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源头水出清如许
 
分享到:
2021-06-08
 

陶岔渠首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出水“水龙头”和“总阀门”,控制和调节北上的水量 (记者 李先明
  □记者 李先明 吴涛 陈萌 杨晶 通讯员 刘铁军
  5月26日中午,从丹江口水利枢纽出发,沿着丹陶公路一路奔驰,约40分钟,陶岔渠首工程到了。
  恰遇一大队人马先一步进入渠首大坝,是当地单位组织职工来这里做团建活动。他们饶有兴致地参观工程,询问总书记在大坝上考察时的情况,最后展开党旗合影留念。
  约两周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引水闸运行情况。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求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书记离开以后,许多人慕名来此参观,站到总书记站过的地方照相,顺着总书记眺望的视线感受这里的风物。
  站在渠首大坝上,向上游眺望,艳阳之下,丹江口水库烟波浩渺;向下游看,宽约60多米的碧水顺着长渠奔腾而去。渠道两岸绿意葱茏,繁花点缀,行走其间,一步一景。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大水缸”,陶岔渠首就相当于出水的“水龙头”和“总阀门”,控制和调节北上的水量。
  “作为中线干线千里长渠之始,渠首位置意义重大。渠首工程全长185公里,包括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和渠道工程两部分。”南水北调中线陶岔管理处处长王西苑说,“每一秒钟,就有约400吨水,利用陶岔渠首到团城湖近100米的落差,从这里自流向北方。同时,渠首段又是流量最大、开口最宽、挖深最深的一段。必须毫不懈怠,全力做好工程安全、水质安全等工作,确保一渠清水送向北方。”
  丹江口水库的水进入渠首大坝需要经过“三道关”。王西苑向记者介绍,两道拦网用于阻挡体积较大的漂浮物,再用清漂机器人“查漏补缺”。
  记者在渠首坝前看到了正在作业的清漂机器人。它像一艘航模小船在坝前水面上不知疲倦地游来游去,用前方的触角收集小漂浮物,灵活自如,成为坝前的一道风景。“机器人看着小巧,但内置的过滤网孔径最小只有5毫米,足以让漂浮物无处遁形。而且,相比于人工打捞,操作机器人时工作人员可站在大坝上,视野开阔,高效又安全。”王西苑说,机器人单次可收集漂浮物300千克,每天累计作业8小时可收集1000多千克漂浮物,还具有自动卸渣功能。之前采用人工打捞时,2人每天工作8小时才打捞漂浮物近500千克,并且水上作业安全隐患较大。
  在渠首大坝右岸,康静伟正和同事进行斜管监测,一个测量,一个记录,配合默契。他们是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渠首分局负责现场安全监测的作业员。
  康静伟说:“沿线布设了安全监测仪器设施,确保渠道及输水建筑物的安全。我们主要的监测项目有表面垂直位移、表面水平位移、内部水平位移、地下水位等。”
  不仅如此,依靠中线建管局近年来推进的“智慧中线”建设,沿线各管理处开展安全监测更加高效。巡查维护系统采用IT技术、移动技术、GIS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巡检有计划、过程有监督、事后有分析、处理可追踪”;依托全线布设的8万余个安全监测点,实时监测渠道安全;开发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对水位尺数据读取、人员入侵检测等多种场景视频图像的自动研判和上传告警……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判,高标准处置,确保工程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南水北调,成败就在于水质好坏。渠首人,深知责任重大。
  从陶岔渠首入渠口顺流下行约600米,来到陶岔渠首水质自动监测站。这里是丹江水进入总干渠的第一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也是全线监测参数最多的一个站。
  水质监测人员陶丽和彭文文正准备采集水样。她们穿着橙色救生衣、白色监测服,拿着取样的工具来到监测点。风大水急,脚下的桥晃晃悠悠。她们扎稳脚步,抛出取样器,轻拉绳索,清澈透亮的水样被取回。
  渠首的一滴水,要经过层层检测,才被“放行”流入沿线城市。渠首分局水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李仪介绍,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共计有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24小时动态监测水质。在2020年全年监测中,渠首的水366天里有360天达到Ⅰ类水标准,占比98.4%。
  “总书记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水利职工,坚定了大家干好水利工作的信心。”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渠首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万金波说,“作为一名基层护水人,无比激动,备感自豪,也深感重任在肩。今后要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管好、护好工程,为南水北调贡献更大的力量。”
  源头水出清如许,渠外花开正可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乃至全线的护水使者们,饱经风雨历练,坚守在供水一线,于细微处精心呵护工程安全,用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实现安全运营,以满腔的赤诚守护这座世纪丰碑,护佑一渠清水造福两岸人民群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6月8日
李先明 吴涛 陈萌 杨晶 刘铁军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坚持节水优先 把水资源刚性约束真正立起来强起来硬起来
滴水涌泉总有痕
当好建设者守护者践行者 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南水北调知多少(中线工程篇)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