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校园讲述宁夏引黄故事
发表时间:2024-03-28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讯 (记者 孟砚岷)宁夏回族自治区七星渠管理处为讲好黄河故事,保护好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校园,为中宁县广大师生打造别开生面的水文化盛宴。
在活动现场,技术人员宣传普及节水知识,介绍水利历史,并展示重点水利工程结构艺术,让中宁县中小学师生切身体验到了古渠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了了解水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水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据了解,七星渠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是宁夏卫宁平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社会影响最为显著的一条引黄古干渠。渠首采用无坝引水技术,有“塞北都江堰”之称。2017年,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19年,流传于渠道沿线的民间故事“古渠传说(七星渠的传说)”入选自治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七星渠为宁夏中部干旱带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3月28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