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山水徐州“水更清”

2014-04-18


  □本报记者  胡争上  郭纯

  徐州是广阔平原,当年淮海战役就在这片土地上展开;徐州城却在一周浅山里,城内山环水绕,云龙湖比杭州西湖还大。3月下旬,江北草长,桃红柳绿。我们看到,一簇簇玉兰花白如云朵,湖岸游人如织,孩子们在草地上放风筝,湖水近处呈蓝色,远处呈青色,对岸的徐州城像上海外滩,水族馆造型如同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音乐厅又状似含苞待放的紫薇花。一座北方城郭,正向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靠近。

  古城旧貌洗烟尘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被誉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是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夏禹治水时,将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自此又称彭城,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徐州还是汉高祖刘邦故乡,因此既是彭祖文化,也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千年帝乡”之说。现代史上,徐州又以淮海战役和工业重镇闻名于世。

  正是这样一个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商贾云集中心,过去给人的印象难免是马蹄铁轨,烟尘漫漫。然而,现在真正走进去会发现,这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城市,兼有北国的雄奇和南国的秀雅。

  贾汪区的潘安湖,水波荡漾,空气清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龙湖,烟波浩渺,园林掩映。不错,徐州过去确实一度饱受沙尘、大气、水体污染,潘安湖、金龙湖原先不过就是一片整日灰蒙蒙的煤矿塌陷区。

  王大爷家住鼓楼区殷庄社区,一大早骑着电动三轮车到丁万河畔晨练。宽阔的河面、清澈的河水,岸边新栽植的观赏树已开始发芽,这里成了市区北部的新景观。他说:“以前这里就像个大水沟,两岸垃圾成堆,很少有人来。去年丁万河开始治理,又是挖河,又是栽树,一年的工夫就变了样。”

  如果把徐州比成一幅画,云龙湖无疑是画里明珠。阳春三月,紧靠老城区的云龙湖岸,丽日和风,姹紫嫣红。云汇桥附近,游人在观鸟;小南湖、市民广场、珠山景区,不少市民在踏青。

  王少杰是搞乐队的,团队成员都爱在湖边练习。他说,湖水这么干净,空气这么好,到这里一站,就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市民李佩金说,以前看不到这些鸟,现在不知道从哪儿都飞来了,周围的房子和云龙湖也搭配得好看,人与自然更和谐亲近了。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忽视生态建设,徐州矿区乱石裸露,城区河湖杂草丛生,不仅影响观瞻,也影响民众日常生活。

  1998年,徐州市通过实施云龙湖大坝除险加固,开始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城市景观。从2006年起,市水利部门又分3个阶段,历时5年,先后对55.4公里的故黄河污染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累计投资4.2亿元,规划建设了总面积约8.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3平方公里的故黄河风景区。不仅是故黄河,在完成12公里奎河河道清淤、扩挖、绿化后,徐州市打造引黄济奎,巧妙利用已建工程,翻引运河水进入故黄河,再入奎河,实现了运河、故黄河和奎河的互连互通。

  从此,以云龙湖为开端,逐渐形成了云龙湖、大龙湖、九里湖、潘安湖,故黄河、奎河、丁万河、房亭河等“九河绕城、七湖润彭”新格局。矿都洗去烟尘,古城换了新颜。

  “水更清”行动畅河清水

  有了水景观,还要水清河畅。

  徐州地属黄淮平原,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奎濉河水系。两大水系由京杭运河和徐洪河沟通,又通过两河将江淮水调入本区,区域内各分区的水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市域内河网交错,四省交界,水污染严重。

  2010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水务局,将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职责全部划入其中,实现了涉水事务统一管理。

  特别是2013年,徐州紧紧抓住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的新机遇,大力实施“水更清”行动计划,市区总投资17.2亿元,围绕“河湖连通惠民生、人水和谐润彭城”目标定位,通过控源截污、清淤贯通、生态修复、资源利用、长效管理等综合措施,提升水质,编织水网,增加水量,打造水景,加快建设城乡一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徐州。

  “水更清”行动计划是徐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五大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水务局局长卜凡敬说,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水更清”行动战略部署,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逐级落实目标责任制,逐项落实建设任务。

  在市里制定“水更清”行动计划、落实17.2亿元投资的同时,所属各县(市、区)也相应制定实施计划。自2013年始,徐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会战全面展开。

  丁万河综合治理即是“水更清”项目之一。全长12.5公里的丁万河,是1984年开挖的人工河,西起丁楼故黄河,东至万寨京杭运河。作为京杭运河的一条支流,它还是故黄河的重要分洪道,担负着鼓楼、泉山、铜山三区20万亩农田灌溉及城区故黄河、云龙湖补水任务。经过30年的运行,加之丁万河所处的北区一直是徐州工业区,丁万河水体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2013年年初,总投资超2亿元的丁万河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清淤,截污,绿化美化,工程于当年全部结束。如今,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在徐州北区展现,博得沿线群众拍手称赞,同时也为北区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按照“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年市区共完成30个建设项目,总投资7.3亿元,实施了徐运新河、荆马河、王瑶河、三八河及老房亭河截污完善,三八河、云龙湖补水线路,丁万河、故黄河等清淤贯通,奎河黄桥国控断面生态修复等工程。各县市区“水更清”行动计划同步推进,完成投资30.15亿元。

  “每当故黄河、奎河需要冲污的时候,就从丁万河调京杭运河的水。此前是根据故黄河和奎河的具体情况定期冲污,后来就按照小流量常态化要求,每天都向故黄河和奎河补水冲污。”市水务局丁万河治理工程建设处副处长李亚洲介绍。

