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世纪工程 治淮丰碑
 
分享到:
2019-08-21

  □本报特约记者 唐伟

  7月盛夏,又一次走近曾经多次采访过的这项治淮工程。举目远眺,一座座水工建筑物依次排开,主坝、南北副坝笔直绵延,大河故道的片片湿地,行蓄洪区的绿色农田,展翅翱翔的白鹭,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的水彩画。

  这项治淮工程被业内人士视为淮河治理的标志性工程、防洪保安的关键性工程、治淮工程建设的示范性工程。工程的建设在治淮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使淮河的防洪体系得以完善,同时也正式确定了淮河流域的防洪规划和治理布局。

  它就是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今朝梦圆

  受黄河夺淮等因素影响,淮河曾给两岸带来数不清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同年成立了治淮委员会,拉开了大规模治淮的序幕,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1957年,淮委提出临淮岗工程规划方案,在中游修建洪水控制工程。

  1958年,国务院同意修建临淮岗水库,同年8月动工兴建。1962年因经济困难而停缓建。1969年形势好转,同年10月国务院召开治淮规划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在“四五”期间完成淮河中游蓄洪控制工程。1971年,国务院治淮规划小组将临淮岗水库工程定为特大洪水控制工程。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九五”期间研究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并将其列为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2001年12月2日,临淮岗再建工程正式开工,2006年11月建成,2007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工程的建成,结束了淮河中游没有控制性工程的历史。

  合力攻坚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地跨河南、安徽两省,涉及固始、霍邱、颍上、阜南四县,主体工程位于淮干中游正阳关以上28公里、安徽霍邱县与颍上县交界处。

  安徽、河南两省以治淮大局和沿淮人民根本利益为重,始终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工程所在地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实施移民安置和影响处理工程,积极配合主体工程建设。广大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建设期间,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淮委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设管理局与沿线各省市相关机构、广大工程建设者与移民群众共同唱响了一曲团结治水的赞歌。

  水利部、安徽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成立了临淮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和解决重大问题。淮委作为流域机构和项目主管单位,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与相关省市密切合作,并探索便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建管模式。

  科技创新是临淮岗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撑。工程上马之际,淮委就将“建设淮河干流上的现代化精品水利工程”作为奋斗目标。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为治淮工程增添了许多新的亮点。

  工程先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称号,水利部、安徽省和淮委科学技术奖7项,以及水利部优质工程“大禹杯”、安徽省优质工程“黄山杯”等。

  润泽千秋

  让奔流不息、桀骜不驯的淮河岁岁安澜,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心之所系、情之所牵,是淮河流域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更是一代代治淮人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70年的治理,治淮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淮河中游防洪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性控制工程,临淮岗工程与现有水库、沿淮行蓄洪区及其他水利工程共同构成淮河中游多层次防洪体系,通过调蓄洪水、削减洪峰,控制正阳关水位和流量不超过设计值,使正阳关以下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确保保护区内1000多万亩耕地、600多万人口,以及下游重要城镇、能源基地和交通枢纽的安全。同时,随着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以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和控制性枢纽为主体的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也基本形成,总体防洪标准显著提高。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发展。如今,工程在调度运行过程中,注重发挥综合效益,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先后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成为淮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8月21日

唐伟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一线直击 | 沂沭泗流域防洪工程成功防御“利奇马”
不负初心 不辱使命 淮委沂沭泗局成功防御流域台风暴雨洪水
淮委党组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报告会
一份用科学调度写出的防御答卷
淮委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 进一步做好洪水防御工作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