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盛世巨笔重调敦煌生态水墨丹青
——写在《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项目启动之际

2011-12-29

2011年8月6日水利部部长陈雷赴敦煌调研  (胡文涛摄)

2011年11月17日敦煌规划启动仪式   (胡文涛摄)

消瘦的月牙泉 (资料图片)

干渴的胡杨  (资料图片)

湿地退化 (资料图片)

西湖生态保护区泉眼干涸   杨飞

  □记者 唐蔚巍 汪栋

  月牙泉、莫高窟,这是敦煌引以为傲的沙漠奇观和艺术宝库。正如文化艺术成为敦煌永恒的命题,以及对她的景仰拜谒成为人们内心的渴盼,生态保护也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回响的主旋律。为了使这方圣地经久不衰,解决生态与环境恶化和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多年来敦煌市一直演绎着“人与水”的博弈。

  2011年11月17日,甘肃省酒泉市委、市政府在敦煌月泉广场隆重举行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项目启动仪式,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仪式并启动了规划项目,这标志着敦煌生态保护项目进入了实质性的全面实施阶段。

  敦煌的绿色期盼

  敦煌生态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各方面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敦煌生态保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快进行;一定要把敦煌保护好、管理好,把敦煌生态环境搞好;要拯救两个地方,一是民勤,二是敦煌,它们都被沙漠包围着,决不能让它们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和第二个楼兰。

  敦煌地区的生态保护迫在眉睫。甘肃省委、省政府,国家有关部委和酒泉市委、市政府尽其全力开展工作。在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的指导下,甘肃省发改委、水利厅组织清华大学、甘肃省水电勘测设计院等10余家单位,编制完成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1年7月18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正式印发了国务院批准的《规划》,核准总投资47.22亿元,重点治理工程所需投入以中央为主。

  《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准,这是敦煌历史上的一件盛事。它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祖国西部的关心,特别是对保护敦煌文化,保护敦煌绿洲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它也是每一个敦煌人祖祖辈辈的最大心愿。这意味着从“十二五”开始,敦煌水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进入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阶段。

  解决敦煌生态问题,关键是解决好水的问题。《规划》针对敦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布局、规划目标,为今后敦煌生态问题的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

  《规划》的实施,对于敦煌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记者从酒泉市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获悉,《规划》任务完成后,预计敦煌盆地生态用水比重从现在的23%提高到50%,月牙泉水域面积及水深将得到逐步恢复,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条件将得到根本改善,敦煌盆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敦煌经济结构更趋优化,用水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用水比重将由现在的90.3%降低到78.4%。

  根据《规划》,2015年疏勒河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量将有1300万立方米进入西湖;2020年党河水库下泄的生态水量将有1700万立方米进入西湖,疏勒河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量将有2200万立方米进入西湖,合计进入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量将达3900万立方米。经治理,敦煌盆地土地沙化、绿洲边缘天然(草地)生态恶化将初步得到遏制,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基本维持稳定,不再恶化。

  节水突破历史拐点

  全市的18万人口要生存,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于是敦煌迎难而上,走上了“节水之路”。

  “三禁”从2004年9月开始,敦煌市政府对滥垦乱开荒地、无序移民和非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和打击。在经济发展关节点上抓节水,敦煌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显现了新亮点。

  在农业节水方面,敦煌市在棉花、葡萄、红枣、生态林、温室蔬菜等作物上大面积推广滴灌、管灌、小管出流、垄膜沟灌等节水技术,把节水核心区串成线,逐步形成万亩高效节水长廊。

  敦煌市在节水农业探索中把膜下滴灌技术这一在高蒸发量干旱地区发展的节水灌溉措施,率先应用到了棉花作物的试验示范上,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显示出了突出效果:膜下滴灌亩灌水量225.6立方米,比大田灌溉亩节水241立方米,节水40.8%。膜下滴灌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分别为372.2千克、141.5千克,比同等条件下常规灌溉亩增加籽棉33.7千克、皮棉12.8千克,增产10%。膜下滴灌减少了施肥量,同时还提高了地温,促进了早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使农民平均每亩新增纯收入145.5元。

