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流县创新河流管护机制 变化看得见
2025-09-10
 
九龙溪
  □杨颖 黄年丰 严华宏
  初秋时节,漫步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九龙溪畔,溪水澄澈。放眼望去,鸟飞鱼跃、草长花开,一派和谐景象。
  九龙溪在清流县境内流域面积为1775平方千米,河长55千米,流经龙津镇、嵩口镇、沙芜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罗口溪、罗峰溪等,流域人口14.9万人。
  “过去沿岸时常会看到生活垃圾,河道环境较差。现在,河面垃圾都没有了,水越来越好。这几年的变化是看得见的。”在九龙溪边栈道散步的村民感慨。
  九龙溪的华丽变身是清流县河湖生态向好的缩影。清流县近年来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河湖治理体系,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聚焦重点问题、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
  清流县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各乡镇河长、专管员每月巡河率、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国省控和乡镇交接断面水生态环境质量实行月通报制度。同时,完善河湖长制考核制度,将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纳入河湖长制考评范畴。此外,还建立县与县、乡与乡交接断面交水机制,构建上下游联动治水格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落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群众举报河湖违法行为。
  在清流县嵩口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余育河是九龙溪嵩口段乡级河长。担任河长以来,余育河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河长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侥幸和马虎。”说话间,余育河熟练使用“福建水利巡河”App(应用程序)上传巡河照片。
  清流县有县、乡级河长74名,河道专管员133名。他们长期开展保洁月、清河净滩行动,推动河湖长制逐步实现“有能”“有效”。
  自去年8月三明市发布2024年1号河湖长令,探索建立“晒水、议水、评水”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机制以来,清流县水环境质量持续提质增优。
  “我们每月在县级媒体平台公开‘晒水’,公示河湖库‘四乱’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等情况。”清流县河长办副主任杨长安表示,“晒水、议水、评水”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全民治水格局,不断提升河湖治理效能。
  在强化监管方面,清流县建立“河长挂包+动态晾晒”监督机制,明确全县6个国省控、13个乡镇交接断面负责的河长;构建“月巡查+季会商”联动机制,县主要领导、县级流域河长每月带队深入一线巡河,精准掌握河湖情况;推行“水质数据+考核挂钩”考评机制,县河长办每半年向县委组织部报送各河长负责的断面水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有效激发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内生动力。
  此外,清流县还不断扩大治水“朋友圈”,推出“两地四县”联防、“河路两长”联动、公检法司联治、生态综合管护、“委员河长”护航等创新举措,形成联动合力,进一步推进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一体化保护。
  治水大力度换来河湖“颜值”大提升。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清流县国省控断面、乡镇交接断面、小流域断面及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质水比例达95%。
 
责任编辑:陈帅
fabea9b7f154434689a3ebb66f0989b7_B_BASIC.jpg
水美长汀.jpg
图片4.png
a554327765f345f1be0d4cbe3fc76e1a_B_BASIC.jpg
双福村美景如画     本报通讯员 杨怡玲 摄.jpg
福建白濑水库2025.6.20.jpg
蜿蜒流淌的九曲溪      本报记者 彭可 摄.jpg
0814be7c243849b88386b4ac7b7f6d9f_B_BASIC.jpg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福建省水利厅办公室主办 中国水利报社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