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还是这“一方水土”
 
分享到:
2014-06-27
 

  

    □ 本站记者 孟砚岷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对于宁夏同心县田老庄村群众来说,一方水土却养活不了一方人。

  6月18日,正在宁夏中南部旱作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枸杞田里除草的魏存全谈起过去生活,言语中不无苦涩。在田老庄村,当地人把旱耕地叫做“望天田”,意思是播下种子,能否有收成完全看老天的“脸色”了。全家6口人,旱地有100多亩,一年辛苦下来,往往连温饱问题解决不了。地里庄稼没有保障,家里收入主要依靠养羊,舍饲养殖后,为了给羊开“小灶”追膘,还曾晚上偷偷到草地放羊。

  田老庄村是同心县典型的“雨养”农业区,像这样的旱作耕地全县有144.9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近70%。同心县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1300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为409立方米,仅为全国比例的18.6%。干旱缺水导致当地农民增收缓慢,生态环境脆弱。

  2011年,同心县实行县内生态移民,魏存全和乡亲搬迁到了下马关镇南安村,住进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种上了水浇地。县水务局统一规划,在下马关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发展滴灌枸杞种植基地2.5万亩。

  宝贵的扬黄水经过渠道输送,流入5万方沉沙调蓄水池,净化处理后,科学配置的肥料进入田间节水器,亩均耗水不足120方,比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由于水肥一体化的精准灌溉,2012年当年种植的枸杞亩产鲜果100斤,2013年亩产鲜果500斤,今年预计年产鲜果1000斤,亩均效益预计5000元以上。土壤好,无污染,品种优,枸杞上市后成为商场的抢手货,精选的上等果实一粒卖到了一元的价格。

  小小滴灌催生的神奇效益让村民大开眼界,也让魏存全从靠天吃饭的农民成为企业生产工人。他的土地流转给枸杞企业后,每亩地每年有440元的承包费,每月还拿回2000元的固定工资,这让他心里乐开了花。

  2007年以来,同心县累计投资6.02亿元,发展高效节水面积23.15万亩,累计种植枸杞面积为7万亩,种植圆枣6.59万亩,中药材2万亩。当地农民转为林果产业工人就地打工,年收入平均达到1.5万元。

  同心县地处宁夏最为干旱缺水的中部干旱带,在不增加引黄水量的情况下,宁夏中部干旱带的11个市县通过创新输水、灌溉和种植方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73.2万亩,形成40平方公里的人工绿洲,农产品总产量达到19.62亿公斤,净效益达到4.55亿元,是实施前的4.3倍,23万群众从节水特色农业中受益。

  今年33岁的锁俊花是回族妇女,结婚后围着锅台、孩子和丈夫转,平时连家门都不多出,如今却是枸杞园里风风火火的女拖拉机手。这对于山里人来说,可真是新鲜事。锁俊花喜悦地说:“如今手里有钱了,心里畅快了,日子越过越滋润了”。

  一场细雨过后,田老庄村山川草木葱茏,片片枝繁叶茂的乔灌木招展成耀眼的风景,休养生息的家园终于披上了喜人的绿装。这也昭示着搬出大山的人们生活会越来越好,风光无限。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6月27日

孟砚岷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宁夏银川市出台节约用水奖补办法
破困局 谋新路
宁夏部署水利建设重点领域安全监督检查
宁夏:让绿色成为塞上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宁夏红寺堡扬黄“幸福水”泽被旱塬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