的作用有多大?

  山东省桓台县水务局局长田玉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近年,我们以县水务局为主导,以镇水务站为依托,构建起基层水利管理服务协调组织、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目前,全县成立镇水务站12个、镇农民用水协会12个、村级农民用水协会146个,聘任村级水管员335名。为提升全县基层水利公共服务效能,维护水利基础设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近,山东省水利厅在桓台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学习桓台县“三位一体”水务模式建设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经验。

小组织大服务

  桓台是个农业大县,也是全国有名的吨粮县,水利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关键性作用。

  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之后,桓台县水务局认真学习,反复研究,从全县水利事业发展的高度出发,制定了《关于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这一方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2011年3月,县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镇水务站全额事业编制进一步明确,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8人,并规定自然减员不减编,进一步巩固了镇水务站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此为契机,水务站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桓台县以井灌为主,现有水务站人员与农村繁重的水利建管任务不匹配。对此,桓台县从实际出发,每个镇水务站都组建起抗旱服务队、工程施工队和水利设施维修队三个专业服务组织,职责明确,任务具体,为农村提供涉水事务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桓台县按照“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理顺镇水务站管理体制。行政业务管理隶属县水务局,党组织关系隶属所在镇党委,并进一步明确镇水务站公共服务和行业管理职能,切实做好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供水服务、水事监督等职能工作。这种“双重管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具有职能明确、管理顺畅、协调有力、调度有序、高效快捷等优势。

  为进一步突出水务站公共服务和行业管理职能。桓台县积极开展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按照“五统一”标准,开展水务站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努力提升水务站服务水平和对外服务形象。目前,桓台县各镇水务站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提高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小协会大威力

  机井如何管理,小型水利工程如何维护,水事纠纷如何调处?一直是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大难题。

  对此,2012年桓台县政府研究确定,每村配备一名村级水管员,实行持证上岗,由镇水务站负责日常管理。并对村级水管员的职责范围、管理权限、任务标准等都进行了明确界定。其主要职责是水情观测、维修养护水利设施、组织灌溉、抗旱排涝和水事纠纷调处等,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重建轻管,只用不管”的状况,做到了“时时有人问、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保障了农田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在建立健全镇村水利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桓台以镇水务站为依托,各镇都成立了镇用水者协会、村用水者分会和协会小组。村用水者协会接受镇水务站指导,其负责人由会员选举产生,享受政府给予的专项经费补贴;协会成员由机井受益户参加,协会小组长就是井长或河长,主要负责一眼机井或一条河,实行“轮流坐庄”的管理模式。

  桓台县水务局副局长宋作华介绍,村农民用水者协会特别是协会小组是用水户自愿组建、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是对镇村两级水利服务组织的有效补充,村农民用水者分会、协会小组在项目建设前期组织农民进行一事一议,组织农民投工投劳,使农户成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

  在田庄镇东埠村采访,村党支部书记、用水者协会会长宋丰江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打井修渠都是村干部开会动员,村民出工出资,事情很难办。俺村村前有条5000多米的引水渠,每到汛期都淹没一些土地。去年汛前,村协会成员积极配合施工队,3天动土1万多立方米,高质量地完成了清淤任务。”

小水务大作用

  桓台县以镇水务站为主体,以村水管员为延伸,以协会组织为补充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在涉水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防汛工作中,各镇水务站每年在汛前对辖区内所有水利设施进行详细排查,及时维修加固桥、涵、闸等水利设施,确保启闭灵活。特别是在2011年“梅花”台风、2012年“达维”台风发生期间,各镇水务站干部职工按照县防指统一部署,协调指导当地群众抢险救灾,大大减少了灾害损失。

  近年,桓台县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先后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水系综合治理等一大批水利建设项目。各镇水务站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全程参与,全面监管,保障了重点工程顺利前行。

  在国家加强黄河水资源调控的大背景下,“井水”更成为桓台农业的“当家水”、“救命水”。桓台县紧密结合实际,在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程上,大搞以机井建设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各镇水务站深入农村,支援农村抗旱打井。近三年来,全县新打机井1620眼,维修病井2350眼,使全县机井达到10000余眼,井灌面积发展到35.15万亩,确保了枯水年份抗旱用水,实现了粮食高产稳产。

  面对水资源匮乏的状况,各镇水务站紧紧抓住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契机,大力发展农田灌溉高效节水农田,因地制宜,引进推广地下PVC管道、喷灌、微灌等先进节水技术,使全县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36万亩,年节水4500万方。

  实行以水养水,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更好地为水利建设服务,是桓台县水务站改革创新的新特点。近年,他们依托自身的技术力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拓展市场,积极承接凿井、筑路、修桥等工程,仅多种经营一项,全县镇水务站年收入达到800余万元。田庄镇水务站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综合经营为基本点,先后创办了水利服务队、工程施工队、凿井队,还开办了加油站、餐饮等多种经营项目,固定资产达到近千万元。

  “三位一体”水务站模式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已成为一个“分工明确、运转自如、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群众信赖”的组织。用桓台县水务局局长田玉国的话说:“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处是水利工程,到处是水利职工。小水务,发挥了大作用。”

司印居 贾希征
责任编辑:李爽
相关新闻
 
山东开展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
山东计划到2035年水土保持率超90%
山东东营市推进工程全周期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山东水文局谋划山东水文经济新布局
山东:破解重大涉水建设项目许可审批难题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