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润泽黔山四十载 水美黔景徐徐来
——贵州水利改革发展扫描
 
分享到:
2019-01-17

    □通讯员 冉阿建 王伟康

  40年风雨兼程,40年水美黔景。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千方百计推进水利建设。贵州相继成立或恢复水文、勘测设计、水利职业教育、水土保持、农村电力、水利施工等机构,全面开展水资源调查、水利规划编制、水利科学研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综合经营、中小水电开发、水土流失治理、防汛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等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40年来,贵州水利经历建设起步、全面推进、提速奋进的3个阶段,水利工程实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改变,水利改革实现由浅到深、由单一到全面的转变,持续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事业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迈进。

  全力补齐工程性缺水短板

  贵州不缺水。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特殊气候,年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106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达280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贵州又缺水,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过渡带,山地和丘陵占了92.5%,岩溶发达,土层稀薄,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深山区,山高坡陡,有水难留,有雨是灾,无雨便旱。加上水利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工程性缺水要通过建工程来解决。

  改革开放后的20年,贵州水利顺利起步,相继新建续建了兴义兴西湖水库、湄潭湄江水库、花溪松柏山水库等中小型水库1500余座和1200余座中小型水电站。进入新世纪,贵州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到2010年,先后建成了赤水香溪沟、都匀茶园水库等一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又开工建设了18个中型水库,规划建设了10个大型灌区和118个中型灌区,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渴望”工程和“解困”工程,325座病险水库得到治理。

都匀三江堰水生态公园。 杨良强 摄

  2010年12月31日,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吹响了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号令。贵州抢抓机遇,迅速行动,于2011年3月9日出台《贵州省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领域,通过用5至10年的时间,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同年7月,《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简称“三位一体”)出台,这是贵州首个国家级层面的综合规划,总投资1472亿元,夹岩、马岭、黄家湾等大型水库、142座中型水库和286座小型水库进入国家水利建设规划。

  在“三位一体”规划的总布局下,贵州于2013年启动了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小康水行动计划”,2015年启动了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启动了“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战略行动……跟着改革发展的节奏,贵州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一大批工程进入规划并开工建设,水利事业一路高歌猛进,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水利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纵观40年来的贵州治水兴水篇章,“十二五”以来的8年时间,是贵州水利改革发展最为精彩的一页。8年时间水利投入超过2200亿元,2015年至2018年连续4年投入超过300亿元。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348座,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建成并向贵阳通水,夹岩、马岭、黄家湾3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凤山水库初设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型水库投运的县达74个,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从“十一五”末的92亿立方米提高到120.8亿立方米。这期间,1500万农村人口告别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农田灌溉250万亩,治理病险水库109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实施中小河流治理636个,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39.6万千瓦。这8年,是贵州水利改革发展历史以来投入资金最大、建设速度最快、改革力度最强、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

  如今,行走在黔山大地,一颗颗水明珠镶嵌在山川峡谷,一条条沟渠穿梭乡村田野,一股股清泉流进千家万户,一条条江河焕发生机。

桐梓县官仓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节水喷灌现场。 杨良强 摄

  水利改革焕发生机活力

  打破才能得生机。2014年,贵州全面启动水行政管理、水利投融资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八个方面19个专题行动,改革力度之大、涉及领域之广前所未有。

  “国家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到”。长期以来,贵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缺位,国家、集体、受益户三者的职责和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脱节,长期处于“有人用,无人管”的状况。

  面对困境,贵州全力推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确保每个市(州)和贵安新区有一到两个试点,明晰了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搭建了一批管理平台和创新了一系列制度。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率先全国三年完成,探索创新“三权剥离、分类明晰”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纳入改革的42.6万处小型水利工程落实了管护主体和责任。把原来村、镇无人管理的小型水利设施“烫手山芋”变成了人人想要的“香馍馍”,让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达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黔中枢纽库区。 胡吉斌 摄

  为激发基层水利服务活力,贵州按照“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整合乡镇水利站,组建以小流域、灌区为单位的片区水利(水务)站(所、分局),有效解决基层水利人员长期不从事水利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技术力量不足两个方面问题,打通了基层水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省共成立1184个基层水利(水务)站(所、分局),新增以灌区或小流域为单元的片区站(所、分局)182个。

