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智慧测站守望长江源
 
分享到:
2022-08-10
 
校测水尺零点高程 记者 贾克文  
  □记者 张明 吴镝
  盛夏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清晨微凉,穿着薄羽绒背心的孩子在路边开心玩耍。
  直门达水文站就坐落在平均海拔3600米的称多县歇武镇直门达村,距通天河河口6公里,扼守着长江源头干流出口。直门达藏语意为“渡口”,自古以来是青海西宁通往玉树地区的通天河上的一处渡口。
  始建于1956年的直门达水文站,至今已收集水文资料66年,是青海省测报流域面积最大的国家重要水文站、中央报汛站,主要负责长江流域金沙江上段水系通天河的水文监测、水情预报、生态监测等工作。可以说,直门达水文站是长江源的资料库,测站地位非常重要。
  进入直门达水文站,院子右侧的一处气象观测场格外引人注目,温湿度自动监测仪、水面遥测蒸发器、翻斗式自记雨量计……各式自动化监测设备整齐安置。
  “站上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很多过去需要人工测量的数据,现在通过这些自动化设备能够更精确、及时地记录下来。我们坐在电脑前就能分析研究数据,这不仅解放了人力,还实现了对数据更深层次地利用。”直门达水文站站长邹海明说,“水文站可测报流域面积约13.77万平方公里,主要是对省界重要断面进行水文监测,相关数据能够反映天然河川径流量。特别是在三江源水资源评估中,我们提供的流量、含沙量等数据对最终评估结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冬天,直门达地区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通天河河面封冻,冰厚接近1米。过去冰期测流,对水文职工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他们要在滴水成冰的天气中,手持钢钎打穿冰层,形成10个以上测流冰孔,一次测流作业往往需要四五个小时。
  水文站前站长祁海峰在一次学习中,看到对方在测流中使用了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原本需要4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测流作业仅用了半个小时。这给祁海峰留下了深刻印象。学习结束后,他就着手申请,陆续引进了一批自动化设备。
  引进自动化设备后,用好才是关键。“刚开始我们主要依赖厂家对设备进行维修,由于厂家距离比较远,设备维修总是延迟,但是水文监测工作时刻不能停。我们主动向厂家学习,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在祁海峰的带动下,水文站员工几乎人人都是设备操作能手。
  在水文站的墙面上,挂着激光粒度分析仪、ADCP、缆道等设备的操作规程,还特别用红色标注了注意事项。这都是大家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出来的规程,能够确保测量数据精确有效。
  经过多年建设,直门达水文站已经成为青海省自动化程度最高、监测项目最全、实验条件最好的测站。
  要为长江源精准“把脉”,不仅需要完备的硬件基础,同样需要水文人的奉献值守。
  邹海明刚到直门达水文站时,对祁海峰的印象是严肃、不太喜欢说话。然而,相处久了,发现“老祁是最有乐子的人”。
  “老祁”更让大家感动的是,“逢年过节,他总是主动要求在站上值班,让其他同事先回家团聚。站上的同志生病了,他第一个站出来,放弃自己的探亲假期,接替完成工作。”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水文站的职工。
  邹海明说:“工作的外部环境没办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2016年直门达水文站盖了新房,房子周边光秃秃的,站上的员工把水文站当成自己的家一样,自发栽树种草,如今这里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
  临近退休的祁海峰依然坚守在水文站,站好最后一班岗。在直门达水文站,还有许许多多的前辈在这里坚守过、奉献过。水文人的精神也在一代代传承着,成为他们坚守的动力。
  目前,青海省共有36处国家基本水文站,其中约半数的水文站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艰苦偏远地区。广大基层水文职工坚守在山间、河畔,为防汛抗旱、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利用等提供坚实的水文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8月10日
张明 吴镝
责任编辑:孟京
相关新闻
 
强化政治站位 护好中华水塔
青海贵德县:积极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奋战高原 治水兴水
青海海北州开展《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
西干渠32号隧洞贯通 青海引大济湟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