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问“烤”三湘大地
 
分享到:
2013-07-30
 

  中国水利网站记者王琳7月30日报道: 湖南持续“受烤”,全省旱情加剧。当前旱情到了什么程度?湖南水利如何抗旱救灾?水利工程对于缓解旱情到底发挥了怎样的功效?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据统计,截至7月28日, 全省107个县市区980万亩农作物受旱,近98万人、43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山丘区、矿区等水源紧缺地区,靠组织应急送水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254条溪河断流、298座小型水库干涸。对局部生态造成一定影响。

  省防指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旱情主要特点为范围广、发展快、影响大。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降雨少、来水少,蒸发大、失墒快,蓄水不足、用水大,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面对持续加重的旱情,7月25日12时,湖南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当日,省长杜家毫就当前抗旱工作专门作出批示,要求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县领导要深入基层指导抗旱工作,要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把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省水利厅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6日至28日,29日至8月3日,两次派出工作组赶赴14个市州了解旱情、灾情,深入到各市县一线指导抗旱救灾。

  全省各地在省防指的科学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鏖战旱魔。

  积极调度工程补水。7月17日,益阳桃江站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省防指调度柘溪电站实施补水,有效缓解了下游旱情。长沙市防指于18日和22日两次下达调度命令,及时向沩水下游补水,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衡阳市19座中型水库停止发电保供水。大圳灌区从6月6日开始,果断停发水电保灌溉,确保40余万亩农田用水需求。铁山灌区自7月初以来,累计供水近3000万立米,确保近7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双牌灌区管水人员每天根据各支、斗、农渠的用水情况,勤开勤关水闸,累计输供水0.95亿立方米,保灌面积达31.2万亩,确保30多万亩农田完成“双抢”。

  抓紧抢修水毁工程。衡阳市紧急抢修欧阳海灌区险工隐患,确保耒阳、衡南60万亩农田按时通水。张家界永定区发动干部群众1500余人次,疏通渠道1万多米,整修坏损渠道10余处。炎陵县对河东灌区水库及渠道、西山渠道等重点渠道清淤防渗修复长9570米。

  想方设法引水提水。岳阳平江县组织劳力近5000人次,通过临时打堵修堰1430处、开沟开渠18.40千米引水抗旱。邵东县杨桥镇大石桥村有一深度30米的地下废弃矿井存有大量积水,当地党政领导现场勘查矿井情况后,在确保人员安全、水质可用的情况下,安排资金5万元购买水泵、电机等设备,并指派安监、国土负责人到现场指导,确保安全。经过15天的努力成功引水灌溉,实现了大石桥村70%的水稻保收。

  开展应急服务。旱区县级抗旱服务队充分发挥技术和装备优势,深入抗旱一线,积极开展打井取水、应急送水等抗旱减灾服务。娄星区出动抗旱服务队员290人次,抢修各类水利设施40多处,抗旱浇灌面积4.1万余亩,临时解决饮水困难群众200余人。岳阳华容县抗旱服务队利用挖机、发电机组等机械优势提水抗旱,共疏挖抗旱渠22条2.8万米。衡南县抗旱服务队利用今年新购置的抗旱设备,共派出送水车22趟,走村入户,积极为群众开展抗旱服务。苏仙区组织机动运水车辆先后送水30车次,确保了栖凤渡镇南楼村、望仙镇塘溪村等饮水困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桃源县抗旱服务队出动拉水车,为三龙村长湾组群众送去生活用水,切实解决了村民到3公里以外挑水吃的难题。安化县抗旱服务队维修补充输水管道1200米,电缆线800米,及时组织10多个抗旱小分队启动250多套移动抽水机组进行抽水抗旱。

  据统计,全省约投入抗旱劳力251万人次,启动抗旱泵站1.4万余处,机动抗旱设备26.4万套,机动运水车辆1.3万台,临时解决饮水安全人口36.5万人,大牲畜16.2万头,累计抗旱浇灌面积366.7万亩。

  省防指负责人对记者说,高温连旱是对水利工程能否发挥效益的巨大挑战,更是最好的检验。

  除险加固增强了水库的蓄水能力。双峰县花山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后蓄水40多万方,保证了30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祁阳县已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75处,增加蓄水880万方,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6万亩。永州炭木冲水库在加固前渗漏十分严重,通过除险加固后,蓄水能力明显提高,今年以来已连续放水抗旱40余天,目前仍剩余30余万方,改善了0.34万亩农田灌溉条件。

  续建配套提高了灌区的灌溉效益。娄底市共投入1.5亿元进行了灌区续建配套,设计灌溉面积76万亩,在今年的抗旱中,这些项目发挥了作用。永州宁远县水市灌区通过配套改造工程,实施干渠防渗工程15.9千米,恢复、新增灌溉面积1.2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1万亩,目前能够保证80%以上的受益面积正常供水。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32提高0.41。

  农村安全饮水解决了喝水难的问题。益阳安化县冷市镇集中供水工程已解决了集镇及附近农村居民6000多人生活用水问题。娄底市已建各类集中供水工程1289处,各类分散型供水工程3863处,在水源水量减少情况下,仍然能确保163万人正常供水。祁阳县全县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31处,分散型供水工程15处,共解决30.83万人饮水困难,今年祁阳旱情严重,但仍能确保22.4万人正常供水。新田的三井、道县的横岭乡等地建成的人饮工程也解决了当地干旱死角区的百姓喝水难问题。

  小农水建设扩充了水源。沟渠疏浚、河塘整治、山平塘清淤等小农水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山塘蓄水能力。涟源市石马山镇龙江村,通过实施小农水工程,在当前严重干旱的情况下,200多亩水稻都得到了有效灌溉,早稻丰收,晚稻已全部移插下去。邵阳县的黄荆乡,山塘蓄水成了当地人畜饮水的唯一水源,在当地抗旱中起到了保命作用。

  下阶段湖南抗旱形势依然严峻,三湘大地仍将面临“烤问”,湖南水利将用抗旱救灾实际行动给予一份最真诚的回答。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7月30日

王琳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湖南麻阳县1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犬木塘水库有序建设
下好监督“一盘棋” 生态流量“满盘活”
强化五个能力 护好一江碧水
益阳市资阳区:八大治理措施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