  在改革中,贵州还注重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水价改革、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涉农、涉水事务统筹考虑,综合施策,努力实现供水服务、水价形成、节水增效、农民增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等环节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以山区现代水利试点项目为载体,在项目实施前先明确权属关系、管护主体及责任,制定水费收取标准、分配制度和调价机制,建立管护制度,这种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建、管、养、用”一体化模式为探索新建项目产权制度改革一步到位提供了示范,成为助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放管服”改革方面,省级水行政许可事项由43项减少到5项,省级水行政权力由219项减少到25项,为周边省份最少。近年来,省水利厅认真落实减政放权系列要求,扎实推进“放、管、服”各项工作,让行政权力更加精简透明,中介服务更加规范有序,行政审批服务更加便民,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建设更优质高效。

  投融资改革持续发力,破解了“穷省干大水利”资金缺口难题。通过出台《贵州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关于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贵州省骨干水源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公共财政、信贷融资和社会投入“三驾马车”共同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格局已全面形成。在争取中央投入和保障我省各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依托以省水投(集团)公司为龙头的98家投融资平台,利用项目贷款、专项基金、过桥贷款等金融品牌,打好“短中长”期融贷组合拳。2011年至2018年累计签订合同1405.85亿元,提款958.96亿元。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多渠道解决资金难题。

  开创性推进涉水多元产业。省水投(集团)公司在抓好骨干水源工程融资、建设和管理的同时,主动参与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开发,提供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从事物资贸易及生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教育投资,发展智慧水利和生态渔业等多元产业。目前,公司总资产达到701.13亿元,累计日供水能力达到148.93万吨,清洁能源装机22.42万千瓦。“贵州水利云”作为水利行业唯一的国家大数据项目,入选全国“智慧水利”试点。已形成了投、融、建、管为一体的涉水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水利改革成效显著,一系列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遇障碍逐个破解,全省水利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黔中枢纽大坝  杨良强 摄

  水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坚守“两条底线”,坚持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绿色小水电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出彩,多项工作成全国典型。

  省水利厅厅长王扬说,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从过去“盼温饱”到现在“盼环保”、从过去“求生存”到现在“求生态”,群众对水的需求,也从水安全提升到水生态,我省水利事业也从工程水利逐渐转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

  2017年,贵州开始全面推行从省到村的五级河长制。在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中,以法为器寻突破,“私人订制”截污染,数据搭台强监管,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贵州治水护河经验。

  贵州在全国首创省、市、县、乡四级双总河长,独创省级四大班子人人当河长。首次全面摸清了我省的河湖数量,汇编刊印了《贵州省河湖名录》,全省共4697条河流设五级河(湖)长22755名,实现河流、湖泊等各类水域河长制全覆盖,凡是老百姓叫得出名字、有常流水的河流都有河长负责。

  同时,坚持“开门治水”,贵州制定了《贵州省河湖志愿者监督员管理办法》,目前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81994人,并分级招募了11220名民间河湖义务监督员,在全社会形成了爱水护水的氛围。集中开展全省河湖“清四乱”、河湖采砂、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清理整治、垃圾围坝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全省境内网箱全部拆除,实现了全域“零网箱”,并积极推进磷化工企业转型升级。

  全省江河湖库水质明显改善,2018年1~10月份贵州省全国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总体达标率为91.8%,比2016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水质总体优良的河长占总评价河段长度的92.4%,比2016年同期增加5.8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下降8个百分点。

 

倒天河生态治理工程。 肖冰 摄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贵州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部署,全面建立起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颁布实施《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条例》,是全国省级层面率先颁布实施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法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连续4年位列全国前列,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这“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纳入县域经济增比进位考核。

  同时,全省8大水系还编制了基于生态流量保障的水量调度方案,14条省管河流完成了流域水量分配。并对全省93个县城以上集中供水水源地、110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261个省级水功能区水质进行了监测。开展了3个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12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10个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实施了93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能力建设。

  新时代,贵州水利人将始终秉承“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按照省委“三大战略”总布局和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着眼“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目标,撸起袖子,真抓实干,继续聚焦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确保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时期,使全省供水保障能力超过150亿立方米,工程性缺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基本形成现代水利工程网,为贵州新时代发展筑牢坚实的水利根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月17日

冉阿建 王伟康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贵州省兴仁市民生水利为发展提供保障
清泉入万户——贵州省兴仁市水务局全力为脱贫攻坚、减贫摘帽、撤县建市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贵州省兴仁市水厂升级改造助力城乡供水能力提升
兴仁发展水助力
贵州省兴仁市加大水保执法护青山绿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