  “水更清”行动计划还提出,“实现云龙湖水质由Ⅲ类向Ⅱ类转变”目标。总投资5100万元建设的西区污水处理厂,将整个西区生活污水截入管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周边20多家单位污水能纳入排污管网的全部进管网,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云龙湖的污染难题,而且彻底改变了西区生活污水“无处可去”的历史。经过控源截污、清淤贯通、水质提升、生态修复等工程,云龙湖东湖、西湖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经过2013年一年的努力,“水更清”行动计划初见成效,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南水北调6个断面和淮河流域2个出省断面水质达到国家、省级考核标准,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9年达100%。

  如今,徐州市以云龙湖、故黄河为市区水环境贯通的中心和枢纽,对上下游沿线以及新城区共19条河道进行清淤贯通、定期轮浚,实现水系相连、多源互济。京杭运河、故黄河、奎河、云龙湖等一系列河流湖泊连通后,全城的水都活了。

  “河长制”为“水更清”行动护航

  “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徐州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以河湖综合整治为重点,建管并重,持续优化水生态环境。2013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河长制”管护制度保障徐州“水更清”的意见》,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在全市全面建立“河长制”河湖管护制度,为全市“水更清”行动计划顺利推进,提供制度保证。

  “河长制”管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曹新平、市长朱民任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和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考核组,分管副市长漆冠山任“河长制”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考核组设在市委督察室。

  各县(市)、区和各镇(乡)、办事处相应成立“河长制”管护工作领导小组,每条河道明确管护单位;每条河道逐段落实河道管护人员,实现河道管护工作全覆盖。

  市水务局党委副书记吴修勤说,河长分别由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担任。市管河道和县管河道明确两级河长,镇管河道明确一级河长。目前,全市1233条大沟级以上河道、72座中小型水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护范围。

  针对市区九条骨干河道管理存在体制不顺、权责不清等现象,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主要河道管理的意见》,成立了市区河道管理处,统一对市区河道道路保洁、绿化亮化、景观维护、设施维修等实施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广、人多的特点,把水政监察大队和中队建在管理单位上。市区主要河道和部分水库的保洁养护还打破传统管理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全面推向市场,提高管护水平。

  2013年市级河道管护专项经费累计1365万元,2014年计划投入资金2346万元,比2013年增加了近千万元,其中新增500万元用于城区骨干河道保洁经费。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2013年11月,潘安湖、金龙湖双双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加上此前入选的云龙湖、故黄河、邳州艾山水库,全市已有5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青山碧水绕城郭

  俗话说,“两汉看徐州,隋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六千年的历史文脉,造就了徐州楚风汉韵的城市特质。在实施“水更清”行动中,徐州将水文化与地域文化、城市生态文化结合起来,始终突出文化印记。

  站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眺望,城区广阔平坦,高楼林立,实际上地势有起伏。去狮子山看楚王陵,汽车在城区要爬坡。市水务局办公室副主任刘杰东说,故黄河高出两岸地面5~7米,是一条悬河,成为独立的排水系统。

  狮子山楚王陵、龟山汉墓、戏马台、泗水亭、霸王楼、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等,四周浅山高岗上分布的大量历史遗存,大都与两汉文化相关,尤以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三绝最为珍贵。故黄河景区市区段13座桥梁、两岸11座雕塑,楚风猎猎,汉风习习。

  “一潭碧水,用人工的方法,补救了另外一次人工的失误。”这是2012年台湾作家张晓风回徐州寻根祭祖时对潘安湖的评价。在城市建设中,徐州也注重把历史和现代、把过去的辉煌和当代的尊严结合在一起,把采煤塌陷地整治为湿地、湖泊,变废为宝,既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为城市开辟了新景点。

  云龙湖是一个既满足现代城市中心功能,又富有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地标性景区。市委、市政府大投入、大制作,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打造,先后实施了显山露水、退渔还湖、拆违建绿等多项重点工程,不仅注重功能性项目建设,建成小南湖、滨湖新天地等一批国内一流的精品工程,同时充分融入东坡遗迹文化内涵和汉画像石文化底蕴,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的有机结合,建成了30多个与苏轼有关的文化史迹景点。市民广场、步行街、艺术馆、望不尽的绿树鲜花,一座城市的湖水大堤集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防洪保安于一体,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更成为外地游客前来观光的好去处,成了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说,苏东坡曾经希望将云龙湖建成杭州西湖,如今,他的夙愿实现了。我们站在云龙湖边远眺,东西南三面青山连绵,春山如黛,湖水波光粼粼,浩渺澄澈。云龙湖多次成功举办亚洲铁人三项赛、全国划水精英赛、全国冬泳比赛、全国摩托艇比赛等活动,督公湖景区还被选为江苏省首家并将建成国家级滑翔伞飞行基地。

  世界最大的陆战博物馆——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亚洲最大的淡水水族馆——徐州水上世界,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徐州北站,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九里湖公园,江苏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彭城广场,中国最全的苏轼景区等,这个原来全国闻名的脏乱差“煤都”,今天有数十个中国之最,成了宜居宜业的绿色之城。

  “一座青山半城湖”,作为首批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江苏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市,徐州这座老工业重镇,正在兑现“把最美风景留给百姓”的庄重承诺。

  本版图片由徐州市水务局提供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4年4月18日

胡争上 郭纯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c12d8b9ae35ee4dcd1f220b1bf83e2b.jpg
65b70a7a9ed7900fac07d1adea54739.jpg
微信图片_20230402095113.jpg
微信图片_20230305101604.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