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算清节水账 增效惠民心
 
分享到:
2019-04-23

  □本报通讯员 陈潇奕 梅林蓉 记者 郑盈盈

  浙江全省单位面积产水量列全国第4位,而这个“富水”大省却有着自己的苦恼——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800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左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4,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经济布局不匹配……“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频频喊“渴”。

  如何答好“节水”这一时代问卷,为浙江“解渴”?近年来,浙江省坚持节水优先,算好“生态”“经济”“民生”这三本账,进一步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全力促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高质量推进浙江节水型社会建设,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算好“生态账” 节水就是减排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节水这本减排的“生态账”在节水型企业里算得尤为清楚。

  地处嘉兴平湖的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打破了人们印象中造纸业是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传统印象,登上了2018年全国第一批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的宝座。近年来,景兴投资近8000万元,在行业内率先开展膜处理工艺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实现了日处理废水1.8万立方米,产水1万立方米,年节水300余万立方米,为造纸企业节水和污染物减排树立了典范。

  算一算景兴公司的这本“生态账”:第一笔是每年减少了300余万立方米的废水排放,避免了河水污染,也为企业后续产能提升预留了足够的环境指标容量。第二笔是每年产生的300余万立方米中水代替了河道取水,留出了宝贵的生态用水空间。第三笔是中水回用大大降低了下游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减少了社会治污成本。目前,在浙江,像景兴这样的节水型企业已有968家,构成节水减排的中坚力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效益。

  这些年来,生态需水不断攀升,2016年、2017年全省河道内环境配水量分别为25.55亿立方米、48.86亿立方米,其中杭州市2017年就达34.11亿立方米,主要用于钱塘江—西湖—运河引排水。节水创造出的生态用水空间,成为许多地方保障河流生态流量的重要措施,为美丽河湖添加了生态底色。

  算好“经济账” 节水促增效

  “过去用自来水就是一个价,没考虑那么多,只管用。现在用多用少不一样,第一档每立方米两块九,第三档就要六块七,翻了一倍还多啊,我得省着点用。”这是杭州西湖边散步的李大爷算的水账。自从实施阶梯水价后,在价格杠杆的撬动下,居民更加注重节水,用水量降下来了,水费也减少了。

  除了普通家庭,越来越多的工业、农业经营主体也在转变发展模式道路上将节水作为重要考量。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自2012年中水回用二期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后,每年可直接减少从河道取水近1500万立方米,节约了300万元水资源费。

  春意盎然,柳绿桃红,江山市碗窑灌区内一片春播忙碌的景象。在这片总面积达134.3万亩的土地上,自从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后,共节约水量592万立方米,节约水费107万元。同时工程带来了作物增产人民增收的可喜结果,据统计,灌区内粮食、油料分别增收198万、13万千克,相当于创造了约620万元的新增产值。

  节水,企业发力,城市更应有所作为。在宁波北仑,面对工业取用河道水与河道需要生态水“打架”的局面,北仑实施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分质、分流,从而实现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目的,城市节水在分质供水上做了一篇大文章。

  走进宁波北仑岩东水务公司,就能看见一面巨型的水幕墙,底下水池里有好几尾鱼儿在欢腾地游来游去。这里的水是公司用污水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清澈透亮,看起来与自来水无异。自2009年建成投产至今,岩东专注于城市污水处理再利用,已累计外供再生水约2亿立方米,形成了工业用水的有效补充,为临港产业带开辟了稳定、廉价的第二水源,走出了一条城市污水“变废为宝”的新路子。再生水的使用,使企业减少了河道水、自来水用量,从而为生态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预留了空间。

  算好“民生账” 节水惠你我

  喝上优质的水库水,实现城乡同质饮水,拥有优美的水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浙江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标准的需求。

  当前浙江的水资源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已从水利工程调蓄能力不足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逐步转变为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调度等监管能力不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优美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四大建设”的推进,区域性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增加,这个主要矛盾也日益突显。

  新需求,新担当,新作为!分析当前的水资源矛盾,核心是“质量”,解决的关键是“效率”。浙江不遗余力地强化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监管,促进水资源科学调度和高效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促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更好保障老百姓的民生需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行。以宁波为例,不仅保障“源头”,管好“龙头”,也瞄准供水管网漏损这个节水的“天敌”,在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方面下真功夫。通过建立三级分区计量体系、安装三级分区计量器具、建立奖励机制等措施,宁波及时发现并有效降低漏损率,自来水管网漏损率从2015年的11%降低为2018年的8.7%,3年来,总供水量减少了440多万立方米,保障人口却增加了20余万。

  节水就是减排,节水就是增效,节水惠及民生!浙江各地正在积极算好“生态”“经济”“民生”三本账,积极响应国家节水行动,积极制定节水行动方案,紧紧围绕节水减量减污,加强全过程严格管理,构建全覆盖节水格局,强化全方位政策支持,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凝聚全社会节水合力,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两富”“两美”浙江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9年4月23日

陈潇奕 梅林蓉 郑盈盈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水利部联合印发《国家节水行动方案》
第二届深圳水库开放日活动举办
爱水护水画出来
节水优先 灌区先行——陕西打响节约用水攻坚战
水利部印发2019年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清单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