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礼仁
如何凝聚社会合力,推动河湖管护从“政府独奏”变为“社会合唱”?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以河湖长制为统领,构建融合乡愁情怀、政协力量与老兵精神的“河湖长+”多元共治体系,推动河湖保护治理迈向常态、长效。
洛江区压紧压实河湖长责任,以河湖长履职带动社会共治。在此基础上,洛江区将本土乡贤的故土情结、政协委员的监督职能与退伍老兵的忠诚担当深度融合,创新探索“乡愁河长+政协委员河长+老兵河长”协同机制。
跨界协作为河湖管护注入新活力,推动形成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补互促的治理新格局。“乡愁河长”以本土情怀为纽带,凝聚河流沿岸百姓的爱河共识:“政协委员河长”发挥民主监督与建言献策优势,推动破解治理难点;25名退伍老兵积极参与,组成巡河队,接过巡河工具,彰显“岁月不改军人志气,护河行动践初心”的担当精神。
洛江区以机制创新破题河湖管护,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呈现出“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力监管”的新格局,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彰显全域治理系统思维,“河湖长+公检法司”通力协作守护河湖健康生命线,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