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记者 聂生勇 马晓媛 祝丽敏 齐婕
“‘很震撼,很震撼’,孙瑞彬书记连说了两遍。”谈起石家庄市委书记视察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情景,石家庄市滹沱河建设管理处田巨平主任仍十分兴奋。
我们也十分兴奋。5月16日,在石家庄市区北部京广铁路桥下游不远处的滹沱河,我们惊喜地看到了浩渺的水面、大片的绿地、成片的景观树木和延绵的花海。不少轿车停靠在河岸边平整的柏油路上,许多人在河边散步,在树下休息,在花旁留影……
面对着河心岛,我们驻足观看,眼前水面波光闪闪,十分宽阔,远处河心岛上草木郁郁葱葱,脚下岸边是金黄的沙滩,细腻,柔软。岸边撑起五彩的遮阳伞,一些老人、小孩在沙滩上漫步,一对情侣在岸边沙滩上嬉戏。
“这是专门从昌黎黄金海岸运来的沙子。这种沙子干净,不长草。”滹沱河建管处负责人告诉我们,到了周末,这里更是人头攒动,车都没地方停。
“治理前,这里可不是这样。河道干涸,沙坑遍布,垃圾成堆。”田巨平主任告诉我们。“确实这样。”陪同我们采访的河北省水利厅新闻宣传中心主任郎志钦老家在正定,他说,小时候印象河里经常无水,沙坑一个挨着一个,垃圾场遍布,而且是沙尘暴的一个起源地。
昔日的乱沙坑如今变成了水景观,难怪孙瑞彬书记连说“震撼”。
让滹沱河发生巨变的是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西起黄壁庄水库,东至藁城晋州交界,全长70公里。2007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生态城市,谋划并启动了这一工程。5年多来,随着新的理念的提升、新的发展格局的确立,滹沱河综合整治也被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在保障行洪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生态建设,追求和谐,宜看宜憩;确立了“水、堤、路、桥、岛、绿、景、居”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把滹沱河建设成为一条生态景观河;依托河流水体和两岸森林,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石家庄市生态高地和省会地标性景观。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一期工程,即南水北调中线至太行大街段,全长16公里。”石家庄市水务局副局长马福恒介绍,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分三期实施,二期工程为太行大街到藁城东界,全长30公里;三期工程为黄壁庄水库到南水北调中线,全长24公里。
“在市水务局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期工程全力推进,完成投资35亿多元,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田主任告诉我们,现在滹沱河已新建南北重点防洪堤13.4公里,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滹沱河市区段16公里水面已经全线蓄水,形成900多万平方米水面,滹沱河1号橡胶坝全长800多米,现已投入使用;修建完成了13.35公里景观大道,种植低矮灌木、风景林形成绿化面积320万平方米,并在重要地点修建滹沱印迹、城市轨迹等人文景点,形成了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滨水景观带。
这么大的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巨资;这么多的河面、湿地、绿地,需要大量的水,这些怎么解决呢?
马福恒回答了我们的疑问。他告诉我们,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估算总投资62.34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18.94亿元,生态环境工程投资25.42亿元,配套费用17.98亿元;建设资金主要以收储土地的转让、拍卖等市场运作方式筹集;整个工程预计年需水量9000万立方米,主要包括景观用水、湿地用水和绿地用水,水源主要利用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南水北调弃水和冶河水、中水。
在滹沱河建设管理处会议室,我们看到管理处工会2012年年底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建管处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快节奏、高强度的运转,把滹沱河工程作为历练干部职工的载体和舞台,开展了“三比一创”(比质量、比进度、比安全、争创优质工程)等劳动竞赛,迅速掀起了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高潮,保证了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提质提速。“目前我们正抓紧对完工工程进行验收移交,着力加强景区管护,优化景区运行模式等。”田巨平说。
虽然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还在进行,但随着一期工程的完工并逐步投入运行,其多方面的效益已经显现:完善了石家庄市区北部和正定县城防洪体系,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稳定了河道走势;大大减少了向河道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现象,涵养了水源;提升了环境质量,升值了滹沱河两岸土地,推动了沿岸房地产开发;为市民提供了旅游、休闲、娱乐的场所,解决了沿河部分群众劳动就业,拉动了区域经济……
“石家庄市正在建设‘一河两岸三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省会北跨创造条件,为建设正定新区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对石家庄市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马福恒自信地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