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红土地上的绿色颂歌
——福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探访
 
分享到:
2021-12-10
 

  □黄一为 燕乃一

  虽已入冬,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仍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水土保持科教园内,20年前习近平同志亲植的香樟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拍照留念。

  站在美丽的生态农场远眺,一片片绿油油的果树“站”满山头。“就是看中了长汀的生态前景,才敢下决心扩大投资!”自接手农场以来,浙江商人沈树朝每年都要扩大种植规模。

  “谈起水土保持,这儿人人都能说上两句。”若不是“资深”水保人、龙岩市水利局副局长卢映香打趣,很难想象眼前这座绿意盎然的小县城曾是全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1月下旬,记者一行前往革命老区长汀县,探访水土流失治理在这里创造的绿色奇迹。

  石破天惊的“绿色革命”

  “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毁灭了的山林。”在中国·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教馆,史料照片上记录了画面暗淡的另一个长汀,据1985年遥感监测数据显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多达146.2万亩。

  在那时,支离破碎的,不仅有光秃的山岭。

  “只要一下雨,山上的泥土都被冲下来,到处都是黄泥浆,田里也种不成庄稼。”沿着村中小路漫步,一边是溪水潺潺,一边是田园山色,原南坑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边走边回忆,“小溪里的沙石能堆一米多高,有的村民就靠卖砂过日子,一拖拉机砂卖3块钱。”

  严重的水土流失,恶化了生存环境,加剧了贫困,制约了发展。

  “对于长汀来说,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从技术层面上讲,是一种生态恢复的行为,从政治层面来讲,解决的是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是否还能永续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在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辉看来,本世纪初,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被列入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有重要意义,由此全县拉开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序幕。

  一任接着一任干,长汀根治水土流失的决心没有一丝削减,脚步一刻不曾停留。201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继续实行扶持政策的决定,再干一个8年,水土不治、山河不绿,绝不收兵。

  2011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又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迈向攻坚决胜阶段。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殷殷嘱托浸润着这片“红旗不倒”的热土。在多年的生态接力中,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山施策,总结出山地植被恢复、茶果园生态治理、崩岗综合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系统治理等多种治理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中,长汀干部群众摸索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28字“长汀经验”,有效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水土流失治理当中来,实现了生态向好与改善民生的“双赢”。

  长汀的赤岭荒山之上,道道“伤痕”逐渐愈合,绿色开始顽强生长、不断蔓延。河道蜿蜒,已由浑浊不堪变为碧水如镜、鱼游鸟翔。

  2020年深秋,野生动物拍摄爱好者郭翔,在昔日极强度水土流失区河田镇河田塅的一处田埂边,拍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只正在觅食的彩鹮。

  根据遥感勘测反馈,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的146.2万亩下降到2020年年底的31.52万亩,水土流失率降低到6.78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决定性胜利。

  这片红色的土地,完成了一场石破天惊的“绿色革命”。

  美与富共赢

  好山好水是好路子,但并不是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

  始建于1999年的项公亭千亩板栗示范基地,近些年按照水土保持规划要求,结合提升园区示范作用,持续开展立体化改造。说起每亩的产值,岳辉带着我们大致算了一笔账,板栗的收成,加上树上套种铁皮石斛、树下种植黄花远志的收成,单是这三样每亩就有近6000元,再加其他经济作物、散养几千羽河田鸡等,除去成本,2020年园区纯收入近100万元,同时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务工。

  昔日荒滩成了连片良田。县里的种植大户傅木清说,以前山上水土流失严重,“晴三天,闹旱灾;雨三天,闹洪灾”。现在山绿了、水多了,田成块、路成网、渠相连,各种现代化机械都派上用场。 他今年承包了1300亩地种植双季稻,单算刚收的晚稻,基本能稳定在每亩480公斤的产量。

  青山绿水的回归,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们有更宽的思路和眼界,让长汀的绿色资源更加活泛起来。

  窑下村车田寨的曾宪富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拼命读书想考出去,是因为望着光秃秃的山头和沙质化的农田,连温饱都没有奔头。到了近几年,我每次回来,都发现环境在变好,就动了在家发展生态产业的念头。”2017年,曾宪富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带着几百万元积蓄回到窑下村,承包了1820亩山林,成立晨露种养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还带动起河田镇17个村119户农户种植中草药黄花远志脱贫。

  2020年,曾宪富利用曾经从事的网络设计方面的技术,开发了销售河田镇优质农产品的线上渠道,他的农场也因为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

  荒山披绿,产业透绿。这是长汀县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推动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统一的一个个缩影。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持续抓好以林花、林药、林菌为主要品种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产值28.65亿元。同时,按照“水土流失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思路,依托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生态景区,发展休闲旅游,2020年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年产值11.66亿元,形成了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长汀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理念,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产业经济总量、产业质态全面提升,2017—2020年连续4年荣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红利释放,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2019年以来,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从“规模化”步入“精细化”,通过实施“治理重点、综合提升、生态示范”三大工程,全力破解流失斑块治理、林分结构改善、土壤综合整治、病虫害防治等重难点问题。

  持续扎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县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办公室主任巫成火介绍,长汀南方水土流失治理典型案例在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开展试验示范;福州市把“长汀经验”与对口支援的甘肃省定西县的实际情况结合,让“长汀经验”在定西“扎根抽梢”,创造了生态扶贫协作模式;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在科技助力宁夏固原建设中,运用“长汀经验”,创造了“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为全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保护探路……

  今年7月,长汀在拓展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上,又有了新的契机——被水利部选为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5个市县之一。

  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先行区要对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用3~5年时间,在水土保持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创新、规律把握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长汀入选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效。”长汀县委主要负责人说,这将在红土地上掀起新一轮“绿色革命”。

  岳辉介绍,今后一段时期,长汀县将重点实施生态精准治理、生态监管保障、生态质量提升、生态发展示范、生态制度创新、生态科技促进等“六大工程”,实现由“治”到“防”的转变、由“量”到“质”的提升、由“绿”到“优”的深化,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今年10月,“长汀经验”走向世界。经水利部推荐,《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向世界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长汀的生动实践,展现了生态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红色老区,绿色崛起。30多年来,从红壤遍露,到绿满汀州;从困苦不堪,到脱贫致富。在这片土地上,有“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长汀精神火热沸腾,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地生根,相信不久之后,这里还将继续唱响新的赞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2月10日

黄一为 燕乃一
责任编辑:邓婉颖
相关新闻
 
当好幸福河湖建设的推动者
福建启动青年节水志愿专项行动
福建研讨深化幸福河湖建设
福建推动成立福州大学城片区高校节水联盟
福建漳州市打造幸福九十九湾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