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春风劲吹 水惠民生
——贵州省兴仁市改革开放四十年水利实现跨越发展
 
分享到:
2018-12-05

  □特约记者 杨再昌

  改革开放四十年,水务实现跨越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兴仁市广大干部群众携手奋进,锐意进取,共同谱写水利建设的新篇章,共创水利建设的历史新成就。

  改革开放40年,兴仁市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民生水利惠及广大群众,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水利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水利格局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农村饮水惠及广大群众

  兴仁市农村人畜饮水以其地广人多、居住条件不同而异。饮用水的奇缺,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兴仁市各级部门、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人饮渴望、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农村饮水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极大地解决了广大农村缺水问题,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力保障。

  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自2017年4月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兴仁市将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作为全县整体退出贫困的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饮水安全保障。截至今年7月10日,兴仁市完成51个项目点建设,新建水源补充工程3个,新增供水管网832.7公里,完成总投资6800万元。这次巩固提升受益人口66155人,其中建立卡贫困人口9430人。

  在“十五”渴望工程、“十一五”解困工程、“十二五”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经过这次巩固提升,累计解决了农村54.81万人(含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供水保证率达到95%,经过这次脱贫攻坚的继续努力,已有85%的农村供水是由城镇供水向农村延伸解决,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渴望、解困、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为解决广大农村人畜饮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各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大受益群众饮水困难解决后,饮水思源,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感谢您们为我们送来水!”、“国家政策真好!”、“解决饮水,比送米送油还宝贵!”、“这真是送救命水啊!”……这些发自村民内心的话,回荡在田野,回荡在乡村。

  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全市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加强,保障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基本实现了大水源、大管网、全覆盖为主的集中供水管理模式,饮水安全建设成果,惠及全市农村群众。2012年以来,市启动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兴仁市紧紧围绕解决工程性缺水瓶颈问题,大力推进各项水利建设和水利改革发展,狠抓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近年来,兴仁县不断加大重点骨干水源建设力度,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90648万元,建四座中、小型水库,造福缺水地区广大群众,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该县"决战脱贫攻建、决胜全民小康"提供有力水利保障。

  新建中型水库一座。尖山水库。兴仁市尖山水库,工程总投资49699万元,工程于2014年11月动工,库址位于兴仁县潘家庄镇粑铺村。库容1462万立方米,新增供水量1433万立方米,改善灌面4.93万亩。建成后的尖山水库与拟建的潘家庄响水水库可联网运行,可解决兴仁市潘家庄、下山、新龙场、城北4个乡镇、街道7.2万人的缺水困难。该水库还可向煤炭工业区供水,大坝建成后可建4300千瓦的小水电站。计划2018年12月完成主体工程完工验收。

  新建小型水库三座。崩土山水库。崩土山水库,库址位于兴仁市下山镇马乃营村,总投资11312万元,库容375万立方米,新增供水量49.9万立方米,改善灌面1.2496万亩,满足城镇人口0.9243万人,工程投资已全部完成。工程于2015年12月动工,计划2018年 6月大坝蓄水安全鉴定,12月完成主体工程完工验收。响水水库,总投资10347万元,库址位于兴仁县潘家庄镇夏溪村,库容129.7万立方米,新增供水量136.3万立方米,,改善灌面1.86万亩。工程于2015年11月动工,计划2018年12月准备大坝蓄水安全鉴定。鲁皂水库,总投资1.9291万元,库址位于兴仁市城南办事处鹧鸪园村,库容704万立方米,新增565.16供水量136.3万立方米,改善灌面2.4万亩,满足城镇人口12.3供水,工程于2014年6月动工, 2018年完成总体验收。

  水保工程效益明显

  近年来,兴仁市牢树“生态立县”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大小流域生态建设,提高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广大农户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兴仁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机遇,把小流域治理作为环境立县的重大举措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经过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和项目区广大群众共同努力,新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初步扭转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综合治理成效明显。项目区生态环境、农民生活条件、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兴仁市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从2006年至2013年11月底止,共完成中央投资1341.5万元,实施水土保持治理项目12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0平方公里。共完成屯桥小流域等12条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各治理流域内生态明显好转,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生态防护体系已具雏形,工程措施的拦沙、蓄水、调洪等作用已显现,种植的水保林经果林长势良好。

  创新管理,因地制宜,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兴仁市2017、2018年连续两年在城北街道办事处丰岩村及黄土佬村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项目采用村民自主建设管理模式,由市水务局委托城北办事处组织实施,牵头组建理事会,以项目涉及村为基本单元,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城北办主要领导和市水务局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理事长和副理事长,由理事会组织村民自主建设。

  兴仁市2017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总投资1072.79万元,治理面积2.50平方公里。工程于2017年4月10日开工实施,2017年12月30日前全部完成。2018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于2018年1月19日开工建设,6月30日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项目总投资1250元,完成坡耕地治理3630.30亩。提前完成了任务目标,为项目区群众耕作种地抢抓了时机,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群众满意度100%。原项目区人均纯收入2962.00元,工程区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45.57万元,人均年增加收入1076元,达到人均收入增幅30%以上的目标。助力了项目区33户104人贫困居民脱贫。该项目实施后,在有效防治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生产条件,对当地群众增收、脱贫致富、改善生存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兴仁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切实降低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提高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当地特色农业——薏仁米产业持续向前发展。

  2018年7月21日,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一行,在省、州、县领导,贵州省水利厅、黔西南州水务局主要领导等的陪同下到兴仁县调研2018年坡耕地水保综合治理项目。陆桂华一行,对兴仁市的坡耕地水保综合治理项目"村民自建"做法,项目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好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推进城镇供排水建设

  采取PPP建设模式,总投资为9600万元的兴仁市城南、百德、回龙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这是以市人民政府主导、公司作为项目业主、由北京桑德环境集团与兴仁市共同出资建设的“公私合营”项目典范,污水厂已于2017年10月进水投入试运行,目前水厂出水已稳定达标。城南污水厂的建成,全面解决了兴仁市南部生活污水长期污染李关河的问题,从此李关河将告别往昔“黑臭水”的历史,重现清澈洁净的水体环境面貌。

  总投资为6.09亿元的城市给排水改扩建项目已全面动工,工程进度快、质量好。该项目由新建水厂、老水厂改造、供水管网改扩建、县城排洪等四大部分打包组成,施工工期为三年,到2019年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综合工程量的60%(三年完成)。

  总投资为2.9亿元的城镇供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该项工程是由巴铃小寨提水工程、棕树坪水厂、打鱼凼提水工程、新龙场供水工程、潘家庄供水工程等五个项目组成,施工工期为两年,计划到2018年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其中巴铃重工区小寨提水工程(一期)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总投资为1.13亿元的麻沙河流域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前期工作全部完成。由大山、波阳、马马崖、下山、潘家庄、新龙场、鲁础营等七项污水处理工程组成,其中下山污水处理工程已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计划在2018年内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兴仁城东水厂,总投资1.26亿元,2017年3月动工,已建成投入使用,供水能力为每日3万立方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兴仁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深化改革,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2月5日

杨再昌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贵州:筑牢法治屏障 写好护水“文章”
贵州省黔西南州多举措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河长制”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幸福靠山
微信群助力贵州省兴仁市水保治理项目建设
多地跨区域合作为赤水河、乌江生态保护提供司法屏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