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内蒙古敖汉旗百万亩农田节水2亿立方米
 
分享到:
2019-05-24

  中国水利网站5月24日讯(特约记者 张国锋)时下,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农民忙碌着开展膜下滴灌农田耕作,群众将膜下滴灌技术作为抗旱保丰收的必要措施,紧抓不放。现状,全旗已建成115万亩高效节水膜下滴灌农田,节水2亿多立方米,极大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农田丰收,农民增收。

  敖汉旗是以农业为主,农牧业结合的大旗,同时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旗耕地面积38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30万亩。敖汉旗独特的农耕条件和自然环境形成了玉米、杂粮、杂豆、经济作物等几类种植区,玉米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这其中,膜下滴灌工程在大旱之年确保“百万亩抗旱保苗工程”发挥着巨大作用。2014年,该旗实施膜下滴灌工程67.5万亩,其中,新建面积20万亩,在大旱之年,有效利用膜下滴灌技术产粮10.1亿斤,用四分之一的耕地面积生产出了近全旗50%的粮食产量,确保了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21.6亿斤,农业部授予该旗“全国产粮大户”,这一荣誉以保持了5年。

  为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发展膜下滴灌,敖汉旗水利局加大了对膜下滴灌这种省时、省力、省钱而且是节水、稳产、增粮的宣传力度,使群众牢记“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通过效益吸引和典型引路,涌现出了一大批靠膜下滴灌发家致富的典型。古鲁板蒿镇东他拉村农民梁国强是全国种粮大户,有膜下滴灌面积16000亩,创造了沙地种粮年年丰收的佳话。

  长胜镇素有“敖汉粮仓”的美誉,随着由过去河水漫灌转为井灌,水浇地面积仅为8万亩,且沙性土壤每亩传统灌溉方式一次用水300多立方米,大量用水难以保证,而膜下滴灌一次仅用水15立方米,一年浇五次,只用了70多方水 。水资源量的改变迫使农民重新考虑改变耕作方式。2011年以来,长胜镇在旗水利局的指导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现在发展膜下滴灌16万亩,占全镇农田耕种的80%,在去年的大旱之年,膜下滴灌发挥了巨大效益,亩平均收玉米750多公斤,最高产量达到1200公斤,总增收粮食3000万公斤,每亩地纯收入500元,总纯收入6000万元,

  丰收乡上坡地较多,过去种一坡收一车是常见的事,现在有9万多亩实施了膜下滴灌节水,一亩地谷子由100来公斤,增到350多公斤。农民说:“膜下滴灌节水,增收,省时、省力、省钱”。

  5月21日,敖汉旗膜下滴灌玉米以完成春播,进入大田管理。膜下滴灌高粱、谷子、甜菜、葵花播种已经开始。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5月24日

张国锋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内蒙古敖汉旗:滴水滋润瓜果香
内蒙古敖汉旗:万亩坡地变梯田 铁牛整地春耕忙
内蒙古:老哈河大北海至崩河入口治理工程进展顺利
内蒙古敖汉旗: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04个自然村受益
内蒙古:“一湖两海”泛清波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