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精准施策 御洪有方——江苏徐州市成功防御沂沭泗地区60年来最大洪水
 
分享到:
2020-09-01

  □本报通讯员 颜笑

  8月13日夜间至14日,一场突发强降雨袭击了沂沭河中上游地区。受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发生大洪水,沂河发生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

  江苏省徐州市地处沂、沭、泗诸水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集中的暴雨落区,极快的洪峰生成,较大的流量峰值,给此次洪水防御带来极大挑战,让徐州在今年的防汛救灾“大考”中再遇新难题。

  洪水无定,御洪有方。面对严峻汛情,徐州准备充分,调度科学,防守有力,交出了一份“无人员伤亡、无重大损失、无重大险情”的圆满答卷。

  细致部署 增添防洪“底气”

  防汛抗洪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迎战沂沭泗地区大洪水工作,市委书记周铁根、市长庄兆林等人多次部署防汛抢险工作,并分别赶赴抗洪一线指导;徐州军分区司令员刘来贵、副市长王维峰坐镇一线,靠前指挥。

  8月14日,徐州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繁忙而有序。“启动沂沭河地区防汛应急响应”“提前做好分洪准备”“商请省防指、淮委预降骆马湖水位”……一道道指令从指挥部先后发出。

  13时,徐州市防指将沂沭河地区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16时再提升至Ⅰ级,全面动员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巡堤查险,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市、县两级防办即时通过微信、短信、传真等方式,向各级各有关单位、各镇等发布(转发)各种预报、调度和实时水情信息等4万余条,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超前研判,精准施策,调峰驯洪,化危为安。结果证明,正是细致调度、科学防控,增添了徐州市的防洪“底气”,最终做到了不垮一堤一坝一库,无一人伤亡。

  严防死守 汇集抗洪合力

  防汛工作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汛情发生后,徐州市迅速成立由水务、应急管理、公安、交通、武警、消防救援等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组成的2个工作组,全力指导配合当地组织抗洪。徐州市及邳州、新沂两地累计投入巡堤查险及抢险力量39 861人,不眠不休加密巡查行洪河道。

  “快来看,堤后渗水了!”8月15日8时左右,在沂河郭家村段,巡堤人员发现左堤背水坡出现一处渗水。徐州、邳州两级防指第一时间组织现场救援,专家现场商定抢险方案,徐州军分区抽调民兵600名,徐州消防救援抽调队员60名,每个乡镇抽调人员30名全力抢险。

  除了抢险人员,附近村民也赶来支援。在新沂姚庄闸老闸南渗水抢险现场,有的老人把家中被单裁成条,帮助扎口袋,有的小孩子帮忙把编织袋撑开,在大家合力推进下,渗水险情得到及时处理。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在战斗。在沂河、沭河岸边,9个临时指挥部设立,沿线100多个党支部全部投入到防汛战役中,每天数千名党员在一线严防死守、筑牢子堤,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完善体系 重器奠定基础

  日益完善的水工程体系是护民安邦的重器。长期以来,徐州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全力补齐防洪排涝短板,水工程体系为防御此次超历史洪水提供了支撑。

  历史上的徐州饱受洪灾之苦。20世纪50年代初,徐州完成了沂河、沭河的整治和嶂山切岭,打开了山东过境洪水的入海通道;1957年和1958年,兴建了大运河邳苍分洪道、骆马湖水库和黄墩湖滞洪工程,使洪水归槽;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实施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一期、二期(续建)工程,沂沭泗水系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经过长年不懈的治理建设,沂沭河地区基本形成了由水库、河道堤防、控制性水闸、分洪河道及蓄滞洪工程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当前,徐州市正在积极争取将境内工程纳入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规划,逐步将沂沭泗水系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人民至上,力保安澜。8月17日上午,沂河、沭河15亿立方米洪水安全入海,沂沭泗地区60年来最大洪水抗御战迎来胜利收官。周铁根说:“为水利、应急等部门,消防、驻军、应急救援组织,以及新沂、邳州党委政府工作有力、措施到位点赞!”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0年9月1日

颜笑
相关新闻
 
江苏姜堰:“样板河”掀起全域生态治理“范”
部署全方位 协调无缝隙 防守不留白——江苏成功抗御沂沭泗地区1960年以来最大洪水
江苏水文全力迎战沂沭泗超标洪水
江苏出台首个水库管理与保护规划
江苏姜堰:小流域综合治理助力“碧水保卫战”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