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宁夏:保水保土保生态
 
分享到:
2022-06-14
 
  □本报记者 孟砚岷

  仲夏时节,宁夏回族自治区毛乌素沙地边缘的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灌木丛五彩缤纷,翡翠湖水面清澈照人……昔日“沙洲”变“绿洲”,筑起了阻止毛乌素沙地南移和西扩的“绿色长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夏坚持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5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60%,南部山区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巨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 

  来到清水河固原市原州区段,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经过10多年的持续努力,清水河水质达到Ⅳ类,为清水河水质数据监测多年来最好。 

  彭阳县“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治理经验在全国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推广。隆德县“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河库共治、高效节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成果入选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盐池县、原州区、隆德县获得“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称号。 

  宁夏严格落实水土流失治理目标责任制,坚持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荒、治沙“六结合”,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和淤地坝建设,南部山区探索出“山顶封山育林、山坡荒山造林、山脚退耕还林、山村生态移民”治理方式,形成了“工程引水、水库蓄水、地窖存水、智能节水、生态养水”水生态建设模式,蓄水保土功能显著增强。 

  5年来,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由1.96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57万平方公里,减幅达19.9%,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减少到5310平方公里,减幅达48.1%,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的转变。 

  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向好 

  六盘山西麓,草如茵,柳如烟。凝碧流翠中,美丽隆德县移步换景。 

  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400毫米降水线精准造林等生态工程,彰显固原市隆德县主动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承载着隆德县构筑六盘山地区生态屏障、守护黄土高原“绿肺”和“水塔”的历史责任。 

  宁夏坚持封山禁牧不动摇,以“一河三山”为重点,持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全区恢复湖泊湿地50余万亩,湿地保护面积达31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分别由2015年的13.8%、52%提高到现在的15.8%和56.5%。 

  宁夏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了“天上看、地上测、网上管、实地查”的立体监测体系;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高效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强化日常监管,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查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案件。 

  近五年,全区各级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071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和报备1069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0.24亿元,使生产建设项目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如今,贺兰山、六盘山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区400多种野生动物和近千种野生植物得到全面保护,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向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不断显现。 

  蹚出山绿民富新路 

  宁夏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聚焦脱贫攻坚目标,围绕重点贫困乡村因地制宜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库井窖池坝综合利用。全区新建水平梯田45万亩,累计建成旱作“三田”660多万亩,变昔日“三跑田”为“三保田”。 

  “山绿了、水清了,村里8000多亩林地和草地成了‘绿色银行’。”彭阳县新集乡周庄村村委会主任王华感慨地说。 

  20多年来,彭阳县实施山绿民富共赢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全域绿化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昔日的黄土地,如今已实现山绿、地平、草丰、林茂,成为黄土丘陵半干旱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样板工程。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为群众增收带来了巨大潜力。如今,彭阳县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以上,境内红河、茹河、安家川河3条主要河流地表水水质平均为Ⅲ类及以上,县域生态效益由量的变化转变为质的飞跃。 

  宁夏创新治理理念,水土保持与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统筹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扶持起了以龙王坝、金鸡坪为代表的乡村游,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基础。南部水源涵养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增长70.7%,实现了山绿与民富双赢。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6月14日
孟砚岷
见习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宁夏:织牢扬黄干渠供水安全网
宁夏水利厅部署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工作
宁夏银川市启动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
宁夏渠首管理处打造水利行业节水示范机关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启动“内循环” 巧破“水难题”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