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哪些动物是天生的节水专家呢?
 
分享到:
2021-08-05
 

  水是生命之源,可沙漠里的动物没有水如何生存?其实,万物生灵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沙漠里的动物们为了活下来,个个都有“节水大法”。

  弯角大羚羊:“错时法”科学合理

  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地区半沙漠地带的弯角大羚羊靠从植物中摄取水分,主要食物为草类和灌木嫩枝。他们非常善于节约利用有限的水分,进化出了一种“错时进食”的生活习性。因为晚上草的水分含量比白天多,所以它们只在黄昏和夜间进食,以最大限度地获取食物中的水分。不仅如此,弯角大羚羊到了晚上,还会不停地做深呼吸。因为晚上空气湿度较大,大口深呼吸有助于补偿白天呼出气体时带走的水分。

  骆驼:“储存法”细水长流

  有着“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之所以能够连续几天不进食,就是靠驼峰里的脂肪转化为水和热量维持生命。

  骆驼非常善于“节水”。他们排出的水分极少,夏季一天仅排尿1升左右;它们不轻易张开嘴巴,以保持口腔的湿润,减少水分流失。骆驼的胃里还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那是它们储水的水囊。通常,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升水,然后将大量的水储存在“瓶子”里,这样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

  沙蜥:“变色法”操纵自如

  在荒芜的沙漠中,有一种身材小巧的沙蜥,其貌不扬,它可以根据环境来改变体色,从而控制温度,减少水分蒸发。

  早晨,它的肤色是黑的,随着气温慢慢上升,皮肤渐渐变成沙土色。这种肤色既是很好的保护色,又能够帮助它反射过多的热量,减少水分蒸发。黄昏后它的皮肤又变为另一种颜色,以适应身体对水分的需要。

  此外,沙蜥还有一身厚厚的角质层,在角质层的保护下,体内的水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下来,而不会被沙漠的烈日蒸发掉。

责任编辑:陈帅
相关新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