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全部“清零”背后的抗旱阻击战
 
分享到:
2022-12-21
 
  □本报通讯员 何青

  目前,湖南省农村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全部“清零”。 

  “清零”,意味着湖南历时4个多月的“抗大旱、抗长旱、抗极端干旱”,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面对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气象水文干旱,全省以精准的“战术”、精良的“武器”、精进的人员,全力推进抗旱工作,保障全省生产生活灌溉用水。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湖南粮食总产量603.6亿斤,连续3年超600亿斤。 

  “战术”精准—— 

  部署在前 行动在前 

  在抗旱阻击战正式打响之前,战略部署已经启动。 

  3月25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基于气象、水文部门对2022年汛期雨情水情趋势的预判,确定了今年抗旱工作总目标。4月—5月,湖南省委书记、省长在省水利厅调研时,再三强调要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建设,做好抗旱和保电的水资源准备。 

  研判在前,部署在前,全省上下行动也在前。 

  3月,湖南省水利厅开展灌区保粮调研,要求各灌区科学制定配水计划,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准备。4月底,省水利厅发布2022年加强防旱抗旱工作专项行动方案。 

  筹谋长远,为“排兵布阵”提供了充足时间。旱期来临,全省更是对策频出。 

  湖南省水利厅建立“7531”精准防旱抗旱工作机制,要求7天滚动预测、5天研判预警、3天调度交办、1天督促落实,并且建立防旱抗旱工作专班,抓好滚动预测、信息掌握、研判预警、任务交办、调度管理等工作,形成高位推动、省市县联动的工作格局。 

  全省7.3万处各类灌区,保灌面积达4212万亩,灌区农田总体旱情发生率控制在1.5%以内,且均通过有效措施得以缓解。 

  “武器”精良—— 

  准确预测 多方“开源” 

  全力抗旱离不开精良有力的“武器”。湖南今年新建394处固定墒情监测站点,与之前105处固定墒情监测站点共同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善的监测站网体系。同时,今年新建成的旱情态势感知系统,可以直观监测到褐、红、橙、黄不同等级的干旱分布情况,为抗旱资源精准配置提供了技术保障。 

  围绕找水工作,湖南发动各方力量,借助多种手段,全力以赴多方“开源”。 

  各地采取水库调水、外河调水、泵机提水、疏浚引水、筑坝拦水等综合措施,累计向洞庭湖区调水补水90多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中晚稻灌溉用水。气象部门抢抓有利时机,开展地面、飞机增雨作业,累计增加降水近12亿立方米。应急部门及时为村民送水上门,全省共出动送水车辆约15.39万台次,累计送水110多万立方米。 

  人员精进—— 

  全力以赴 冲锋在前 

  锚定防旱抗旱这一目标,全省水利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冲锋在前。 

  湖南省水利厅开展“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行动,组织各级水利干部下田间、入农户、抓水源,支持群众抗旱。省、市、县(区)三级累计派出工作组1.4万多批次8.2万多人次,帮助解决保灌保供问题8800多个。 

  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加大对农村因旱饮水困难问题的实时调度和解决力度,派出专家组、工作组进村入户,通过应急送水、管网延伸、打井找水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难题。特别是对送水人口超百人的414个村、34个存在供水风险的千人以上工程,分两批次派出近150个工作组督促指导。 

  10月上旬干旱高峰期后,在全省未发生有效降雨的情况下,旱区各地持续通过管网延伸等措施,逐步减少因旱饮水困难需送水人数,直至“清零”。 

  旱情虽逐步缓和,但是湖南各地并没有按下防旱抗旱“暂停键”。凭借此次抗旱的宝贵经验,湖南将继续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主动战”。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2年12月21日

何青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溪河编织锦 幸福满山涧
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灌区工程基本建成
抓机遇 强引擎 促效能
多策并用做好防旱抗旱 全力保供水保秋冬种
湖南金塘冲水库工程可研报告通过审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