  在工业节水方面,对方山口工业园区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办法,督促新上钒生产加工企业全部采用先进的水循环利用技术,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节水工艺改造,有效地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用水效率。

  在城镇生活节水方面,全市三分之二的星级以上宾馆饭店已完成节水器具改造,旧住宅楼水表用户改造完成8000户,5016户新建住宅楼的住户按要求实行了水表分户控制和安装智能卡水表。在城市节水方面,推广使用喷灌技术8700平方米。

  实施污水处理回用及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工程。投资7745万元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处理后全部用于农业灌溉。

  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敦煌市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2010年,敦煌市总用水量控制在3.8亿立方米以内,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56提高到0.5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232立方米降为74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了52%,城市管网漏损率由15%降为8%,城市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和地表水水功能区达标率都达到了100%。而随着封育恢复天然林、人工造林及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敦煌有效遏制了生态与环境恶化的趋势,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行。

  水资源调配圆世纪梦想

  “引哈济党”工程是补充党河水资源、增加党河流域水资源量、提高敦煌水资源承载能力、关系敦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措施。该工程是从大哈尔腾河向党河适度引水,规划设计引水规模为1亿立方米,引水流量10立方米每秒,调水规模约占大哈尔腾河总水量的20.8%。其主要任务是向敦煌、阿克塞、肃北三县市提供生态补水。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圆敦煌、阿克塞、肃北三县市人民群众的一个世纪梦想。

  早在1958年专家就意识到,敦煌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引哈济党”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敦煌水资源短缺、治理区域生态问题的关键。同年,甘肃省水利电力设计研究院对“引哈济党”工程进行了现场踏勘,提交了“引哈济党”工程设计任务书。但因受当时经济条件所限,该工程最终未能实施。

  这一设想于2003年被重新提起。同年,酒泉市政府成立了“引哈济党”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正式开始了“引哈济党”项目前期工作,并于2005年专门成立了党河流域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项目争取工作的主体。

  2008年,水利部部长陈雷在敦煌考察调研时,将单纯的“引哈济党”调水工程项目正式确定为《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站在更高的角度提出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科学理念,更大地拓宽了敦煌生态保护项目实施的范围。

  经过8年的前期工作和奔走呼吁,敦煌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规划》获批,“引哈济党”工程即将实施,这个跨越了53年的设想得以实现。

  酒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喜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引哈济党”工程是保障敦煌、阿克塞、肃北三县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性水利工程,对于改善敦煌区域地下水环境,防止疏勒河古道干涸,保护敦煌绿洲,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三县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及水资源匮乏矛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法规护航

  《规划》实施量大面宽,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按照规划要求,甘肃省政府于2011年10月批准撤销酒泉市党河流域工程建设管理局,成立酒泉市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并作为《规划》的项目法人,负责实施党河流域规划项目。

  为了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甘肃省随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全面推进敦煌地区生态保护工作。

  一是明确职责分工,健全体制机制,严格实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工程项目目标考核制。二是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将水权落实到户。全面征收地表和地下水资源费,利用水价杠杆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三是扩大公众参与,保障农民权益,重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保证农牧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农牧民权益,增强其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四是加强监测评估,推进科学实施,建设水资源监测及调度管理系统,采用地表与遥感结合的方法,监控灌溉面积及耗水总量,其中包括对党河灌区、疏勒河干流灌区、月牙泉及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地下水进行监测等。同时,研究制定综合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技能培训,在流域内积极扶持和帮助农牧民发展高效节水农牧业,巩固治理成效。

  历史将铭记《规划》——盛世治水,必将开启敦煌生态治理崭新篇章,重调敦煌生态长卷的水墨丹青,为世人展现一个更富新意的中国西部的塞外江南。

  护卫敦煌生态的持久战,任重而道远。对于敦煌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开端。

  链接:敦煌生态的前世今生

  管理者说:敦煌绿洲生存与发展的重托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12月29日 

唐蔚巍 汪栋
责任编辑:席晶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7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