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江:“石泉”蓄水日 “集凤”腾飞时
——四川中江县石泉水库建设走笔
□本报记者 李立平 通讯员 唐家琦
去年6月12日,四川省重点水利工程石泉水库实现692米坝高封顶,提前200天完成预定建设任务。大坝封顶一年来,工程建设最新进度如何?近日,记者走进石泉水库建设现场一探究竟。
急推进:明年6月底前蓄水验收
2021年6月9日,在中江县集凤镇龙泉山麓的石泉水库建设现场,施工机械正在紧张施工,加快建设取水隧洞。大坝横跨在山间,管理站房已经完成主体工程,“高峡出平湖”的场景初步显现。
石泉水库建设指挥部工程组组长李田荣向记者介绍:“去年6月完成坝体填筑封顶一年来,我们主要推进了护坡、管理房、溢洪道、取水隧洞等工程建设,目前正重点加快两个取水隧洞和灌区渠道隧洞的施工,每天大概有上百台机械、200多名工作人员在现场参与建设。”
据了解,中江县石泉水库位于沱江一级支流龙爪溪上游,工程设计总库容1341万立方米,由枢纽工程、补水工程、灌区工程三部分组成,目前工程总体推进顺利。自2017年8月水库主体工程开工建设至今,枢纽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2.15%。
按照工程建设进度,今年年底将完成水库枢纽工程建设,2022年6月正式下闸蓄水,预计整个工程在2023年5月全面竣工。
惠民生:“石泉”水解用水难
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石泉水库的修建对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有着重要意义,对下游乡镇乃至中江县城供用水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
“我们正准备在右坝右侧山上规划建设一座集中供水厂,日供水量在1万吨左右,目前正加快前期工作,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动工建设。”李田荣介绍,
中江县地处龙泉山脉丘陵地区,由于地势原因,集凤山区群众饮水困难由来已久。近年来通过加快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民饮水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但受地质、水源状况等影响,每逢旱季,吃水问题仍会反复。石泉水库建成后,以水库蓄水作为稳定水源修建水厂,整个集凤山区用水将得到有效保障,集凤山区村民将结束一直以来的用水困境。
按照规划,石泉水库工程设计灌溉面积5.18万亩,设计供水人口2.86万人,工程建成后将为当地农业灌溉、生活用水等提供水源保障。中江县人民渠灌区以西的龙泉山区饮水、农田灌溉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同时,建成后的石泉水库将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成为中江县城的后备水源,进一步提升中江县城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促发展:产业扶持增内生动力
“伴山居”是石泉水库库区的一处移民聚集点,集凤镇九股泉村的13户村民不久前刚搬迁进来,住进了新房。九股泉村支书张运署告诉记者,他们通过“统规自建”的方式打造了这个聚集点,共13户40多人。房屋在去年5月份动工,今年4月份交付搬迁。此地还结合产业发展,打造了100亩柑橘示范基地。
“我原来住的是土坯房,不安全,有了这个搬迁政策,我们搬了出来。现在我的房子两层总共200多平方米,又大又安全,住着很舒服。”住进新居的75岁村民赖官银指着新房子说。
回想起九股泉村最近几年的变化,张运署的感慨很深:“过去村里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村庄大变样,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铺了水泥路,居住环境也进行了绿化。”得益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持续跟进,石泉水库项目建设不但着眼于确保生活生产用水,也注重库区移民人居环境的改善,更注重和乡村振兴的结合。
关于九股泉村的下一步发展,张运署也有了初步谋划:“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朝打造旅游观光带方向发展,做一个产业园,以点带面,带动整村发展。”
“伴山居”移民聚居点作为石泉水库移民工作的一个缩影,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江县在建设石泉水库过程中积极探索把移民安置与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的新思路。
“等水库修好了,水蓄起来,环境好安逸嘛!”九股泉村村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据了解,石泉水库库区确定了发展以柑橘为主的万亩果药新兴产业的思路,解决后续发展问题。目前,库区内万亩果药基地建设有序推进,8400亩中药材基地效益良好,规划的3000亩柑橘已栽植2576亩、17.18万株,其中100亩柑橘示范片已挂果进入丰产期。
随着石泉水库工程的加快推进,蓄满“石泉”水的目标正一步步实现。届时,有了充足的水资源支撑,结合以此为基础的一系列发展规划的全面推进实施,当地正如“集凤”这一名字一样蓄势待发,一飞冲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6月23日
作者:李立平 唐家琦
责任编辑:邓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