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强化政治站位 护好中华水塔
 
分享到:
2022-07-05
 

  □青海省副省长、省级河长 刘涛

  青海省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我自2020年5月起,担任青海省省级河长,责任河湖包括长江、澜沧江、湟水河、隆务河、大通河、黑河以及黑泉水库、纳子峡水库、石头峡水库等“六河三库”,同时分工负责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

  近年来,青海以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和“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六河三库”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压实“六河”流域4897名河湖长、8491名河湖管护员以及“三库”行政、技术、巡查人员责任,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水质稳中向好,各断面年均水质均达到Ⅲ类或以上,其中,长江、澜沧江出境水质稳定在Ⅰ类。

  搭建青海湖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

  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湖仙女湾实地考察,对深入推进青海湖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

  我们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重大要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统筹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各项工作,环境治理措施更加有力,生态治理成效更加突出,生态惠民成果更加明显。

  结合青海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青海湖以流域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以创建国家公园为目标,构建青海湖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优秀生态文化传承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打造全国重要的自然体验和生态教育平台(“一屏六区一平台”)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深入研究,相继编制完成《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规划》《青海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青海湖流域科研监测体系规划》。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和措施,编制生态旅游、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规划等,启动建设生态教育基地,包括鸟岛观鸟基地、普氏原羚科研救护中心、湟鱼洄游观赏基地。立足流域,系统保护,综合施策,实施了青海湖湿地保护与修复、科研监测体系建设等18项重点生态项目,建立生态监测、保护修复、设施建设等滚动项目储备库。通过科学的生态保护措施、高质量发展规划,全方位、高水平搭建起了青海湖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的“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把国家生态战略落实好、国家公园建设好”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立足青海湖全流域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坚决扛起保护好青海湖的主体责任,紧盯国家公园创建目标,探索出一条湖泊型国家公园创建的路子,努力把青海湖建设成为生态友好、绿色发展、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国家公园,永葆青海湖碧波荡漾。

  进一步强化湟水河治理保护

  湟水河是黄河的第三大支流,湟水河治理保护成效关乎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4月28日,我签发了湟水河1号河长令,进一步强化湟水河治理保护。

  我们将从强化河湖长制、加强河源保护、从严控污减排、落实生态流量、严格岸线管控、规范取水管理、深化环境治理等七个方面入手,加强湟水河治理保护。沿湟各地、省直有关部门、各级河湖长扛起源头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切实履职尽责,统筹谋划,标本兼治,对湟水源头实行更加严格的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维护湟水源头天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实施湟水上游河道、湿地、退化草场治理修复工程,强化湟水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监测评价,稳固湟水源头活水。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提升水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流量保障机制,加强监测、预警、监管,统筹调度,让河流流动起来,把湖泊恢复起来。

  我们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举措,在湟水河治理保护工作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建立水电站保障下游生态用水定期检查制度,确保水电站生态流量持续落实到位。沿湟各地、省有关部门履行属地管理、行业监管职责,加强岸线分区管控、用途管制,严格涉河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监管。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遏增量、清存量,将整治重点向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延伸。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做实问题动态复核、清理整治、核验销号等工作,确保按期全面完成整治任务,督导沿湟各地开展违规取用水问题排查,持续推进取水口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问题整改,务实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取得实效。

  特殊省情定位赋予了青海重大的使命任务。作为省级河长,我将和全省各级河湖长一道,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衔接协调,督促做实做细相关工作,履职尽责、守河护水,推动河湖面貌改善,为保护青海省河湖生态环境持续贡献力量,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7月5日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青海贵德县:积极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奋战高原 治水兴水
青海海北州开展《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
西干渠32号隧洞贯通 青海引大济湟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青海“世纪工程”最后一条隧洞贯通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