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灌区:2022年黄河分凌及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双线并行
开闸分凌 (本报特约记者 梁勇 摄)
3月3日,黄河开河顺利通过三盛公水利枢纽拦河闸,标志着黄河巴彦淖尔段防凌进入了关键时期。在巴彦淖尔市即将进入黄河开河防凌的关键时期,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全面部署黄河分凌减灾及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工作,提前预判,研究制定了2022年河套灌区引黄分凌减灾及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工作方案。
根据今年凌情形势,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充分利用河套灌区总干渠、杨家河等10条渠(沟)道,近600公里分凌补水通道,开启54座节制闸,全面启动河套灌区分凌减灾及生态补水工作。本次河套灌区计划分凌引水4.5亿立方米,其中总干渠分凌引水4.26亿立方米、沈乌干渠分凌引水0.24亿立方米,计划向乌梁素海生态补水1.8亿立方米,其他湖海0.31亿立方米。
连日来,河套灌区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做好分凌减灾及生态补水工作。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应急预案,完善各项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为按计划完成分凌引水和生态补水任务提供组织保障;提前对灌区补水渠(沟)道工程、设施设备等工程设施进行检修维护;提早启动了总干三闸分洪闸小流量引水,对总干渠、各补水渠沟、泵站等进行融冰,减轻补水工程破坏;全面落实防凌(汛)物资、设备和人员,确保分凌补水安全;严格调度管理,强化统一调度管理,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利用灌区水量调度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提高输水工程的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加强应急值守,灌区各分中心基层一线人员全部上岗到位,严格执行24小时水调值班制度,落实各级渠(沟)道和乌梁素海海坝巡堤检查人员,强化工程巡查和防守,确保黄河防凌安全;及时上报冰情、水情等情况,为实时调度提供准确依据。
本次河套灌区引黄分凌及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工作预计3月底结束。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供排水管理处水量调度中心主任邢武军介绍,依托河套灌区、乌梁素海以及乌兰布和沙区分洪区的“提前削峰、分凌削力、分流减量、拉长周期”功能,将对黄河巴彦淖尔段凌汛槽蓄水有效分流,实现黄河安澜、乌梁素海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多赢”目标。
作者:梁勇 李建国 田振新
见习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